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西结合音乐形式的艺术价值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n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筝乐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多元化时代,传统的古民乐常借鉴西洋乐所形成的演奏技法以及吸取西方音乐作品结构形式和演奏形式之精华而创作。重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借鉴西方现代的音乐技术与形式,让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既可以丰富筝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拓宽了我国筝乐发展的新思路,赋于筝乐新的生命力,体现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的新时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协奏曲《临安遗恨》 中西结合艺术价值
  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音色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叱咤风云两千多年。许多优秀的古曲如《将军令》、《霸王卸甲》、《月儿高》等,都是历史沉积下来的产物,它们代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但在新时期如果不对其加以发展和创新,就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而不被世界认可。随着音乐类别与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化,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精品可能面临失传境地。所以,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中西方音乐相互融合,借鉴西方现代的音乐技术,挖掘新的演奏形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对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古筝与钢琴
  1.古筝
  古筝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它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广泛流传。《史记·李斯烈传》中《李斯谏逐客书》的一段话:“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骸,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古筝发音轻柔婉转,悦耳动听,听其声、见其韵,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和其它乐器一同演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流传。古筝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中、高音区音色清透嘹亮,低音区则浑厚凝重,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及含蓄温婉的风格特点。所以,它也被称为“东方钢琴”。
  2.钢琴
  钢琴是西方的键盘乐器,它通过弹奏者按下键盘上的琴键来牵动钢琴里包着绒毡的小木槌,从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从1709 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钢琴已经成为欧美家庭中最主要的键盘乐器之一。钢琴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或刚或柔,或急或缓;它的高音区清脆,中音区丰满,低音区厚重,甚至可以模仿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因此,被称作“乐器之王”。
  3.古筝曲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从技法上来说,古筝右手传统演奏主要以运用指大、中、食三指为主,以大指为轴心,五声音阶八度内的勾搭技法为特点的技法规律。左手传统技法则是以“吟揉滑按,以韵朴声”为其主要特色。中国古典音乐以高、雅、虚、静为境界追求目标。然而,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提出:“中国钢琴音乐在指触上,为了达到某些特殊音响,可以从中国各种民族民间乐器的演奏法上,做出适当地借鉴,成为独具中国民族特性的指触方法。例如挑——指尖前挺,迅速挑起,产生透明清亮短促但富有共鸣的声音,勾——将指尖从键中‘勾’出产生高度紧密集中的音响,刮——用一个动作‘刮’出一串声音,效果接近筝的音响,对于音色的模仿是行之有效的。从这些演奏技法上看,虽然钢琴、古筝在发声原理、结构、弹奏技法各方面有太多不同,但两者的演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融合性,可谓‘异曲同工’” 。
