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在现代化的生物教学中人们对于生物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了新的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而初中生物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起到了培养未来研究生物知识的储备力量和技术支持,对于提高人们对于生物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培育中学生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也要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认知教育,让学生拥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关键词:立德树人;生物教学;教学策略;德育渗透
  初中生物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感知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认知,了解各类生物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以及对于人类有何影响。初中的生物科学这门课程是介绍各类生物形态和所发挥的作用来让学生了解生物、认识生物,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生物科学这门课程,产生对于研究各类生物的学习兴趣、研究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帮助学生学好生物科学这门课程,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引导“属性”以及示范作用,幫助学生产生正确的思维,具备独立的思考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究意义
  先做人再做事。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有着做人的基本原则。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之中,是为了通过生物中的植物、动物或者是人体各部分中有着德育教育意义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把学生塑造成有着高尚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生物知识也能接收到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是每一个生物共同的家园。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有着很多的生物和非生物,正是这些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了我们身边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个由生物构成的环境就可以称作是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由于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这一生物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大自然的破坏也在一直继续,所以在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非常必要,让学生从小认知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作用,让保护和改善环境成为学生追逐的方向。
  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认识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互联网学习平台收集有关于各种动物、植物的相关教材的资料,这些材料中要着重体现出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资料形式以图文或者视频形式为宜,方便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在教学开始之前,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文章的教学目标:学会科学观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了解什么是生物,并认识更多的生物。教学开始时,老师需要将收集好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投影进行放映。视频中显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兴建了很多的工厂,有采石场、煤炭厂、化工厂等类型的工厂,在这些工厂进行生产工作的同时需要很多的水资源来参与生产,用于生产的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入江河湖泊之中,这些废水中掺杂着很多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不间断的让江河湖泊之中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破坏,主要表现有,水中的鱼类、虾类受到废水的影响从而中毒大量的死亡,水的颜色从清澈变得发黑并且散发着特别刺鼻的臭味;导致部分鱼类的灭绝;部分人类因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鱼类而生病,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通过这些资料的放映让学生了解到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于人类自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让学生的日后行为与环境保护和爱相关联,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生物老师展开教学的主要目的。
  随后,老师要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思考什么叫做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非生物跟生物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分别说道:“生物有小猫、小狗、这些动物,还有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也能叫做生物,水中的鱼、虾等也是生物,人类也是生物;西瓜、黄瓜也是生物。”老师介绍到:“日常生活中的石头、砖头、山、海、太阳、白云、车辆都是非生物,那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老师将需要用到的图片进行整理讲解。是否是生物首先是判定这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特征,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后代,生物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都会表现出与平常所不同的反应,并且生物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能量的补充来维持生命的运动,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成长。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方面的吸收各类营养物质才能够更好的成长。
  通过这些材料的讲解和放映,不仅让学生知道了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之处,让他们自己可以分辨出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也让学生了解破坏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严重影响,增加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推动人类进步的远大志向
  培养学生德育素质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物老师可以举例在生物科学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生物学家来培养学生的热爱生物、热爱科学、追求事物真理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受到这些科学家的影响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将来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而努力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有关于生物科学家重大贡献的事例,将这些事例通过剪辑制作成教学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学习。教学时,老师将制作好的视频资料通过多媒体投影进行播放,例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者,他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论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通过进化而来,为了更适应当时的自然环境做出的选择,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就被淘汰,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选择,这一学说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如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其一直在我国中药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间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屠呦呦就是通过对生物的不断研究和实验找到了可以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特殊药,才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也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奖项的中国人,她的获奖可以激励更多人,为以后更多的可用于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种类有着重大作用的发现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家对人类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和贡献,并从这些生物学家身上感受到了丰富的感召力,激发学生为人类进步从小立志学习,探索生物科学奥秘,找寻事物规律,力争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人生观
  初中生物教学中,讲述了生物学的概念,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每个生物本身就是复杂的,生命运动规律也是有迹可循的,在生物教材中讲述了生命体的构成、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讲述了生物在运动过程中生长、遗传、进化、变异的现象,人体和绿色生物的形态以及构成,展现了生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充分的了解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人生观。
  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从互联网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方便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观看学习。然后,做好教案的优化,明确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了解人类是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教学时,老师首先抛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人类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都有哪些传说呢?”学生回答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老师继续问道:“那你们相信这些传说吗?”生:“不相信/相信。”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的起源。”随后,老师将事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放映,资料中显示人类从最早的类人猿开始不断的进化和学习,从最开始的使用工具到制作工具;到后面群居打猎,使用火源;再到后面进行直立行走,能够思考和创造出工具,面貌也一直在发生改变。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是由生物进化而来,人类和类人猿都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类人猿包含大猩猩、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形态和结构与人类相似的,血缘关系也比较近的物种。这篇文章详细地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回答了学生“人类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为什么人类是高智慧的生物?”等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充分的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论证才能下结论的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生物教学中正面知识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让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更多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尊重生物生命的意识
