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入艺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y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关于导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难免陷入误区。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学者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在课堂导入艺术要注重创新,注重“接地气”,并善于利用多媒体,以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导入 语文 教学
  课程导入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精心设计一些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进入新课程的准备。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新课程的最佳状态。导入是一门艺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导入语及导入活动的设计,以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一、创新:课程的灵魂
  目前,国内学者对语文课程导入的研究颇多。许多教师及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对导入的作用、方法、设计等做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其中,提到较多的有开门见山式、温故知新式、悬念设问式、实验导入式、故事导入式、游戏导入式等等。这些导入方式固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以及兴趣点,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花样多变,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小学低年级课文《纸》时,我最初采用以谜语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设计了一个答案是纸的谜语。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司空见惯,学生也非常聪明,所以,当谜语念到一半时,已经有学生将答案脱口而出,削弱了引导效果。此次事件后,我开始反思,这种照搬照抄、一成不变的导入方式是一定要改变的。经过一番探索,后来,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折纸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教折纸,并进行小组竞赛,看谁折得花样多。在学生的游戏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我接着顺势引导他们:“纸除了写字、折纸还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这时都已经被调动了积极性,十分积极地主动讨论纸的用途。随后一个个问题被提出,问题也由易到难,最后引入课文,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纸的特点是什么,纸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提问过程中,渐渐地将带有字的竹简、布帛等一一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导入方式,包含了游戏、悬念设问等,综合利用多种导入方式,达到了良好的课程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接地气”:还原生活本质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不够,头脑中对各种事物认知的积累尚且不够丰富。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需要教师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以“接地气”的方式,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如在讲课文《白杨》的时候,正巧看见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于是,我就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白杨,让学生自由描述白杨的特点,并与其他的树木作比。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他们仔细观察着树木,纷纷踊跃地回答问题。由此,在后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对白杨树的描述更能理解,对这种特征所代表的白杨精神也更能体会。课文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亲密接触大自然得到的,因此也记得更牢,理解更深刻。通过此次教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导入不是搬弄花样,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绚丽的导入,有时候,简洁、明了、直观的方式反而是最好用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教学需要,适应学生的特征,还原生活的本质。
  三、多媒体:教学的巧劲儿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更偏向于感性认知,比起抽象思维,更容易接受形象性思维。因此,比起枯燥的文字,鲜艳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往往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吸引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图画、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丰富的课堂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由于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去过桂林,在我们这样的平原地区,也很少有学生能有机会见到清脆的山、清澈的水。因此,我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视频素材,根据课文内容重新剪辑、排序,使其更加贴近课文内容。例如,文中为了突出漓江的水的静、清、绿,以“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光潋滟的西湖”作比。因此,在视频展现中,我不仅搜集了桂林山水的资料,还搜集了一些表现大海的壮阔、西湖的潋滟的图片,然后和清澈碧绿的漓江作对比,让学生对漓江的水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并且,在音乐上,大海出现时采用了网络上海洋波涛翻涌的海浪声,在西湖出现时则采用了活泼澄澈的鸟叫,而在漓江则是优美和缓的纯音乐,丝毫不会破坏漓江画面的美感,反而衬托了其宁静除尘的美态。这一系列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看到视频和图片,聚精会神,也更能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会。
  恰当的导入是揭开课堂奥秘的钥匙。但同时,教师更要明白,导入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是手段。在教学中,导入的目的是抓住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导入并不拘于固定的模式,其设计是千变万化的。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创新,注重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合适的方式就是最好的。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抓住课堂生成,巧妙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达到“享受语文”的最高境界,使阅读教学焕发智慧与生命的活力,真正收到实效。  关键词:遵循学情;优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生的口算心算练习则直接关系到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在口算心算练习中由于年纪小、认知水平不高、注意力分散等原因会出现各种错误. 文章从导致小学生口算心算错误的原因入手,探究了提高小学生口算心算能力的有效对策,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生;口算心算;计算能力  数的计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7年水利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水利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于1月2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水利厅局长
每年的高考题对下一年的备考都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课标1卷的数学试题,给出2017年高考的备考启示,结合每部分的题型特点进行分析,观点明确.
<正>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免疫系统的损害而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机能障碍和对病原体敏感性增强的状态。即指动物感染了已知的病原后是否因免疫反应的改变而降低对感染的抵
<正> 1993年3—4月份,山东某猪场爆发流行以幼猪呼吸困难,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为主的疾病。从病死猪组织器官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鉴定为溶血性巴氏杆菌。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
四川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的部分基础处理采用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如何保证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等的关键。本文就该工程介绍几点关于框格式混凝土连续墙的施工
新课程改革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因素,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探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种途径:  一、教观察、联想,培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通过联想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试
期刊
【摘要】人们对于三个骰子点数和为10点的概率计算情形存在一些思维误区.本文着眼于解释在多次投掷过程中,每次骰子的点数遵循“点数不减”规律的情形的概率问题,最终得到与正常投掷方法得到10点的概率的比较与原因分析.  【关键词】概率;三次投掷;10点;点数不减;思维误区  结束语  博弈问题永远充满疑惑区,但亦趣味无穷.在遇到问题时要坚持多思考、谨慎思考,方可驾长风破万里浪,走出思维“雾区”.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