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二四”模式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结合我市历史文化和我校所处环境,积极构建“一二四”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大力推进以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的家国情怀和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进取创新的新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此,我们从学党史,知国情、学国歌法、国旗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等方面,通过校本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二四”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我们今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二四”模式;爱国主义情怀;核心素养;三全育人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這番话意味着,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历史观、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逐渐加强。但是,近些年来也出现一些错误和消极现象。如一些港澳台(或来大陆内地就学)的青少年缺乏对国家和大陆内地的认识和了解,国家意识淡薄,缺乏民族认同感;影视、文学作品和互联网上出现一些歪曲、虚构历史事实,编造谣言抹黑英雄、诋毁先烈,或用娱乐化形式贬损英雄,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的现象。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在重大会议、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条文都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就必须有适合学生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就必须注重“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那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如何去探索和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模式,怎样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呢?
  一、以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构建“一二四”模式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些都是新时代新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以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构建了“一二四”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以下简称“一二四”模式)即“一行二学四抓”: “一行,即践行爱国主义言行;二学,即学习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四抓,即一抓爱党爱国教育,二抓国歌国旗(法)教育,三抓国情教育,四抓爱家(乡)爱校教育,将这一系列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一二四”模式是一个具有城镇学校特色的、适合城镇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模式,可为城镇学校提供一个既能有效推进德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又能有利学校特色办学、均衡发展。其研究形成的方法、观点等理论架构将丰富城镇学校教育的理论,促进城镇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一二四”模式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这句话倾诉出每个人都要有份“家国情”。而“一二四”模式就是旨在培育“爱国之情”的家国情怀,它从学党史,知国情、学国歌法国旗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等方面,通过校本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的家国情怀。如学生通过学习“一二四” 教育系列校本教材之《中国近现代史》,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受外来侵略的耻辱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爱国史,并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道理,从而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学生在《爱家爱校》学习中,可以“游览”到“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家乡,“聆听”到金山湖畔校园的琅琅书声,“生活”在“绿水青山”“和谐幸福”的诗画中,从而增强学生爱家(乡)爱校、爱护生态、文明和谐、亲情友善的乡土情感,促进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培养。
  三、“一二四”模式有利于培养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进取创新的新时代精神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就是号召我们要弘扬和传承英雄们为国为民献身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进取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在“一二四”教育系列校本教材中引用了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如《中国古代史》里的“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国近现代史》里的“决意与敌同归于尽”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北伐名将,抗日英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为了新中国,冲啊”的董存瑞、“烈火永生”“最可爱的人”邱少云、“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等。他们所凝聚而成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戮力同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话,践行爱国主义,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我们注重校本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使之外化于行。如我校以党的十九大为契机,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和革命优良传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从而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又如学校举行升旗仪式,专由“国旗护卫队”执行,场面壮观、威严,让全校师生认识到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时刻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此外,每年清明时节,我们组织学生到叶挺纪念园举行“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祭祀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进取创新、立志报国的新时代精神。
  构建“一二四”模式,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长期、艰辛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的携手同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将“一二四”教育贯穿于“三全育人”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会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参考文献:
  [1]洪光东,王永贵.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与实践要求[N].光明日报,2016.
  [2]杜念峰.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杜念峰,张雯.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等能力。笔者所参加“构建小学高段‘批注—交流’式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在中年级就开始了一些“批注”方法的引导,在搭建的“交流”平台中提高阅读能力。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围绕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指导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以及各地对教学关注度不同,目前小学阶段羽毛球课程开设情况差异较大,有必要加以分析。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向三到六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共330份,回收了33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327份。同时,发布教师问卷8份并全部回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发展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进太平镇中心小学羽毛球
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2162人,教职工131人。松和小学原是村办小学,典型的城中村学校,起点低,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复杂,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较差,学校在深圳农村都市化转制中面临巨大困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何突破学校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升级?自2008年起,我们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最大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课堂里应让“等”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教学上适时的停留,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课堂开出朵朵精彩的数学思维之花。  【关键词】数学思维;有效课堂  在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课改理念下,在课堂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抓住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设计丰富多彩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号称。可见“文明有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和家庭都侧重于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阶段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更应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好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是便利的,是受学生欢迎的,对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改善他们的认知结构,形成与人合作的观念和群体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全面地提高学生教育素養,促进国家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教材内容是围绕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识和欣赏。音乐鉴赏是听觉的感受,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深入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良好音乐听觉能力是指对音乐作品的鉴别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逐渐培养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种能力引起鉴赏者的情感体验,使鉴赏者随着音乐作品的演奏产生丰富的遐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中进一步升华。  2017版的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
【摘要】在中职学校,许多班主任仍然喜欢自己挑选班干部,让学生选举班干部的现象虽然有,但也不多。然而,在笔者看来,由学生选举班干部,虽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采取恰当的选举方式,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多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这种做法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多的好处。  【关键词】班干部;选举;班主任;学生自治  在中职学校,让学生选举班干部,既有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拓展思维的重要方式,而阅读教学可实现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沟通和对话。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个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质量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积淀和发展,书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国为人类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从2011年起,教育部开始研究设置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并在2011年月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大力推崇“书法进校园”。自此之后,书法渐渐被教育界寄予厚望,走进了中小学生的日常教学。  整体而言,书法教育当前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趋势。这几年,各地的中考题中更出现了书法常识考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