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stlin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7月20~24日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M5模式对此次冷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冷涡发展阶段,对流层顶存在两条急流带,一条为南伸的高纬高空急流带,另一条为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两条急流带在东北地区汇合,强副热带西风动量的输送增强了低槽的气旋性涡度,使得冷涡切断后东移、发展。冷涡发展阶段,冷涡偏西地区有低空西北强风带,该强风带与冷涡前部东南风急流形成辐合区,降水主要发生在冷涡偏东北的辐合上升区。冷涡发展及成熟阶段,300hPa以下为一深厚的冷性涡旋,以上为一暖中心,强风带位于冷涡外缘,中心为弱风区或无风区。地形试验表明,在去除地形作用后,冷涡在后期(成熟及衰亡阶段)的位置明显偏西,出现了"回撤"现象。对流层顶高位涡(PV)气流的干冷空气下沉,插入高相对湿度区后部,高PV气流叠加在对流层低层的低θse之上,干冷空气侵入具有高PV特征。高空正PV异常中心与低层(θ/p)正异常同位相叠加,使得对应诱生的气旋性环流进一步发展、加强,冷涡加强、东移。
其他文献
相对于普通地震波,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等长周期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更大,此类大柔度结构的抗震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已有较多长周期地震动造成造成大跨度桥梁、
大跨度桥梁是重要的交通基础工程,需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因此对斜拉桥进行合理的地震反应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ushover方法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抗震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极易造成城市交通瘫痪,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应对各种突发事
快速检测故障并准确实现故障隔离是柔性直流电网的基本运行要求。为提高直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典型的4端口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中应用的高压直流断路器提
文章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再生产的微观视角,对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人才进行政治经济学定义,沿着劳动力再生产的视角概括总结人才劳动力再生
研究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阻断心肌Na+、K+、Ca2+离子通道,但其致心律失常副作用也引起了普遍担忧,寻找抗心律失常的新靶点和新机制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
有轨电车路基上纵向轨枕轨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钢轨嵌入式轨道结构,具有结构高度小、施工方便、平顺性高等优点,目前尚未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本文总结了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提倡通过加强对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
分析集装袋储运散粮的优越性,提出适合我国散粮运输的集装袋的结构型式和作业工艺。
针对新闻社区领域知识的特点,以新闻社区领域知识的网络应用为目的,根据新闻社区领域本体总体构建流程,采用半自动化构建本体的方法,以通用本体WordNet及ODP开放式目录中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