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旧法”还是另造“新法”?——论抗战时期木兰从军故事的电影、话剧、桂剧改编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木兰从军”的解读中,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常被视为两个相互冲突的角度.然而,在抗战时期四部具有代表性的木兰从军故事改编作品中,通过对替父、从军、还乡三大环节的改编设计,女性经验不是扰乱了国族寓言,而是给战争动员和民族主义表达带来了更多活力.木兰所代表的既是女性,更是年轻一代.木兰的故事涉及谁能决断“例外状态”的问题,更蕴含着“公”与“私”的相互包容.木兰从军故事在抗战时期的兴盛,并不一定象征着“旧法”即父权与君权的再度来临,而是可能引申出与全新战争观念、初步的“人民主权”理念和理想社会秩序相关的“新法”.
其他文献
赵园,1945年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南尉氏.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主要著作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想象与叙述》等,另有散文随笔集《独语》《红之羽》《世事苍茫》《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本刊特委托中国社会
期刊
文学阐释是关于文学文本的隐含意义及其与外部社会文化因素之关系的言说,其合法性常常遭到来自"审美中心主义"的质疑."反对阐释"的观点始终存在着.无论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阐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学研究存在着两大基本路向:一是对文学审美特性,即风格、修辞、语言、结构等因素的分析,二是对文本隐含意义,即它表征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的探寻.前者被称为诗学批评或美学批评,后者则被称为文学阐释.文学阐释有效性的判断标准来自阐释共同体的"常识"和"共识".由于阐释共同体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具有历史性,
期刊
作为记录何其芳延安时期思想轨迹的关键文本,写于1940年的系列诗歌《夜歌》是一部看似明朗实则包含丰富层次的作品.其中洋溢的"快乐"情绪、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结构、反复处理的"同志爱"主题,都基于共同体内部亲密舒放的感受,突破了诗人自己乃至新诗固有的抒情方式,"活化"了个我与自然、社会、群体之间习焉不察的稳定对峙,甚至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抒情".回到特定的工作与生活现场,重新讨论这一"新的抒情"的生成,分析其内在层次及与"事务工作"的关系,不仅可以重置"何其芳现象"这一命题,也有助于思考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战争与
期刊
"十七年"电影中的"英雄母亲"保留着旧式发髻造型,与剪发放足的女性形象存在差异.这一形象并非在新中国横空出世,而是在20世纪传统家国叙事渐趋边缘化、新家国叙事建构起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女性剪发和发髻之争、家庭改良的论争以及女性-家庭-现代国家的设想与论争,"母亲"被凸显出来.母亲既是历史的贯穿者,又在事实上替代了父亲,标记断裂的发生.伴随着母亲的凸显,传统家国之间不稳定的关系,逐渐向家国一体的想象方式转变."十七年"电影中的英雄母亲继续沿此推进,以母亲为代表的残缺家庭进一步与国家"直接",逐渐建立了
期刊
波提切利《春》的图解文献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瓦尔堡和贡布里希的观点之外,《斐洛罗吉雅和墨丘利的婚礼》第2卷的婚礼主题也可视为《春》画面右侧的图解.语文学的托寓、凡女斐洛罗吉雅升天与墨丘利成婚的故事,经过历代注疏家沿着新柏拉图主义路径的阐发,成为波提切利创作的底稿.此外,波提切利还曾与兰迪诺合作注疏《神曲》,《春》的绘制受到《神曲》注疏的启发,以春日橘园再现了《神曲·炼狱篇》的地上乐园,寓意从享乐生活经由积极生活向沉思生活的上升.这一上升路径与《神凡配》中凡女飞升的主题完全吻合.最后,春和景明的橘园寓意文化昌
期刊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韦尔南和维达尔-纳凯提出一种新的悲剧理论,借助对古希腊剧场的社会、审美与心理三个功能领域的考察,凸显古希腊悲剧开展历史叙事的独特时间结构:多重时间性.多重时间性起初是悲剧创制应对城邦政治干预的结果,通过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伦理意识的交叠共存,一种批判性、问题化的视域得以呈现.当代剧场研究者从中看到艺术介入社会现实的方法论潜力,开始将剧场表演视作一种新型历史书写,希望调用多重时间性展演主体意识与历史现实之间建立关联的多重方式,呈现社会结构与伦理观念中本然存在的多重历史逻辑,进而抵制线
期刊
《法华经》与法华信仰是中古时期河西和中原地区佛教美术最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此前学界认为它们与藏传佛教关联不多.然而,西藏山南地区始建于11世纪初的扎塘寺佛殿壁画中以眷属环绕的单尊大像确系表现叙事情节的法华经变相.其壁画中佛陀灵鹫山演说般若场景及文殊弥勒菩萨对坐图,取代了汉地佛教自西秦和北魏以来释迦多宝造像二佛并坐样式,是西藏艺术此时因应《法华经》再度传播的社会思潮、借鉴波罗艺术样式发展出来的新图式,并引领了西藏艺术中上师对坐图像的涌现;壁画所表现的释迦、文殊与弥勒三尊统摄汉藏佛教义理,以文殊弥勒对坐图预示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成就和价值无可否认,但其"潮流化"的整体特征,却也历史性地留下了一些问题.用某种特定的文学思潮收编个人化创作,使文本可能存在的别样意蕴发生了面向潮流的更替;致力于某类文学的开发与阐释,对"祛潮流"的写作关注不多或准备不足,导致后者意义的悬置并出现历史化的危机;既注重创作现象和文本自身的分析,也关切社会的发展变化,凸显了批评的文学性与当下性,但批评的历史意识与科学性等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这种批评的"潮流化"是和当时的历史情境契合的,它深远地影响了80年代文学史的书写以及后人
期刊
关于《薤露》本事,历来说法不一,存在诸多误解.梳理纷繁复杂的历史文献,正本清源,可知:影响较大的出自《左传》说和出自宋玉《对楚王问》说均不能成立,其本事应是汉代初年田横自杀、门人送葬.《薤露》产生之后,沿着雅化和俗化两个方向演变.前者在音乐方面逐渐向朝廷雅乐靠近,在文本方面逐渐文人化、个人化;后者则表现为作为丧歌的《薤露》在民间一直传唱不衰,至今在楚地仍流传着作为农事歌使用的《薤露珠》和作为丧歌使用的《薤上露》.考察《薤露》本事及演变,有助于深化古代社会各阶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从而丰富学界对乐府音乐
期刊
14世纪以来,随着汉藏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藏传佛教建筑中逐步融入汉式建筑"轴对称-一正两厢"布局和大木构做法,形成了汉藏结合式大木构佛堂的建筑形制.15世纪初,以此为基础,结合卫藏地区新兴的"万神殿"模式,河西地区的汉藏结合式大木构佛堂又发展出体现藏传佛教密宗四续部、具有曼荼罗结构的天顶彩画.这类汉藏两种文化传统和观念交融到一起形成的新样佛堂形制,不仅曾在河西地区十分流行,而且借助藏彝走廊的文化互动和蒙藏之间政教关系的重新建立,外溢、播迁至四川甘孜地区和内蒙古,对两地16世纪以降藏传佛教建筑的蜕变产生了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