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传统,探索中创新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约83首艺术歌曲,都是在1890—1916年完成的,这些作品深深扎根于俄罗斯肥沃的音乐土壤,突出地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充满着深情与诗意,饱含着俄罗斯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作曲家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感。本文选取了作曲家1916年创作的六首艺术歌曲(作品编号Op.38)中的前三首,重点分析了这三首艺术歌曲的和声技法,从这一侧面展现作曲家扎根于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思维。
  关键词:艺术歌曲 和声技法 半音化 复合调式
  一、概述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于1916年的编号为Op.38的六首艺术歌曲是作曲家艺术歌曲创作的晚期作品,作品中充分展现了其精湛的和声技法,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拉赫玛尼诺夫身处于世纪之交的变革时期,作曲技法特别是和声技法在二十世纪初期发生了革命性的颠覆,调性体系的瓦解,十二音作曲技法的诞生,各种先锋派的作曲技术层出不穷。面对着这种历史的潮流,拉赫玛尼诺夫依然坚持着传统的作曲技法,特别体现在和声方面,仍采用三度叠置的传统和声技法,对于传统的的继承并不代表固步自封,相反,作曲家在充分汲取传统和声技法营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他的和声总是极具表现力,高度复杂的前景中有着理性的传统和声背景支撑,正所谓立足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以下是对拉赫玛尼诺夫编号为Op.38的前三首艺术歌曲和声技法的分析探究。
  二、和声技法分析
  1.下属领域的扩展
  传统和声中,调性的结构力支持主要来自属——主的和声进行,和声学中称之为正格进行,这是调性和声体系中最重要的语汇之一,而下属——主的变格进行则处于次要的地位,经常用于补充终止处。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对变格进行却情有独钟,使下属领域的和声应用范围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拓展。
  上例为Op.38的第一首的开头部分,主调为g小调,作曲家在第三小节至第四小节乐句停顿处,采用了属七三四和弦到主和弦的特殊的变格半终止,同样在第七小节至第八小节仍然采用了变格终止的和声进行结束了第一乐段,两个乐句的结束处均使用变格进行,突出了下属和声领域的重要性,获得了比较新颖的和声效果。
  2.和声的半音化
  和声的半音化是浪漫主义时期常见的语汇,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语言继承了瓦格纳等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风格特点。
  上例为歌曲第一首的第二乐段的片段,g小调,谱例中的第二小节钢琴伴奏部分的右手声部,在分解音型的背景中隐藏着高度半音化的下行旋律线条(降E音——D音——降D音——C音——还原B音——降B音——还原A音),以衬托旋律声部的下行半音线条。
  3.高叠置和弦的使用
  上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至第二小节的三个和弦进行中,作曲家在第一个转位属九和弦之后意外地引入了一个建立在降二级音上的高叠置的十三和弦,随后低声部作减五度下行进入了原位属九和弦,这里的和声音响由于和弦结构的高度叠置而變得极其紧张但却充满了色彩的张力,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拉赫玛尼诺夫在传统的那不勒斯七和弦到属和弦的进行中进一步开拓创新,通过高叠置的和声手法大大丰富了这一传统和声的语汇。
  4.二度关系的调性布局
  传统和声的调性布局主要是四五度关系,多涉及的是近关系调,拉赫玛尼诺夫歌曲第三首中间展开部分则体现了典型的二度关系调性布局。
  谱例中第一小节的调性为降A大调,第四小节进入降G大调,第六小节后进入主调F大调,下行二度关系的调性布局:降A大调——降G大调——F大调,突出了调性之间色彩的强烈对比。
  5.复合调式的延伸复杂化
  复合调式指的是旋律调式与和声调式并非同一主音,而是在一定的音程关系上相互结合的双重主音,形成同宫系统内不同调式的结合。拉赫玛尼诺夫歌曲第二首的开头部分即是复合调式技法的进一步延伸和复杂化。
  歌曲的主调为F大调,这一点可以从第三、第六、第九小节钢琴伴奏声部出现的强拍主和弦即可一目了然地辨别出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似乎有意要弱化F大调的地位,歌曲前奏的钢琴伴奏部分一开始就在主音F之后出现了调式的降七级音和降二级音,增添了调式的不确定性。第三小节歌唱部分进入的旋律声部,直至第四小节,旋律突出了C音和降E音,从之后旋律的发展和该乐段结束的和声判断,旋律的主音是C音,其调式为c小调,而和声的主音为F音,其调式为F大调,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宫系统复合调式,而是建立在不同音列基础上的复杂化了的复合调式。由于旋律调式主音C音是和声调式主音F音上方的五度音,成为了主和弦的五音,和声听觉高度融合且富有色彩的变化,和声与旋律之间形成了大小调明暗不同的色彩配合。
