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心中永远装着国家需要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祥琬院士出席中国人民大学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图片|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网

  杜祥琬院士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委级一、二等奖10余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出版专著8部,撰写论文报告200余篇。

“绝对服从祖国需要”


  杜祥琬出生于日寇侵华、百姓逃难的战乱年代。彼时,日本华北方面军一举攻占豫北重镇安阳,河南省会开封岌岌可危。为避战乱,1937年冬天,父亲杜孟模携全家随他就职的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开封高中)迁往南阳伏牛山麓的石佛寺镇。1938年4月29日,杜祥琬就出生在这里。因当地产玉,故得名“琬”。
  幼年逃亡的经历给杜祥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幼小的心灵模模糊糊根植了国家、民族的概念。1949年开封解放,家里得到了一批来自解放区的书,其中有《刘胡兰》《共产党宣言》《大众哲学》等。令杜祥琬印象最深的是那本厚厚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和她英勇就义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入了杜祥琬的脑海。
  1950年4月8日,12岁的杜祥琬加入少年先锋队。1953年4月29日,在张寿同的介绍下,杜祥琬在原开封实验中学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团支部宣传委员、支部书记。1956年5月23日,杜祥琬在原开封市河南师院附高加入中国共产党,预备期一年,入党介绍人为高彩云和孙希桐,支部书记为时任开封高中校长车光训。
  是年7月,杜祥琬从开封高中毕业,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在选拔留苏生登记表对留学的认识与志愿一栏中,他深情地写道:“为了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到来,我愿意留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一个称职的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劳动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愿学习工科或理科,并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
  1956年8月,18岁的杜祥琬来到北京,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攻读为期一年的俄语,为留学做准备。次年 5月22日,杜祥琬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开启了他一生“绝对服从祖国需要”的奋斗历程。
  1957年6月,正在杜祥琬全力以赴學习俄语的时候,由于当时中苏关系趋于紧张等原因,我国派遣留苏学生的事有所变化。组织决定留苏生重新填报志愿,按之前的高考成绩进行再分配,因此,杜祥琬阴差阳错地走进了父亲的母校——北京大学,在当时的数学力学系学习。1959年8月,杜祥琬突然接到通知,留苏的事又有眉目了。他记得临行前,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来给大家送行,他没有讲留苏的背景、意图,只是要求大家出去学习工程物理,并在黑板上写下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几个字。
杜祥琬院士在巴黎气候传播边会致辞。图片|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网

  就这样,21岁的杜祥琬来到了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就读。这是当时苏联最重要的原子能研究教育的学府,集中了苏联一批最优秀的物理学家。该校以淘汰率高在苏联闻名,教材非常讲究,课程很重很难。在苏留学期间,杜祥琬和其他中国学生接到大使馆转来国内对他们学习的希望,其中提到“要着重学好中子在介质中输运的理论”。当时,杜祥琬并不理解这个指导性意见的意义,只是认为这是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在这方面下尽功夫学习。
  经过5年的刻苦攻读,杜祥琬于1964年10月顺利通过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理论核物理专业毕业答辩,毕业论文题目为《反质子原子寿命的理论计算》,拿到了优等生才有的红皮毕业证。
  “我愿学习工科或理科,并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留苏申请书上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刻在杜祥琬的脑海里,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杜祥琬留苏期间,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整个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母亲写信告诉杜祥琬说:“国家有难,大家承担。”这让他更加深刻感到报效祖国的责任。
  1964年10月底,杜祥琬谢绝了所有的机会与挽留,拜别指导老师尤利·费维斯基和同学,将自己剩余的生活费全部上缴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道路,心里默默地呐喊着:“祖国,多灾多难的、我深深眷恋的祖国,我回来了!”
  在等待分配工作时,杜祥琬清晰地记得,那是1965年的大年初五,父亲杜孟模特地召开了家庭会议,教育孩子们要在逆境中保持高涨的情绪,认识问题要注意抓住本质,要保持相当的业务水平并逐步加强。因杜祥琬学的是核物理,杜孟模对儿子未来的工作有了隐约预判。他语重心长地对杜祥琬说:“你心里要永远装着党,在党的领导下工作,但又不能做庸人,要有出息,动脑筋,有主动精神。”父亲的教诲对杜祥琬之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永远的专业”