  古筝与钢琴,成就了古曲和协奏曲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结合,既发挥出了各自的特点,又能相互促进融合,用创新的手法将钢琴与古筝融为一体,在和声的运用和织体的写作上与古筝协调统一。二者的融合成功将中国传统的“古曲”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赋予了它类似西洋“协奏曲”现代气息。同时,又保留丰富的内涵和古典的韵味;在钢琴强大的力量、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色泽的衬托下,传统筝曲更富有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就是这些优秀的曲目之一,既充分融合了中西乐器的优势,又能让古筝艺术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了中西音乐形式结合的艺术价值。
  二、分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
  1.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背景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品灵感来源于话剧《岳飞》,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为我们再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尽忠报国,被害于临安的故事。乐曲主题表达了岳飞临刑前在临安狱中感慨“壮志未酬”的复杂心情以及“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发表于1990年,最初是作为中阮协奏曲演奏,但由于中阮缺乏应有的力度,后改为琵琶协奏曲和古筝协奏曲,但古筝的音色更有内涵,更厚实深沉,加之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很容易在表达人物心灵深层次的情感。乐曲旋律流畅,结构严谨,极具感染力,震撼人心。
  2.钢琴伴奏在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中的运用及乐曲分析
  乐曲运用的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与发展方式,共分七段,以主题与四次变奏构成。整体曲式结构为A-B-C-A’,标题分别为:精忠报国志、沙场鉴战急、遗恨临安怨、中魂舞中原。
  (1)A段——精忠报国志
  乐曲开始,以钢琴先行,几个和弦用饱满的和声和强大的力度铿锵有力地奏出,把情绪推向高潮,如战鼓的雷鸣声,强有力的和弦推动着爆发的张力,犹如壮志难酬,悲愤长啸,为整首曲子拉开了序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直接指入主题。表现了中国民族风格的节奏的特点,自由度也充分展示出来,钢琴用快速的震动来模拟鼓的声音。
  古筝强有力的扫弦与钢琴旋律交融,犹如饱含沉重、悲怆之情的慨叹,钢琴用多种织体加以衬托和填充,刻画出民族英雄岳飞在狱中对自己精忠报国奋斗一生的回顾和无奈。连续的八度下行,声音低沉沉稳,确定了乐曲内容的感情基调,为古筝的进入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
  (2)B段 ——沙场鉴战急
  钢琴采用大量快速和弦式附点节奏配合古筝,两种乐器相互呼应,钢琴激烈的上行模进音演奏与古筝快速摇指和双手快速点弹演奏精彩结合,犹如疾风骤雨,制造出战马奔驰的效果,把人们带到了古代疆場,展现了岳飞回忆金戈铁马、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激昂壮烈。钢琴声部的旋律起到有效连接的作用,对音乐形象的多种变化进行过渡,使得音乐的流动感更加自然和强烈。   接下来音乐突然在急剧下行和上行的模进后终止在主和弦上。当最后和弦敲下时,音乐突然停下,犹如战场上厮杀声音突然消失,思绪回到现实,通过钢琴的织体变化、节奏改变、音色变化和古筝的独特技法,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一段柔板,音乐表达更加优美而凄婉,如泣如诉,寄托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表现了英雄另一面的情感。
  (3)C段——遗恨临安怨
  乐队织体中改变并产生音色及速度的变化,促使音乐表现出柔情似水,优美而凄婉。古筝以缠绵忧愁的音调,在钢琴单音的衬托下,缓慢流动,深沉含蓄,钢琴声的保持音引入古筝声部,起到了辅垫作用。紧接着钢琴过渡切分重音的断奏后重现出音乐主题。四度摸进的排列,乐句时断时续,表现岳飞班师,凯旋而归。钢琴制造一段充满悲怆愤慨之情的音乐,引出古筝独奏的华彩段,这也是协奏曲常用的华彩段演奏方式,散板,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岳飞内心的情绪,凯旋的音乐声中隐含不祥之音。遗恨没能“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没能“踏破贺兰山”而屈死去“莫须有”,都是他的临安遗怨! 古筝与钢琴的配合,充盈了听者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给了大家更多想象的空间。
  (4)D段——中魂舞中原
  由钢琴用和弦奏出乐曲主题,准备主题再现。筝用哀婉平缓的曲调寄托着我们对英雄的追思,e羽调上再次奏出主题。快到乐曲的尾声时,钢琴伴奏此时为主奏,左手的三连音和弦,放松的弹奏,渲染着音乐的氛围,来增加情绪的激愤。通过力度不同安排、音色的处理,突出作品的内容:千秋功罪,唯临安遗恨!