  三、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深深扎根于俄罗斯文化土壤,创作中的和声技法并不是一味盲从潮流,而是根植于传统,探索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喻宜萱,陈复君选.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出道25年,张楚即将于12月14日在上海大舞台举办他的首场个人演唱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1月11日,张楚来到上海为个唱做宣传。近几年鲜少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张楚直言,自己并非市场化的人,曾经的隐匿也只是在做一些小众音乐,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谈及如今自己的音乐风格,张楚笑言:“借着新专辑的契机,我可能会从一个叛逆的自己走向另一个极端,风格会比较明亮和浪漫。”  1987年,张楚只身来到北京,93年
期刊
国民组合羽泉,距离上一张原创专辑《@自己》发行已经过去了两年。两年,一个创作组合并未在原创作品上有所突破,其实并不单单是创作灵感的问题。按全新数字音乐模式打造的第八张专辑《@自己》并未获得绝对的成功,因此走到“第九张原创专辑”这个岔路口的时候,羽泉的音乐作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充斥着潮流舞曲和恶俗情歌的当下,羽泉是应该绝对“追随流行”亦或是“逆流而上”保持自我?这是哥俩十五年来第一次在专辑
期刊
摘要:文章从曲目选择范围、演唱技术与审美观念、演唱气质、作品风格内容的理解、舞台表现、钢琴伴奏能力等方面论述了我省金钟奖美声唱法组的选拔状况,为我省声乐选手学习的专业状况与实力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试图提出美声唱法今后发展、提高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演唱技术 审美观念 音乐气质 作品风格 舞台表现能力  2013年5月5日晚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江苏赛区美声演唱组选拔赛在宁顺利进行,20名选手经过
期刊
华语歌坛领军人物,超人气天王张杰,即将推出自己的第十张专辑。继发表先导预热单曲《我在这》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后,张杰再接再厉推出最坚定暖心的情歌《爱,不解释》。  主打歌《爱,不解释》的制作团队是一个全新的创作组合,由萧煌奇作曲、李焯雄填词、讴歌编曲制作。对音乐要求完美的张杰,此次力邀以《你是我的眼》、《没那么简单》等代表作享誉华语歌坛的台湾著名音乐人萧煌奇担纲作曲,以及香港金牌填词人李焯雄操刀填
期刊
5月份北京个唱情动全京城、9月底巴黎時装周潮爆秀场,2013年无疑是许茹芸的“鸿运年”,而她这一“鸿运”,在今年底又将再续一笔。据悉,许茹芸将于12月30日在深圳首开个唱,届时,被称为“亚洲最美声音”的“芸式唱腔”将在跨年之夜全情为鹏城绽放。  以一曲《泪海》成名的许茹芸近年来不断制造经典“芸式情歌”,《独角戏》、《日光机场》、《好听》、《如果云知道》、《我有一帘幽梦》,她首唱的经典歌曲无数。出道
期刊
王栎鑫,携2013年个人第三张全新唱片《降落伞》强势回归,当主打歌MV30秒预告片曝光后,迅速引起热烈反响,当即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唱片同名主打歌《降落伞》试听音源曝光,王栎鑫极具爆发力的唱功再次震撼我们的耳膜。  曝光的《降落伞》试听音源中截取了歌曲的副歌片段,动听的旋律充满记忆点,尤其是王栎鑫在副歌结尾部分展现的高音,更是让人惊喜,高亢明亮的嗓音和十足的爆发力,让人为之一振。虽然曝光的只是40
期刊
普莉西雅最新MV《从一片落叶开始》由普莉西雅与苏打绿乐团近日在台北一同拍摄完成。这首MV将于下周进行首播。  MV拍摄片场,身着一袭白色雪纺洋装的普莉西雅置身于为她搭建的森林系场景中,彷如森林里清丽空灵的仙女。普莉西雅与青峰有了先前在录音室及演唱会中的几次会面交流,二人如同老朋友见面般有说有笑,十分温馨。MV拍摄进行时,青峰红发造型看来颇有“精灵”感,似偶然闯入森林中活泼调皮的精灵,却不期然的邂逅
期刊
从陌生到熟悉、从狂热到默默相守,时间的磨砺下,证明着他的实力,也在表明着喜爱他的粉丝们的决心。一场争议之后,他在韩国的银幕前被迫处于消失的状态,挣扎过、痛苦过,然后也开始慢慢变得学会去接受,接受一些人、一些事的到来,也接受他们的消失或离开。出道十年,用一张极具深意的专辑向世人宣告他的存在,也再一次温暖了粉丝们的心。看到现在的他,涌上心头的大概就是那句:金在中,好久不见。  2003年作为东方神起成
期刊
摘要:演员与形象,二者的融合是微妙的。你弄不清楚一个在哪里结束,另一个又在哪里开始。也弄不清楚感情表达方式何者是演员的,何者是角色的。就这一点来看,斯琴高娃是一个纯粹的演员。她的每一次创作,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惊喜,除了必要的表演技巧的探索和积累,她的创作的成功得益于她的“视戏如命”和良好的演员观念。  关键词:斯琴高娃 角色塑造 视戏如命 观念  美国的玛丽·奥勃莱恩在关于演员与形象的关系的论述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东京事变乐队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发表的两张专辑《教育》和《大人》的乐谱为研究对象,对椎名林檎乐队时期的音乐历程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旋律创作 钢琴编配  东京事变是以主唱椎名林檎为首的日本知名乐队。乐队成立于2003年,当时是在椎名林檎的全国巡演《双六高潮》上,与贝斯手龟田诚治、吉他手昼海干音、键盘手H是都M、鼓手刃田缀色组成第一期的东京事变乐队。2004年7月,昼海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