  1965年,27岁的杜祥琬被分配到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龙头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给他的任务是参加氢弹原理的突破。
  自此,杜祥琬在核物理领域一扎根就是20余年的时光:主持研究并系统发展了核武器中子学,实现了二代核武器中子物理精确化模拟由单群扩散到多群输运的重大突破;主持研究并系统发展了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实现了从特征数据到系统诊断的重大突破;主持创建了中国原子分子数据联合体,是我国核军备控制物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问起杜祥琬在半个多世纪科学道路上追求和前进的最强劲动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个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1986年,在特殊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的英明决策。当时,杜祥琬已经在核物理方面有所成就,事业顺风顺水,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亲自动员他转行投身国防高技术事业。
  面对国家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杜祥琬毅然调转方向,研究领域从核物理转到强激光技术研究,开启了他科研生涯中最为艰难但却精彩的一段时光,一干又是20多年。在强激光方面,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他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得了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了综合实验研究,解决了多项单元技术衔接与总体集成的工程技术问题,使中国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杜祥琬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主持院士队伍建设、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等工作,继续在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国家能源战略研究方面,作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主持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能源战略创新思想,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展方面的戰略判断,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转型;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主持参与了国家低碳发展目标的科学论证,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核物理研究到激光技术,再到能源战略和气候变化,杜祥琬数易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他“永远的专业”。问起杜祥琬在半个多世纪科学道路上追求和前进的最强劲动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个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他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两个动力比喻为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一起转动起来,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
  杜祥琬,这位心中永远装着国家需要的科学家,长期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对工作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用“平实做人、勤恳做事、求真做学问”的态度和行动书写着自己的科学人生,践行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筑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观,也谱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和高能激光研究的辉煌篇章。
  如今,杜祥琬已届耄耋之年,但为了国家的需要和发展,他初心如磐,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依然奋战在事业的征程中……

  杜祥琬: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语录:
  “我毫不怀疑,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中,总会有人选择崇高,为国家、民族、社会无悔奉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其他文献
一个大作家之所以被誉为大作家,他首先是“物质”的,也就是书架上有那么署名相同的一摞厚厚的著作。它们相当的体积不容我们不使用“巨著”来加以形容。搬动它们是件苦力活;而阅读、喜爱以至研究它们有如工程,旷日持久。大作家们总是以一大排纸质书籍的视觉形象来直接震撼人心。当然,这一沉重的物质存在,或使人敬而远之,或使人倍感亲切,此当因人而异。伊塔诺·卡尔维诺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   卡尔维诺对中国读者来说
图片|中国石化报  闵恩泽,192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半个世纪前,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身,以下简称石科院)办公室只有几间小平房,实验设备只有从大连石油研究所搬来的几件旧设备,试验装置要靠自己制备,没有现成可循的技术资料,放眼周围是一片麦田。  如
期刊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重大经济主题报道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尤其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产品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强化和创新重大经济主题报道.对当前时代的主流融媒体产品进行灵活运用,使得我国的重大经济主题报道体系更加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重点主流媒体平台,面对的是全国读者,在发生了重大经济事件需要率先发声,坚定立场,更要持续发声,将融媒体平台作为媒介,提升我国媒体平台的公信力和权威.成为为百姓发声、为国家树立形象、引导主流舆论号角的引领者.本文将对融媒体背景下如
为了更加科学地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筑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人-机-环”为主导思想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然后应用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论,从项目管理行为风险和项目施工状态风险两个方面,构建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后构建基于AHP-DEMATEL(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
曾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木争荣、百花竞秀的地球正遭受着“冰川融化”“极端灾害”“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折磨,如今的地球早已满目疮痍。而导致环境发生这些变化的始作俑者之一,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二氧化碳。  如何缓解日渐恶化的地球环境?寻找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首位,氢凭借着其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强大技能点,被誉为21世纪的“最理想能源”和“终极能源”
期刊
潘家铮院士在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图片|中国三峡工程报  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世纪神话变为一项项世界级工程,它们无不与一个名字息息相关,他就是出生于江南水乡绍兴的潘家铮。  倘若把潘家铮绘制、审查、核定过的图表、图纸,简明的、复杂的,细部的、鸟瞰的、平面的、立面的……一一展开,可以涵盖中国大多数江河湖库,甚至涉及欧洲、非洲一些国家的江河。它们凝固的不仅是结构、工程
期刊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多种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社会化媒体,这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与他人沟通,了解身边的事物,也可以实现多方面的自我.本文根据“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机遇简单展开叙述,希望可以为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于6月28日安全准点投产发电.rn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处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几个“最”字,将修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困难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如期投产发电,标志着作为世界上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实现了单机容最的巨大跨越,同时也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不
期刊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次媒体革命,媒体传播逻辑和生态格局的转变必然带来传媒专业的革新.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技术正在深刻影响和重塑社会形态,其催生的智慧教育模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和新动力.本文运用智慧教育这一智能化教育模式,从机制和路径两个层面,探索传媒专业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创新之道,以期构建跨界融合、资源共享的新型传媒专业教育范式,解决传媒专业反应迟缓、缺乏变革、脱节社会的现实矛盾.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全方位立体式的媒体开始出现,当代新闻从业者直面各种之前从未有过的竞争,虽然在这样的全新形势下,新闻编辑自身的重要性也变得日益突出,但是也开始需要面对以往没有过的挑战.对于现有的新闻编辑工作者来说,他们一方面急需适应新时期下的编辑岗位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学习以及探究,不断满足新时期新形态下的新闻编辑发展需求.本文就当前形势下,新闻工作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素质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能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有力推动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