  生命至上不只是用来形容尊重人类的生命。在人类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各个生命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有着数百万的物种,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生命的地方,人类的存在是通过不断的进化过程而来,人类也是万种生物中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也离不开其他生物的存在,比如:人类的生存需要空气、阳光、水资源、食物来源等,缺少一项人类就难以存活,所以人类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给了人类存活必要的条件,所以要敬畏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环境周边存在的各种生命并且与这些生物和谐共存,不能随意的践踏生命。
  例如: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环境之后所造成严重后果的視频或者图片资料,让学生进行观看和了解。可以引用日本水俣病事件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认知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教师首先要将水俣病的发生原因讲述清楚,当时日本氮肥公司生产氯乙烯时将未处理过的废水直接排放进入到了近海里面,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汞,这些废水让海中的鱼类、虾类都遭受到了污染,人类又捕捞海中的鱼类和虾类食用,通过这条食物链导致了汞中毒,汞中毒后侵蚀了人类大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人类出现了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等症状,这就是日本当时轰动世界的水俣病,也是最早出现的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公害病。
  万物之间和谐相处,合理、科学、适度的利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生物资源,才会让生物圈生生不息。过去人类对草地破坏、乱砍滥伐、过度的捕捉野生动物,让生态环境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让地球上的生物面临各种危机;由于排放未处理的工业废水导致出现公害病,让部分人类饱受病痛的折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这些都是人类不知道敬畏自然环境,随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目前保护生态资源和生物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所以,老师要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爱护一草一木、保护动物、感恩自然,从自身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自然环境的事情,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随意践踏、破坏草坪植被等。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可是地球上的生命不仅仅只有人类”这一中心思想,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势在必行。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输生物知识,也要把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发挥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感悟生物所存在的作用,合理的利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发展、进步,同时也可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着崇高责任心和产生积极作用的人,教师应当积极的探求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推进德育教育在生物课中的渗透,更好的实现生物教学与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美如.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5):153-154.
  [2]刘为利.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56-58.
  [3]明庆亮.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20:3.
  [4]潘金芳.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4):247-248+258.
  [5]郑崇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0(22):26-27.
  [6]董美姣.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教师,2020(3):96.
  作者简介:
  张亮,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高质量的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新课改背景,尝试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文章分析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提出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数学;实践策略  一、 引言  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
期刊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支撑着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在爱国主义作用下,人民群众有了对民族、对国家的积极认同感,并且丰富了对自身精神层面的追求。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应当在其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文化价值,小学生能够领略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革,从过去的解题能力培养转向为思维能力开发,这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教师需要遵循人性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调整教育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搜集资料,结合自身经验,叙述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概念,对比二者逻辑,分析现阶段国内数学教育情况,讨论数学思维的培养必要性,叙述数学思维特点和现阶段数学教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英语授课期间,教师需关注有效活动合理开发与设计,并根据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有效规划,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加深对英语课基础内容的理解。文章主要就英语课教學活动有效设置与开发的现状和实施举措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有效活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英语授课提出了新要求,在组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思想,积极探索全新的授课模式
期刊
摘 要:在最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由此可见,数学概念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当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通过微课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改变了当前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文章首先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随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中学生中考成绩,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初中英语中考复习中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发现,复习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阅读复习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切入,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考复习;阅读教学;高效  一、 引言  阅读在中考考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型,并且分值占比很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对合格人才提出的要求,核心素养在当前的学科改革与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就应对有效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优化,以此构建英语听说有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生词的掌握以及文章阅读的效果是两个重要的基础。生词作为学生阅读的第一障碍,必须在阅读的前期扫清,以减少学生阅读的压力。而阅读策略作为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方法性的内容,是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训练中不断优化的。因此阅读策略的掌握是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难点。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学生主体的阅读能力出发,围绕既定的阅读文本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推行了教育改革,教师十分注重与学生们的教学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都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正常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没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看不到孩子们活跃的样子,教学互动的实效性不强,这样就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是这次研究的主要话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将有力的提高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教师应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深度理解素质教育理念,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积极为家庭小实验提供指导、创造契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手兴趣,使之能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理解化学现象、分析化学反应,最终体悟知识的真谛。文章分析了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实际意义,并研究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针对各类教学问题提出家庭小实验的实践策略,旨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