  三、中西结合音乐形式的艺术价值
  1.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促进了中西审美的交流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种族的差异,中西音乐的表现和审美也有所差异。西方音乐重娱人、技巧、新旧之分,而中国的音乐更加重自娱、情味、雅俗之分,善于撷取大自然之灵气。如:著名曲目《高山流水》的旋律古朴、典雅、柔美、深沉;节奏舒展平稳;音调缠绵、温婉娟秀。欣赏时便能体会到水流高山时的清新与愉悦,能达到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令人回肠荡气阴柔美。而且我国的古典乐器在一定程度上都承担着历史,比如,听到编钟就想到曾侯乙墓,听到广陵散会想到竹林七贤,乐曲承载着情感和历史。
  西方思想个性前卫,文化交流开放,呈现其多元化形式。同时西方的音乐感情的色彩更强烈和浓重,如:《命运交响乐》节奏明快、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呈现激昂与催人奋进的“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强烈情感;《欢乐颂》中则洋溢着热情饱满的幸福感等,适合表现盛大的场面和深刻的思想。在欣赏的时候,更容易调动听众的情感,或激奋或忧郁,透过乐章的背后来表达着每个音乐家的心情与故事,在抒发了其内心的情感的同时也把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一打开,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所以西方的音乐有着宏大的气势,体现音乐的阳刚之美。
  2.提升了音乐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资源。但正是因为这些音乐年代久远,曲高和寡,也渐渐被人们遗忘和抛弃。如不加以发展和创新的话,恐怕很难流传和传承。比如国粹京剧,是艺术瑰宝,但真正了解和喜欢京剧的人确很少,它的唱腔、音调、节奏、服饰等都已跟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不能吸引现代的观众。所以想要将其传承下去,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何占豪先生的成功做法给我们极大的鼓舞与信心,用现代的表现手段,增加了筝乐的吸引力,让观众走近音乐,体味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展现出来的无穷魅力。
  3.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中国文化深远悠久、博大精深,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民族乐器在表现力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民族音乐成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既是古筝音乐文献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宝贵文献,给我们展示的中西方音乐融合音乐形式的成功范例。它让广大观众充分体验了文化的巨大魅力,扩大了艺术想象力,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如果能加强民族乐器与表现力较强的乐器的合作,如钢琴、乐队等,一起表现音乐,不仅能丰富乐器的表现力,更能促使更多的人来认知这些乐器,走进传统古曲,唤起人们对民族乐器的热爱,让世界人民都能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有不少艺术家已经在致力于这方面的事情。著名钢琴家郎朗在他的专辑中用钢琴与琵琶合作演奏了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与古筝合作演奏了《枫桥夜泊》,与管乐合作演奏了《龟兹舞》等一批中国器乐作品。“一把二胡走天下”的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二胡与世界握手”音乐会,与世界知名乐队合作、与钢琴合作、与大提琴合作,不仅演奏中国的音乐,还演奏外国的民间音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把最民族的形式,用国际通用的方式介绍出去,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力,也使民族音乐走近了观众。
  四、结语
  音乐,可以跨越国别语言的界限,它是世界通用语言。音乐的提升都是通过不断地交流来完成的。通过中西文化不断合作交流,会为中国民族音乐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民乐,爱上民乐,让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被世界人们所熟知。
  中西方音乐融合以协奏等方式表现的形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形式。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看待这种类型的音乐,它绝对不是所谓的不伦不类,而是一个大胆的创意,是时代进步、音乐形式多样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音乐美学表现。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拓宽了艺术工作者的思路,加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是切實可行的,对促进民族音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必将成为我国民乐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昆.有感古筝与钢琴协奏《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2010,(09).
