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怪异晦涩”经典《德意志号沉没》

来源 :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er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多利亚诗人杰勒德·霍普金斯的《德意志号沉没》问世之初就遭受“怪异晦涩”恶评,但其中蕴含的新、奇、特等特征逐渐获得评家肯定与赞许,至当代进入经典作品之列.其怪异外貌之下布满跳韵这一被激活且灵动的古老韵律,表现为头韵畅行,音步混搭,口语化节奏,诗节、尾韵工整与诗行长短不一的不对称;其晦涩面容背后隐藏着一词多义与双关、生造词、省略、反义并置等修辞手段的广泛应用.跳韵的光复不仅让盎格鲁-撒克逊诗歌传统得以推陈出新,还开启了一条让日常口语进入诗歌殿堂的路径,在语言应用上为现代派诗歌开了先河.
其他文献
关于《薤露》本事,历来说法不一,存在诸多误解.梳理纷繁复杂的历史文献,正本清源,可知:影响较大的出自《左传》说和出自宋玉《对楚王问》说均不能成立,其本事应是汉代初年田横自杀、门人送葬.《薤露》产生之后,沿着雅化和俗化两个方向演变.前者在音乐方面逐渐向朝廷雅乐靠近,在文本方面逐渐文人化、个人化;后者则表现为作为丧歌的《薤露》在民间一直传唱不衰,至今在楚地仍流传着作为农事歌使用的《薤露珠》和作为丧歌使用的《薤上露》.考察《薤露》本事及演变,有助于深化古代社会各阶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从而丰富学界对乐府音乐
期刊
14世纪以来,随着汉藏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藏传佛教建筑中逐步融入汉式建筑"轴对称-一正两厢"布局和大木构做法,形成了汉藏结合式大木构佛堂的建筑形制.15世纪初,以此为基础,结合卫藏地区新兴的"万神殿"模式,河西地区的汉藏结合式大木构佛堂又发展出体现藏传佛教密宗四续部、具有曼荼罗结构的天顶彩画.这类汉藏两种文化传统和观念交融到一起形成的新样佛堂形制,不仅曾在河西地区十分流行,而且借助藏彝走廊的文化互动和蒙藏之间政教关系的重新建立,外溢、播迁至四川甘孜地区和内蒙古,对两地16世纪以降藏传佛教建筑的蜕变产生了深
期刊
在对“木兰从军”的解读中,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常被视为两个相互冲突的角度.然而,在抗战时期四部具有代表性的木兰从军故事改编作品中,通过对替父、从军、还乡三大环节的改编设计,女性经验不是扰乱了国族寓言,而是给战争动员和民族主义表达带来了更多活力.木兰所代表的既是女性,更是年轻一代.木兰的故事涉及谁能决断“例外状态”的问题,更蕴含着“公”与“私”的相互包容.木兰从军故事在抗战时期的兴盛,并不一定象征着“旧法”即父权与君权的再度来临,而是可能引申出与全新战争观念、初步的“人民主权”理念和理想社会秩序相关的“新法”
期刊
格林战后小说的经典《问题的核心》常被置于宗教道德的范畴加以解读,但近年来性别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本文结合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尤其是其中关于支配性男性气质的规范性和动态性的论述,认为小说有力地展示了曾在英帝国扩张期发挥巨大作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在新挑战面前的左支右绌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男性焦虑.阿诺德等19世纪英国文人所大力提倡的道德与文化已经难以为继,不能为英国白人男性殖民者提供足够的精神力量来应对新的复杂环境.警察斯考比最终被密探威尔逊所取代.然而,这一代际的交替并未成功指向新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小
文学不仅在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中占据醒目位置,更是其哲学的一种特殊言说方式.作为希望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具体乌托邦"的建构是通过文学表征完成的.透过《希望的原理》第16章中所分析的三个与愿望图像密切相关的文学文本,布洛赫向我们呈现了"具体乌托邦"与抽象乌托邦、虚幻乌托邦之不同,同时阐明了具体乌托邦之现实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而作为"具体乌托邦"概念的另一种表述,"受到引导的希望"概念则表明布洛赫用理性来引导乌托邦冲动的努力.从文学表征理解"具体乌托邦"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希望的原理》的文本构成方式及整体思
期刊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三乐游学教育基金联合发起的"全球艺术史"海外研修项目,旨在为国内的年轻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实地考察、专业研修、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国内优秀青年学者艺术史研究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期刊
杰弗里的《不列颠君王史》、瓦斯的《布鲁特传奇》和拉亚蒙的《布鲁特》,特别是它们的亚瑟王部分,代表中世纪盛期英国不列顿、盎格鲁-诺曼和盎格鲁-萨克逊三个主要文化传统并反映出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拉亚蒙使用英格兰普通民众的语言、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和古英语头韵体史诗风格改写瓦斯代表盎格鲁-诺曼王朝的政治利益和主流宫廷文化的盎格鲁-诺曼语诗作,并且同杰弗里的拉丁编年史互文,将亚瑟王塑造成英格兰英雄和君主,其明显的英格兰性表达出英格兰人的民族立场和文化传承,也预示着英国文化未来的建构与发展.
15世纪英语诗歌《花与叶》曾被视为乔叟本人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好评.自19世纪末被移除出乔叟正典之后,《花与叶》曾一度沉寂,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相关评论有所回升.本文旨在论述,虽然《花与叶》省却了惯常的梦幻诗叙事框架“梦前序曲——梦境——梦醒后记”,并用“观剧”代替了“梦境”,但却是一首在乔叟梦幻诗影响下创作的“无梦之梦幻诗”.《花与叶》与其他几首没有梦境的乔叟系诗歌《黑衣骑士怨歌》《无情女子》和《爱情朝堂》一样,都反映了15世纪诗人面对前辈大师乔叟、面对风靡一时的梦幻诗创作风潮,内心感受到的“影
摄影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艺中包含着未被充分揭示的独特性,在由照相馆的实用匠术向知识分子的业余艺术转变过程中,不仅被赋予类似古代士大夫"游于艺"的审美趣味,而且催生了"中国化"的话语实践.这种话语实践在表征民族性的同时,时常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想象.摄影"中国化"的典型路径是模仿文人画,以"写意"消弭摄影天然的"写实"来赋予其艺术身份和中国特性.而"美术革命"论则把文人画的"写意"传统视为衰败落后的积弊,以西方写实主义为进步与科学的象征."写实"和"写意"这两种视觉形态在摄影和绘画中的错位交织形成了耐人寻味的
期刊
1871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访问北京,与在京传教的德贞医生分别以不同的视觉技术拍摄了北京的遗迹影像,其中一些影像成为1887年法文本《中国美术》和1904年英文本《中国美术》的重要插图.这些与中国美术相关的文化实践均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与汉学、博物馆体制的合作中,海外中国美术史的雏形也由此勾勒出来.在这一建构过程中,摄影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实践,不仅提供了中国美术视觉上的可读性,呈现出海外中国美术复杂的原境,而且暗示着不同的西方知识群体对中国美术遗产中时间意义的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