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有效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工具性的学科,初中阶段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这就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励学生的策略展开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学习难度,且内容枯燥乏味,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被动状态,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信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十分重要。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励学生应遵守的原则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清楚认识到不能只把分数当做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并不是分数越高,能力就一定越强,很可能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与学生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关系,而学生能力的发挥又与教师采取的激励策略联系紧密。下面介绍几点激励学生时应遵守的原则:
  第一,有针对性。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在认知、理解、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擅长的方面各有不同,所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时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激励目标,保证目标合理的同时,灵活应用多种不同的激励手段。
  第二,注重公平合理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教师在激励时有意无意透露或表现出的差异性态度、行为都会伤害到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学生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热情。
  第三,及时性。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教师应注重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尤其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及时性,以免学生的期待落空,产生失望感,一旦错过激励的时机,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激励产生怀疑,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的实际效用[1]。
  第四,奖惩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表现给学生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是教学当中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适时适当的激励或惩罚举措可以起到有效规范学生行为、态度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然而不当的激励和惩罚措施不但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因此,教师在通过奖惩制度激励学生时要把握好度。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励学生
  (一)将学生分层
  根据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定位,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激励教学,让各个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最终将他们之间的差距缩小,实现整体上的优化。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分成3个组别,然后对3个组实行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由易到难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差异制定分层次教学内容和目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备课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实行具有层次性和差异化的教学。比如,备课时根据各组别认知理解上的差异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记忆性内容、抽象理解性内容和知识扩展性内容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时采用让学生能够听懂、有一定启发引导和课外拓展三个指标来划分知识难度。
  (三)应用不同教学策略激励学生
  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具体介绍以下几点:
  1.在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设置问题创设教学情境[2]。提问既是教师教学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所以,精心设计问题内容,采取适当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比如,有目的性的问题情境:在教授“数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杆秤拿到课堂上来,选取某一物体称重后将刻度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读出重量,并且秤砣越往右移代表所称物体越重,进而引出“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这一知识点以及如何在数轴上比较大小。
  2.学习效果跟学生能力的发挥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必须通过一定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在主动自主探究中重新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创造力,使他们真正获得学习的能力。
  3.想要通过激励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保证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生生间的协同合作,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或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比如,在北师大版“随机概率”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经常有类似于下面这种题型出现:有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都是正方体,每个骰子的6个面分别对应数字1-6,如果把两个骰子一次性掷出,请问掷出数字和为8的概率是多少。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得出答案。
  (四)实行分层次考核评价
  采用分层次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分层评价,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3]。评价时要综合学生平时听课状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试卷成绩、智力因素等多个方面,同时,当学生成绩和能力达到其所处层级的学习目标后,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向下一阶段目标努力。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的激发。因此,教师应在保证公平合理性和及時性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真正发挥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宋赟.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2):198-199.
  [2]钟春玲.动力来自于激励--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心理性激励[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11):164-164.
  [3]陶丽芳.浅议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2(3):17.
其他文献
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是汇聚国内优秀的营销学博士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学术会议,其宗旨是为博士生提供高质量的交流机会和激发共同研究兴趣的学术平台。1.论坛主要目的(1)
该研究首先探讨管理阶层诚正性对信息来源可靠性、以及对审计测试诊断力的影响,以了解目前美国、加拿大、中国、及台湾等地所采用强调审计人员应落实评估管理阶层诚正性的作
该文分析了研究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机理,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能够形成持久的竞争力,促进隐性知识的挖掘对提高研究开发的绩效非常重要.由于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与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进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逐渐成为当今小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相关情境设计内容,逐步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小学语文知识水平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0.前言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情景设置,在促进学生相
摘 要: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将趣味性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本人与立足生活、游戏教学、互动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障碍,就要试图从观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实施,很多地方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学都随之而变化。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初中教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总结和拓展,均具有较大的作用。数学是核心教学科目,可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邏辑能力等。本文针对初中数学错题集的建立、利用展开论述,并提出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相对于其他的科目而言,初中数学的教
近年,随着大批外资企业进入大陆市场,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全方位的竞争.在产品、价格乃至广告同质化趋势加剧的今天,单凭产品的独立优势赢得竞争己
摘要:在着眼于学生学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前提,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在教学中的探索,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教学中自学
摘要:国内教学改革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小学的基础教育。从学习阶段来分析,小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教学则是影响学生日常交际、语言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科目。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语文教学语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3.51  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