“今日之星,明日领袖”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12日,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圆满闭幕。此次大冬会的主题口号“真正的冬天(Real Winter)”和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祝贺视频“要体验冬天,没有比在西伯利亚更好的去处了”,让我们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今日之星,明日领袖(Today’s Star, Tomorrow’s Leader)”,大冬会赛场举目可见的国际大体联口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体育的魅力。
  在中国,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喜爱度、支持度、参与度达到了更高水平。“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观赏性强,很能点燃人的激情”,2017年1月习近平在云顶滑雪场看望运动员时对冰雪运动的表达,激励人们奔向“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在中国大学,伴随新时代新征程,人们对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对教育的要求,激励学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大学体育与立德树人的联系。
  一、时代新人应是身心健康的人
  大学体育可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以参与冰雪运动为例。当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室内运动场,来到户外冰场、雪场,沐浴着阳光、寒风,感受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寒冷的刺激、冰雪的刺激、冰雪上速度的刺激。这些刺激使人内啡肽产生量增加,点燃激情,动起来、跳起来、滑起来。寒冷中的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大脑氧气供应,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消除大脑疲劳感,增强记忆力,改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寒冷中的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体温功能,增强抗寒能力;寒冷中的锻炼可以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增多血液中抵抗疾病抗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尽管参与冰雪运动会从学生宝贵的在校时间中占去一定份额,但由此换来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持、青春活力的旺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时代新人应是具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大学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创造了理想的身心素质条件和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运动竞赛,是在矛盾与冲突中,在“你死我活”的拼斗中真实地呈现出人的文明程度,是职场的最好模拟。参与运动和比赛,就需要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迅速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判断和反应,绞尽脑汁,追逐成功的喜悦,克服困难,避免失败的痛苦,经受输赢的考验,承受挫折的打击,顶住赞美与批评的压力,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样情境中的反复刺激,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控能力,果断、勇敢、思维敏捷的气质和竞争意识,适应环境压力、乐于接受挑战、更具成功信心的道德自律意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体谅与宽容、理解与互让的卓越团队精神,有了决策、谋划、遵守规则、影响他人等各种领导力的实际体验。李进江在《体育学科之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调查及启示——来自高知人群的调查》一文(刊发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对来自高知人群的调查,体育学科之于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十八个素养要点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图1)。
  三、时代新人应是具有自觉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历史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大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感、荣誉感、团队精神、担当精神、爱国主义的重要环节,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师生、建设一流学校的宝贵力量。在赛场上,学生们的奋力拼搏、勇创佳绩,在展现朝气蓬勃、昂扬向上青春风采的同时,还通过校服、校旗、校歌,国旗、国徽、国歌等学校或国家标识这一学校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清晰地看到学校传统、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达和传递,获得或强化母校情结及国家民族的身份性认同,以此塑造学校和国家形象,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爱国热情,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此外,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体育能够有效克服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隔阂,跨越意識形态的国际属性,跨民族、跨文化、跨性别、跨代际、跨学科,带来文化的碰撞、思想的火花,架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助力学生们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落实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第一,提高对大学体育的认识。大学体育正从技能主导的运动实践型向更为广阔的健康主导的终身锻炼型转变,服务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大学体育不再只是单一的体育运动问题,而是通往教育、健康、发展和文化分享的平台,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桥梁;大学体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不同文化认同、多元价值教育和社会化实践的理想场所。第二,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体育育人观念;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和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第三,激发兴趣。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冰雪世界去的力度,让学生享受到参与体育带来的乐趣。第四,加大运动负荷。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锻炼的刺激、身心的压力、机体的调节,在参与运动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第五,竞赛引领。设计适合大学生参加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体育竞赛,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追梦的激情和理想,圆梦的奋斗和奉献,健全人格。总之,通过大学体育可以引导学生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钟秉枢
  2019年4月1日
其他文献
一、发展幼儿灵敏与协调能力的体育活动区域  功能性体育活动区域是指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养育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特定能力发展而设置的园区(包括场地及器材)。这个区域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由于大多数幼儿园的室内场地有限,因此,构建功能性户外体育区域显得更为迫切和实际。  2020年第4期笔者对构建户外功能性体育活动场地的意义及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功能性器材区域和案例进行了介绍,本期重点介绍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节体育课也是小升初后上的第一节体育课,标志着初中体育教育的起点。体育教师要抓住开学第一节理论教育课的契机,充分运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创新理论课教学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价值、魅力,以及体育课的课堂规则和安全事项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初中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一、交流互动察学情  立足学情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和依据,新生入学
编者按:自2007年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组织管理、内容与形式、保障机制等方面都作了积极探索,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在不断积累经验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如何保持阳光体育运动的持久生命力,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机制,成为所有学校体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更需要校长的重视、支持和参与。本期本刊将与您一起
静静地读完《善用“体态语”,无声胜有声》案例,心生敬意。作者在因病不能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时,没有休假、没有放弃课堂教学,而是精心设计、充分备课,课前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上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提示,教学效果明显。对教师而言是教学技术层面的“此处无声胜有声”,对学生则是内化情感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文中从技术层面对教学的设计、过程及思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剖析,使读者能详尽了解课堂教学中运用的
一、案例背景  武术教材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内容之一,然而一直以来,武术教学开展的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甚至从没有上过武术课。究其原因,一是武术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较少;二是学生觉得武术动作单调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没有球类比赛和做游戏有意思。因此,造成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局面。为了让学生爱上武术课,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笔者选取了对练拳作为主教材,以各大门派切磋武学
编者按:当前各地建立了各级各类的体育名师工作室,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能力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具备良好师德素养、过硬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为地方体育课程改革深化、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方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本刊本期针对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培养目标、培养抓手(途径)、实施策略等内容向全国进行征稿,江
名师工作室是专业化的学习共同体,是整合与优化教师资源,提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南通市“育动体育”工作室于2016年2月成立,现有成员33人,其中市、区级优秀教师及名师培养对象10人,师徒结对、抱团发展。作为领衔人,笔者在实践中思考,以此文抛砖引玉。  一、目标定位显格局  1.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专业素养、发展效度等是评价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工作室成立以来,每位进入工作室的
教研工作是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研工作也得到国家的重视。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对教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工作任务。因此,体育教研工作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引领体育课程改革,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系列第22次专题研讨,围绕本期话题研讨主题“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效应用的教学探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带领一线体育教师共同探讨操作性动作技能单元内容体系的构建。在研讨过程中,参与话题研讨的教师们基于“脚内侧传接球”同一课次的2个不同的教学案例,结合动作要素构成图等理论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在孙喜和教授的引导下,参
一、认识技能迁移的基本类型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运动技能对学习新运动技能的影响和作用,动作迁移理论经过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语言——运动迁移”“两侧性运动迁移”和“运动——运动迁移”3类。其中产生积极影响的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的为负迁移。  在三年級侧向投掷垒球教学中,运用口诀“蹬—转—挥”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协调用力、感知身体连贯动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利用动作口诀能够使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