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为发展经济,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它是通过“文革”结束后党的几次重要的会议不断完善而最终形成的。它的形成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文革”即将结束的1975-1976年。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大以后,毛泽东先后提出“还是安定团结为好”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同年10月,中央发出召开四届全国人大的通知。毛泽东提议由已在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并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的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的副总理。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再次引到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的事业上来。这是饱受“文化大革命”内乱之苦的全国人民最强烈的愿望。四届全国人大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为邓小平随后主持国务院工作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相继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整顿。他强调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大局,提出要全面整顿,部署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使堵塞严重的铁路全部疏通,运输状况开始好转。接着,开始整顿钢铁工业。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技工作也开始整顿。文艺进行了政策调整。教育战线的整顿同时在积极着手。军队整顿是各方面整顿中重要的一环,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这对抵制“四人帮”夺取军队领导权的企图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还提出: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主要整顿各级领导班子,要在加快落实干部政策的同时,对强行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的造反派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处理。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正确领导与“四人帮”的一场重大斗争,整顿虽然还不可能直接触及“文化大革命”的根本问题,但力图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把“文化大革命”中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政策是非加以澄清,从而开始了有限度的拨乱反正。整顿中,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转向回升,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75年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毛泽东支持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但他仍然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正确的。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要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正确轨道上,这就必然触及长期以来“左”的思想,这不仅遭到“四人帮”的抵制,也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1975年11月下旬,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次年初改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这个运动既违背事理,又大失人心,再度造成社会混乱。由此使全面整顿被迫停止。但是,这个时期的整顿思想也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为了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我们党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也为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做好了前提准备。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经验,也不能固步自封,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以后,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上我们进一步探索。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进行了概括,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它经济成分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江泽民)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他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鼓励在改革的道路上“胆子要放大一些,敢于实验”,(《南巡谈话》邓小平)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做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以后,又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不仅使我们有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而且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示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十五大报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灵魂。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报告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强调这个理论是党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大会一致赞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把它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大会确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全党的共识和全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胜利实现二十世纪末的奋斗目标,进而在二十一世纪开创更加壮丽、更加辉煌的前程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遵化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和谐遵化”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高度重视解决广大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着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帮扶三大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着眼于“人人有所保”,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抓住被确定为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
期刊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我国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目标任务,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作为计划生育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应该怎样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我认为,全县计划生育系统要从本职工作出发,牢记国策,创新实干,树立“四种理念”,努力创优全
期刊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举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变化,养老重新成为家庭的责任。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家庭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于与子女一起生活。20世纪80年代末,我市独自生活的老人接近1/5。一旦年老体弱无法获取稳定收入,其独自生活将十分困难。而调查情况表明:大多数农民开始树立了
期刊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带来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人才高消费”的现象的出现,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途径和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本人认为: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大教育调控力度,规范高职教育办学。鉴于目前高职教育遍地开花、竞争无序、职
期刊
邯郸收容教育所始建于1995年10月,承担着河北邢台、衡水、邯郸三市卖淫嫖娼人员的收容教育任务。目前,有民警职工71人,下设办公室、管教一科、管教二科、收教科、医务科、后勤科六个科室。月均关押量400人左右。  建所以来,该所党支部一班人立足本职,创新工作,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三基”工程建设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瞄准创建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在认真总结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实践
期刊
通过对十七大报告的认真学习,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统领我们各项工作全局的总方针。
期刊
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受到国内国外广泛关注。通过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觉得这个报告就是迈向新世纪科学发展的宣言书。  首先,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言书。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期刊
美国妇女选举权的获得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从19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妇女就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在第一代女参政论者频频受挫的情况下,第二代女参政论者采取了新的策略,使广大妇女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并在组织上形成了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愈来愈广泛的社会支持。受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影响的激进派又加强了这一运动的战斗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追求,1920年,美国妇女最终赢得了选举权。    一、第一代女参政论者屡受
期刊
在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活动中,上级组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谋事、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个要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本文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略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谋事、干事、干成事与不出事的哲学关系    事即事情、事物、事业,是自然界和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人类进行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万事万物无时无刻
期刊
(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河北滦县063700)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很多高校党团组织都在就如何加强学生业余党校建设,发挥其在加强德育、培养人才工作中的作用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讨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学生党员越来越多了,他们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