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公共管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善于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灌输管理知识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学科历史相对短暂,学科体系还处在不断完整之中。在目前的学科框架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突出学习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夯实基础知识,突出理念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C9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2.011
  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管理工作,因此教授他们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讲授管理知识更为重要。但是鉴于公共管理较为短暂的学科历史,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如果我们将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那篇经典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诞生的标志,公共管理学也才走过百余年的历程。一百年,对于一个学科而言,太过短暂。在我国,由于学科调整的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就废除了公共管理的研究与教学。一直到20世纪末,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决定对学科进行调整,公共管理学作为一级学科,才跻身大学教育。这次学科调整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此次调整提升了公共管理的学科地位,但是调整后的公共管理学科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行政管理和其他二级学科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行政管理是其他二级学科的基础;二是二级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三是学科整体并不完整,很多领域没有囊括进来。
  这种学科结构性的矛盾,使得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设定存在模糊和争议。不同高校的公共管理教学课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鉴于篇幅限制和本文探讨的主题,笔者在此不对公共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探讨,而重点探讨在这种体系松散、内容庞杂的学科现状之下,如何实现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学科历史“短暂”,其学科体系尚在不断完善之中。这种现状也使得公共管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很高,很多考取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是调剂而非主动报考。这种状况使得公共管理的教学面临挑战:在客观上,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茫然无知,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应该从何处入手切入这一专业学习;在主观上,很多学生没有激发出学习的热情,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学习抱有某种抵触情绪。这种状况,对公共管理的教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要实现公共管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首先要突出公共管理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此基础上,良好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情趣。
  联系社会时事。现代社会是一个政府职能空前广泛的社会。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政府的职能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现实中,很多社会现象都与政府密不可分,随处可见政府的身影。关心时事的学生非常渴望了解这些社会现象发生的背景、过程及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而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将这些社会现象阐释出来,会激发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下的案例:
  为何会发生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何要注入4万亿的投资以应对这一危机?这一举动将取得何种效果?近十余年来,中国的房价如何节节攀升?为何政府需要出面遏制房价上升?如何遏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国政府为何要承担起铁路交通的职能?春运的症结是否是政府职能错位所造成的?
  这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社会时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渴望能够获得解释这些社会想象的答案。在教学中,贯穿这些社会时事,用公共管理的原理来阐释这些时事,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甚至会延伸到课下。这种现象在笔者多年的教学体现中感切身受。当在课堂上深入探讨某一热点时事后,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自己会主动搜集资料,课下寻找老师再次探讨,或者邀请老师举办讲座。
  凸显学习价值。公共管理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输送管理人才。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学生也希望通过学习,为将来考取公务员奠定基础。公务员考试内容涉猎广泛,这与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管理具有三个研究途径:管理、政治与法律。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共管理涵盖领域的广泛。单就《行政管理学》一门课程而言,就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而且,公共管理系是为数不多开设逻辑学的专业。这些教学内容与公务员考试内容相契合。良好的学习将为学生考取公务员奠定坚实的基础。向学生明确公共管理学习对他们考取公务员的帮助,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当然,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还不单单局限于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也可以为学生将来进行企业提供很好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帮助,也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凸显教学的理念教育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它只是公共管理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相对于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所谓理念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念教育在公共管理高层次的教育中更为重要,它也是公共管理教育价值的体现。在笔者进行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曾经有学生这样询问笔者:“老师,我毕业后并不想进入政府工作,还有必要学习如此生僻、晦涩的公共管理专业论知识吗?”这一提问代表了学生对知识教育和理念教育的模糊。笔者一般会通过案例分析来诠释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如以下的案例:   秃鹫在印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秃鹫可以快速处理尸体,从而避免尸体腐败而传染疾病。但是近几年,印度秃鹫以每年50%的速度在递减,这意味着要不了多长时间,秃鹫在印度就会绝迹。鉴于秃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生物学家开始寻找秃鹫死亡的原因,以期挽救秃鹫。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秃鹫可能得了某种传染病。但是通过秃鹫尸体的化验,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化验只是显示秃鹫在死前有肾衰竭的症状。这一结果使得研究陷入了停止和困境中,生物学家们不知道如何才能破解秃鹫大批死亡的原因。此时,一位名叫奥克斯的生物学家独树一帜,他决定从秃鹫的食物而非秃鹫本身去寻找答案。他搜集了几十种能够导致肾衰竭的药物名单,然后在印度进行实地调查,以核实是否有这些药物在使用。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一种药物——双氯芬酸——被广泛使用。双氯芬酸被用来缓解牛的痛苦。由于牛在印度的特殊地位,死牛不会进入人们的餐桌,而被放置野外,被秃鹫所食。秃鹫啄食这种残留药物的死牛时,就会导致肾衰竭,从而大批死亡。秃鹫死亡的原因被找到了。只要禁用这种药物,就可以拯救秃鹫。