  [2]孙凌晓.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独奏曲的钢琴伴奏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06).
  [3]张丽娜.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以四首古筝的钢琴协奏曲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2012,(05).
其他文献
华语歌坛领军人物,超人气天王张杰,即将推出自己的第十张专辑。继发表先导预热单曲《我在这》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后,张杰再接再厉推出最坚定暖心的情歌《爱,不解释》。  主打歌《爱,不解释》的制作团队是一个全新的创作组合,由萧煌奇作曲、李焯雄填词、讴歌编曲制作。对音乐要求完美的张杰,此次力邀以《你是我的眼》、《没那么简单》等代表作享誉华语歌坛的台湾著名音乐人萧煌奇担纲作曲,以及香港金牌填词人李焯雄操刀填
期刊
5月份北京个唱情动全京城、9月底巴黎時装周潮爆秀场,2013年无疑是许茹芸的“鸿运年”,而她这一“鸿运”,在今年底又将再续一笔。据悉,许茹芸将于12月30日在深圳首开个唱,届时,被称为“亚洲最美声音”的“芸式唱腔”将在跨年之夜全情为鹏城绽放。  以一曲《泪海》成名的许茹芸近年来不断制造经典“芸式情歌”,《独角戏》、《日光机场》、《好听》、《如果云知道》、《我有一帘幽梦》,她首唱的经典歌曲无数。出道
期刊
王栎鑫,携2013年个人第三张全新唱片《降落伞》强势回归,当主打歌MV30秒预告片曝光后,迅速引起热烈反响,当即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唱片同名主打歌《降落伞》试听音源曝光,王栎鑫极具爆发力的唱功再次震撼我们的耳膜。  曝光的《降落伞》试听音源中截取了歌曲的副歌片段,动听的旋律充满记忆点,尤其是王栎鑫在副歌结尾部分展现的高音,更是让人惊喜,高亢明亮的嗓音和十足的爆发力,让人为之一振。虽然曝光的只是40
期刊
普莉西雅最新MV《从一片落叶开始》由普莉西雅与苏打绿乐团近日在台北一同拍摄完成。这首MV将于下周进行首播。  MV拍摄片场,身着一袭白色雪纺洋装的普莉西雅置身于为她搭建的森林系场景中,彷如森林里清丽空灵的仙女。普莉西雅与青峰有了先前在录音室及演唱会中的几次会面交流,二人如同老朋友见面般有说有笑,十分温馨。MV拍摄进行时,青峰红发造型看来颇有“精灵”感,似偶然闯入森林中活泼调皮的精灵,却不期然的邂逅
期刊
从陌生到熟悉、从狂热到默默相守,时间的磨砺下,证明着他的实力,也在表明着喜爱他的粉丝们的决心。一场争议之后,他在韩国的银幕前被迫处于消失的状态,挣扎过、痛苦过,然后也开始慢慢变得学会去接受,接受一些人、一些事的到来,也接受他们的消失或离开。出道十年,用一张极具深意的专辑向世人宣告他的存在,也再一次温暖了粉丝们的心。看到现在的他,涌上心头的大概就是那句:金在中,好久不见。  2003年作为东方神起成
期刊
摘要:演员与形象,二者的融合是微妙的。你弄不清楚一个在哪里结束,另一个又在哪里开始。也弄不清楚感情表达方式何者是演员的,何者是角色的。就这一点来看,斯琴高娃是一个纯粹的演员。她的每一次创作,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惊喜,除了必要的表演技巧的探索和积累,她的创作的成功得益于她的“视戏如命”和良好的演员观念。  关键词:斯琴高娃 角色塑造 视戏如命 观念  美国的玛丽·奥勃莱恩在关于演员与形象的关系的论述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东京事变乐队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发表的两张专辑《教育》和《大人》的乐谱为研究对象,对椎名林檎乐队时期的音乐历程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旋律创作 钢琴编配  东京事变是以主唱椎名林檎为首的日本知名乐队。乐队成立于2003年,当时是在椎名林檎的全国巡演《双六高潮》上,与贝斯手龟田诚治、吉他手昼海干音、键盘手H是都M、鼓手刃田缀色组成第一期的东京事变乐队。2004年7月,昼海干
期刊
摘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约83首艺术歌曲,都是在1890—1916年完成的,这些作品深深扎根于俄罗斯肥沃的音乐土壤,突出地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充满着深情与诗意,饱含着俄罗斯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作曲家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感。本文选取了作曲家1916年创作的六首艺术歌曲(作品编号Op.38)中的前三首,重点分析了这三首艺术歌曲的和声技法,从这一
期刊
摘要:克莱夫·贝尔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在音乐中有其相合与共同的地方,本文笔者试图在民族音乐中来寻找这种共同的体现。  关键词:克莱夫·贝尔 民族音乐 有意味的形式 共通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英国著名美学家,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的先驱,是西方最具影响的美学家之一。曾经在剑桥大学读历史学的他,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一度在美学界发表了一系列形式主义理论思
期刊
《一公分的海》是微电影《缘来是爱》的主题曲,这部由台湾金牌偶像剧导演陈希圣指导,人气偶像郭品超和台湾名模柯佳青领衔主演的爱情暖人微电影。柯佳青身兼名模、主持、演員等等数职,现为微电影《缘来是爱》首次发声,挑战乐坛。  《缘来是爱》的原声带一共收录了三版完全不同风格的《一公分的海》。其中包括阿里郎亲自操刀制作的韩文版和女一号柯佳青填词并倾情献唱的中文版,以及纯音乐的钢琴版。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拥有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