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前测的设计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为基础。因此,教师教学前应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而前测正是摸清学生真实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前测;指导意义;课堂教学;小数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31-01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前,为了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真实水平,笔者进行了如下前测设计。
  一、前测的设计
  (一)第一次前测(对象为一个班级的55名学生)
  1.试题及其编排目的
  测试题1:把1元人民币均分成10角,1角就是( ) 元,也可写作( )。(让学生在货币换算中学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不足一元的钱数)
  测试题2:0.5可以写成什么分数?0.05 呢?试着做出解释。(考查学生对小数的理解程度)
  2.前测数据分析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习惯去找给定小数的相邻的数和复归圆、角、分情境,这部分人数分别占25%和31.4%。测试中出现了“0.05=[520]”的错误,有的学生误以为0.05 和 0.05可以凑成1。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测试题1涉及面太窄,对于测试题2没有任何正向引导作用。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第二次前测。
  (二)第二次前测(对象换成另一个班级的54名学生)
  1.试题及其编排目的
  在测试题1和测试题2的基础上增加测试题3,其题目的内容和测试目的均做了相应调整。测试题3:0.5 和分数( )相等,0.05 和分数( )相等,试着做出解释。(考查学生对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联系的理解程度)
  2.前测数据分析
  答对前两题的学生,基本也能答对第三题。由此可以看出,提出明确要求时,前两题建立的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联系的作用被激发出来,有44.4%的学生知道“0.5=[510],0.05=[5100]”。大部分学生仍然需要依托人民币情境去解释,少部分学生可直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二、前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仍然困囿于钱币单位。综合分析前测数据,不难发现:用小数表示不足1元的钱数时,正确率较高;在探寻与小数相关的分数时,学生喜欢置于货币兑换情境中;解释0.5与5 、0.05与5的联系时,大部分学生也是立足货币情境去解释。可以说,货币单位才是学生理解小数意义的起点。
  第二,脱离直观图,用分数表示有困难。二次前测结果显示:学生在用分数表示不足1元时,错误率较高。主要归咎于对分数知识的淡忘。另外,在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中,学生对分数的认知是与分画图形交织在一起的,学生是在具体情境和亲身操作中体验分数生成的。测试题虽然也有“分钱”的情境,但剥离了直观图,困难也就凸显了。
  第三,部分学生认为分数和小数互不相干。对于“0.5 与哪个数有联系?0.05 呢?”这个问题,第一次前测中,仅有约10%的学生会考虑到分数。学生更多的是习惯在小数的范畴中去搜寻,所以想到的是0.5与0.05的相邻数以及与之可以凑整的数。这充分说明,在学生的认知中,分数和小数互不相干,如果没有教学干预,学生很难联想到分数。
  三、前测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二次前测之后,如何把握“小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起点?读懂学生后如何设计教学?
  (一)依靠學生的原有认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赋予小数意义
  对于“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教材是这样呈现的:呈现正方形,作为单位“1”,其中的1份是[110],然后明确规定“也可以表示为0.1”。由前测可知,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离不开货币单位,由于剥离了直观图,学生无法读图得出相关规律,也很难与0.1建立表象关联。对此在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可先从货币单位切入,初步建模后,再来拓展情境。
  (二)通过十进制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十进制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当整体被分散后,其中部分就是“分量”,也就是分数;而当整体被分成 10、100、1000这样的整份数时,统一规定其中最小的1份用小数0.00……1表示(是几位数就有几个0)。
  总之,“小数的意义”是一个数学基本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只有将其和分数关连起来,才能让学生理解其本质含义。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最近,“车位手绘师”魏园梦(图1~2)“火”了。机器猫、钢铁侠、火影忍者 ……她发布的车位彩绘视频,收获了近5 000万的播放量,被多家媒体报道,并登上微博热门搜索榜单。在车位上绘上彩色时尚图案,这种新潮消费既满足了车主的需求,也使她的生活得到改善。 17岁接下第一个彩绘单子  今年21岁的魏园梦,是一名重庆妹子。她从小就对各种色彩感兴趣。她父母却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所以没有让她参加过
[摘 要]在学习面积时,学生即使熟记了面积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熟练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可是一遇到习题变式,就会束手无策,归根结底是对面积的概念掌握不牢。在教学中,教师采取激活经验的巧妙提问、对比面积大小的直观观察等策略,让学生透彻地领悟面积的本质内涵,从而有效解决面积问题。  [关键词]面积;概念;问题;经历;快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 數学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活动。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为例,简要介绍通过“再创造”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使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自身“再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关键词]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创造;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22-02  
期刊
学生在数学练习过程中,做错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错是对的先导。正如爱迪生所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注重易错题,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挖掘易错题内在的“闪光点”,那么易错题就成为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易错题也是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料,可以让学生透过易错题发现知识的
[摘要]“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设计“探究小目标”和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本质。  [關键词]三角形面积;本质;推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5-0061-02  【研究背景】  笔者对“三角形面积”做了前测,发现全班43
[摘 要]数学课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已成为常态。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让学生主动质疑,并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才能促进其主动钻研知识,从而深刻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提问;数学课;诱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36-02  爱因斯
[摘 要]教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媒介,学生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为主动掌握知识打下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故意设疑等一系列有效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课堂因此而灵动,因灵动而触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阅读 教材 自主学习 面积 面积单位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先通道,数学学习也离不开和数学的概念本质有关联的“感觉”参与。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理解变成行动,唯有通过典型课例的分析来提供操作性的引导。  [关键词]感觉 数学学习方式 吴正宪 建立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05  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诸多改革一样,不能太激进,只能在循序渐进中螺旋上升
[摘 要]教师只有读懂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才能在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紧密相连,并有意识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前后相连、左右逢源的良好的知识结构提供支撑,让我们的教学走向深入。  [关键词]读懂教材;数学思想;动态情境;超越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微课是信息化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可以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利于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借助微课进行预习后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微课对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课;预习;小学数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