  这是一个生物学家科研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学家与公共管理学家在研究思路上几乎完全相同,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研究工具不同,公共管理学家只不过不会使用仪器去化验动物的尸体罢了。他们最需要的是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用一种独到的视角去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公共管理的理念教育,其实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寻找问题的独到视角。笔者会告知学生,即使你们毕业以后不去政府部门工作,但是通过学习所获得这种寻找事物发生原因的能力,将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因此,理念教育将使得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更能体会到教育的价值,也使得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更能适应各行各业工作的需要。实际上,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管理理念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方式之一。
  3 注重有效的案例教学
  杜宝贵和孙萍在《论正确认识MPA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一文中强调,公共管理教育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处理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关系。 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公共管理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可以秉承“用理论贯穿课程、用案例诠释理论”的授课原则,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
  “用理论贯穿课程”,是指课程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学科框架,不能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杂乱无章,无从把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就和学生“约法三章”,其中的“一章”就是: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要记课堂笔记。记课堂笔记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是笔记只记框架性的内容;二是在记录框架的过程中,如果感觉有几点内容能给自己特别的启迪,就马上在笔记上记录下来,以便课后的进一步思考,或者进一步查阅资料,进一步和教师交流、探讨。基于这样的原则,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也尽力保持简练,教师是“讲”课,不是“背”或“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更多思考和交流,而不仅仅是去“记”或“抄”课件内容。这种条理、简练的框架式记录,会让学生对课程的理论体系非常容易领会和掌握。
  “用理论贯穿课程”并非是要单纯讲授理论,恰恰相反,对于每一点理论的讲授,都需要秉承“用案例诠释理论”的原则。用生动的案例来诠释理论,会让学生对理论的把握会更深刻。如笔者在讲授“精英政治”及托马斯·戴伊的精英决策模型时的例子:
  托马斯·戴伊的理论说:美国尽管是一个“民主”国家,有近3亿人口,但是掌控美国的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通过政治议程、传媒、教育、金融等掌握美国。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明,很多学生很难对这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我通过分析“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来诠释这一理论。
  良好的案例分析会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恰当、合理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而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理论解释现实事例的能力。
  4 提升学生的科研情趣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使命。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科历史短暂、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公共管理而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更为重要。唯有将研究成果不断吸纳入教学体系,才能不断夯实公共管理的学科基础,充实学科内容;唯有将研究成果不断吸纳入教学体系,才能使得公共管理与现实保持密切的关系。公共管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在教学中充实科研成果。公共管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基于知识的记忆和讲授,难以受到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唯有不断对问题进行挖掘,以一种更为新颖和深邃的思想来洞邃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深邃的思想,并获得思想的震撼,是大学人文教育的追求目标之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持续、深入的科研,是难以想象的。而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学生分享,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需要培养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兴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获得巨大的社会推动力,除了需要自身完善的理论构建外,还需要社会予以关注和汲取。一个单单为学术界所阅读和分享的理论,其社会推动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公共管理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情趣首先表现在学生喜欢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经典论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去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这些本学科的学术期刊,鼓励他们去阅读亚里士多德、亨廷顿、黑格尔、托克维尔等大师的著作。让他们知道,研究并不遥远,学术也并不陌生,在他们渴望思考的时候,研究和学术就触手可得。这种阅读取向的培养,可以避免公共管理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学术成果的阅读,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深度,从而使得教学与科研能够实现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周志忍:《论公共管理的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路》,《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P30-36.
