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荀子《正名篇》看语言的功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思想记录在《荀子》一书中,其中《正名篇》集中阐述了他的语言观。本文以语言的功能为切入点,从语言的思维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论证荀子的语言观。
  关键词:语言功能;思维功能;约定俗成;语言规范
  作者简介:刘亚男(1991-),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一、《荀子》作者、内容简介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五十岁来到齐国,曾在齐襄王的稷下学宫讲学,三为祭酒,后因被馋,到了楚国,被春申君用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被废,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
  荀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全书三十二篇,充分体现了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堪称经典。
  二、语言的功能
  荀子的语言观集中在《正名篇》中,概括为三方面:一是论词和概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是论语言的本质;三是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下面从语言的功能角度来探讨荀子的语言观。
  (一)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伴随说话的思维都有语言参与。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抽象思维进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如果没有语言,任何知识的代代相传,任何思维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荀子在《正名篇》中提到两点:一是认为人类通过感官获取感性认识以后,对感性认识进行思考,加以分别取舍。即“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1]二是提出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人们必须通过听觉知道声音,通过视觉知道形状,因为理性认识必须是在各种感觉器官各自接触外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次,荀子又提出概念這一命题。概念用词语来表达,抽象概括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在感性的认识上,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人们在形成概念的时候,同类则同名,异类则异名,不同的事物,形成不同的概念,取不同的名称,单名可以表达用单名,单名不够表达就用复名。依据抽象概括的范围、程度、大小不同,荀子又提出“大共名”和“大别名”。“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二)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自产生起就带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产物。关于这一点,荀子在《正名篇》中已经有所阐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定,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称本来没有是否合适一说,人们约定而命名,约定俗成了,就成为合适的;反之,则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与其名称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名称不过是为了表达客观事物而假定的符号。另外,名称也没有固定的指代,社会赋予它内容,人们约定俗成后,就成了事物的固定名称。
  2.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言自它产生起就是作为交际的工具,发挥着交际的功能,为人类社会服务。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它决定着语言的生死存亡。全国各地的语言,虽同为汉语,却略有不同。为了更有效地交流,就要进行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区分共同语和方言。
  首先,关于语言规范化,荀子有自己的看法。“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不同想法的人在一起需要相互理解,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区分不了同异。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进行规划。“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明确等级,辨出异同,就不会有思想上互相不理解的弊病。荀子认为语言规范对国家的稳定统一有重要的作用,“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将名实不符现象加以纠正,使人们不敢混淆名称,破坏国家制度,从而达到“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当人们都开始遵守法令时,也就“则其迹长矣”。
  其次,关于共同语和方言,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已经认识到。“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边远地区要依据中原地区(即“诸夏”)的习俗名称沟通。“夏言”即雅言,也就是当时的共同语。荀子承认有方言的存在,但是为了方便各地区人们交流,有必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各地区都要按照中原地区的标准来制定。
  从秦代“书同文”到现在的推广普通话,都可以体现出荀子这一语言观的影响。不管哪个时代,语言规范化都是国家稳定统一的前提。
  纵然荀子的很多观点存在不足之处,可不得不说在二千多年前荀子就已经有这样的意识是非常难得的。荀子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等方面的论述对现在乃至以后的语言研究都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安小兰.荀子[M].中华书局,2007.
  [2]康建常.论荀子的语言观[J].殷都学刊,1998 (4).
  [3]杨莉娟.《荀子》文本中的语言学思想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石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对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本文采用双语平行语料库和单语类比语料库的研究模式探讨和分析中外石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显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外石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在高频词参数和连接词使用两个方面的显化特征各有所差异。  关键词:英文摘要;语料库;显化特征  作者简介:许榆榆(1990-),女,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曾苹(1
摘 要:“女神”原指神话故事中的女性神灵。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神”一词突然走红,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并且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中普遍运用的称呼语,其语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试图基于“女神”本义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女神”词义的嬗变及其变化原因进行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女神”;社会语言学;称呼语  作者简介:董文娟(198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
第50届“荷赛”奖项甫一揭晓,摄影界便都在打听,获肖像类单幅二等奖的中国摄影师王刚何许人也——在传统的摄影圈里,虽然也有这 As soon as the 50th “Hei Sui ” award w
摘 要:近十几年来,维吾尔文版《语言与翻译》论文标题都采用了维吾尔语与汉译对照的模式。这种论文标题维汉标题对照模式的普及,既有利于读者对研究内容的了解、沟通和交流,还有利于维吾尔语的推广和普及。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维吾尔语学术论文标题汉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拟以《语言与翻译》十余年来的论文标题翻译成果为平台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学术期刊;论文标题;句法结构;翻译
摘 要:本文以诉求功能为理论指导,以南岳衡山的佛教旅游区的景点名称为典型案例,从分析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和分类入手,进行佛教旅游区景点名称的英译探析,传达译者在进行景点名称翻译时,应根据景点特点,表现出源语语义和文化特色,达到一定的翻译功能和目的。  关键词:诉求功能;佛教景点名称;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这是简单的数字对比,用减法求其差是给儿童的命题。但是它一旦同全委会票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联系起来,意义就不同寻常了。 2002年1月3日,北宁市委五楼会议室座无虚席,
摘 要:本文以“化妆品广告语辞格”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及超常搭配等方面探究化妆品广告语中辞格的修辞技巧。  关键词:化妆品;广告语;辞格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一、语音修辞  语音变异的应用使语言具有一定的音韵美与节奏美,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化妆品广告语言中语音变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摘 要:《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撰写的一部字书,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之后的《六书故》是由宋末元初戴侗所撰的又一部字书,它在继承《说文》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以其独特的面貌立于字书之林。两部字书都有其各自特点,本文就其体例和释义的相同与不同,继承与发展关系加以浅谈,以期读者对两部字书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六书故;比较  作者简介:蒋婷婷(1989.9-),女,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推广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农业推广内容的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职责范围随之扩大。农业部门担负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
目的:观察以开窍化痰,醒神益智立法组方的中药复方益智聪明汤对东莨菪碱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对其相关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择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控制在180-220 g,通过行为学试验(穿梭箱试验和Morris水迷宫)筛选智力相当,淘汰反应过于迟钝的大鼠,剩余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益智聪明汤低剂量组,益智聪明汤中剂量组、益智聪明汤高剂量组及中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