  [2]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P2.
  [3] 杜宝贵 孙萍:《论正确认识MPA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3期.P92-93.
  (责任编辑:张 萌)
  Changing the Idea of Teaching and Innovating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public management
  WANG Gang,TONG Chunfen
  (Law
其他文献
摘摘要:在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过程中,秸秆资源的有效采购成为我国秸秆能源化亟待解决的重要“瓶颈”。论文基于山东枣庄十里泉电厂自己设立采购点进行秸秆采购的模式建立最小成本模型,针对不同采购点数设置下的成本进行分析,选择出最经济的采购点数;然后根据区域平分、选取中心点的原则确定采购点位置;最后测量出采购点到电厂的距离,通过fortran、excel等软件的计算和处理,得出最小成本和此成本下每个采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利作为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表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对企业技术研究唯一的信息源。苹果公司在电子和通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专利技术代表着行业的研究前沿。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本研究以苹果公司发表专利为研究对象,进行专利共被引网络分析,识别苹果公司的主要技术聚类和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专利共被引;德温特;苹果公司;技术聚类;专利计量;技术挖掘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
摘 要: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或给付债务的能力,对偿付能力的监管一直是政府对保险业监管的核心问题。确定一个合理的偿付能力额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这个额度的确定有一个经典的方法就是比率法。本文就将使用比率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将建立一个改进比率法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投资收益和公司规模对该保险公司年末偿付能力的影响。为了满足比率法对数据分布的假设,文中对按公司规模分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强度降低40-45%的国际承诺以及国家发展的其他目标的关键举措。很多城市均作出相应规划并实施各种措施,以期实现这些目标。然而,绝大多数规划都缺乏明确的目标、指标以及实现机制。它们所选取的战略措施通常太过模糊和零碎,严重阻碍了规划内容的有效性。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极大提升低碳环保城市规划的速度,为大范围完善政策的选择以及执行提供便利,劳伦
摘要:用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广西资源晓锦遗址第二期出土的154粒完整炭化稻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晓锦二期古稻属于倾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群。在判别函数和距离测定数据指标上都属于粳稻类型。在形态上最近于粳稻,与普通野稻最远,表明己是栽培稻。该群古稻与参照系差别较大,粒型大而重。  关键词:广西资源;晓锦遗址第二期;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栽培稻;考古  中图分类号:S-
摘要:本文从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集聚局限性和资源链接不足,通过引入系统创新的理论观点,以青岛蓝色硅谷为例,寻求蓝色硅谷的比较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六位一体的园区创新机制。  关键词:六位一体;蓝色硅谷;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5.003  当前,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产业之间的
摘要: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结束了长达800年夺淮入海的局面,苏北海岸的发展也因之从淤长变为蚀退,此次改道使苏北自明清以來的煎盐业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渔业的兴起。历史发展轨迹类似的滨海与射阳县则在渔业兴起之后,前者因为海岸持续被蚀,近岸沙洲南移等因素,渔业发展以淡水为主,后者则海岸则持续淤积,滩面广阔而以海洋渔业为主,1855年黄河改道深刻的影响了二者的渔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黄河改道;
摘 要:研讨会围绕产业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范式、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推进了产业哲学研究的进展,开拓了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产业哲学;产业论;产业创新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
摘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并思考如何通过社区管理创新回应这些挑战,是破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正逐步实现由管制向服务、由粗放到精细、由随意到规范、由传统到现代的一系列转变。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城市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创新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