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人教版《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阅读课教学设计为例,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张一,王莹莹,元济高级中学。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灌输对象。
  2.教师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习惯于把文本作为独立的内容给学生授课。一方面教师缺少对文本背景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对文本话题的自我探索。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训练了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无法使学生通过阅读去思考、创新和反思。
  3.教师对学生阅读期待过低。教师将教学目标更多的设定在应对考试上。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否掌握文本的词汇等语言知识,忽视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文本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的了解。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1.以兴趣为前提,设计读前导入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才能够在阅读课堂投入更多的精力。新课改提倡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读前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阅读课时,在读前播放音乐《不抛弃不离弃》,并提问Do you think it is heart-warming?使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情感体验。笔者继续提问What happened? Do you know where it happened?Do you remember the earthquake on May 12th?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burst out?由此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接下来笔者给学生展示汶川大地震的有关图片和小短片,引入主题。
  在引入地震这一主题后,笔者抛出问题As we all know, our country has suffered many nature disasters, especially in these years. Can you list some nature disasters which happened in China?让学生对自己国家近年来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有所了解,使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以语篇为载体,设计读中精读环节。语篇是阅读教学中连接教师和学生的工具,是阅读课重点处理的对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来构建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文本的标题中蕴含的信息量十分丰富,因此根据标题预测文本内容或对标题进行解读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判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例如笔者提问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nother big earthquake which happened in China. First look at the title,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然后,在Group Work環节,笔者设计问题There are a lot of strange things happen before the earthquake.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 Let’s do it in group, try to find the details in paragraph 1 as quick as possible.此环节分小组讨论,在熟悉文本提到的几种现象之后,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的震前预兆现象,每组间比赛速度,最快且讲得最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的阅读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笔者基于生活中真实素材,设计有探究性的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读后语言输出环节。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的输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支持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人情感、希望需求等带入课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正确指导学生积累、吸收文本语言,为读后语言的输出做准备。
  因此,在读后环节教师要以语言的输出作为目的。笔者设计Writing a composition to report how to avoid such a big lost during the earthquake.教师指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素材,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对阅读内容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可以拓展视野,发展思维。在提高英语阅读兴趣的同时,学生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它突出强调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心,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其他文献
【摘要】Tyler
My room is not a very large room, but it is full of warm and happy atmosphere. Every time I go back to my room, the first thing I can see is my desk, which is my favourite part in my room, because it
【摘要】透过阅读理解训练,有助于初中生熟悉西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进一步为日后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本文将在客观阐述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影响作用前提下,探讨日后应用“以读促写”来开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以读促写;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建议  【作者简介】闫国颖,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采用以读促写的方法,来调动学生深层次的英语思维
【摘要】语言学习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提高语言认知不仅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质量与效率。同样,为了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阅读感,在写文章时增添一些隐喻的手法,不仅能够提高文章的内涵,同时对于增强文章的语篇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语篇连贯  【作者简介】胡婷(1983-),女,江西高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其次探讨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即合理分组、丰富真实的合作任务及科学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实效性,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敖月红,广东省阳江市关山月学
【摘要】英语歌曲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材料,也是重要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歌曲,结合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授课效果。  【关键词】英语歌曲;英语教学;课堂;播放;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吕欣欣(1982.03-),女,辽宁大连人,兰州外国语学校,中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始使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笔者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尹琼琼,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  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再
【摘要】本文从解读教材内容着手,阐述设定文化教学目标的方法,即解读育人内容,树立正确价值观;解读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解读文化差异,形成多元视角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解读;文化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贾爱道,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  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
【摘要】本文首先从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入手,分析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局限性,接着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并对该理论进行概述。进一步分析阐述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的启示下大学英语课堂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晋嘉唯(1994-),女,汉族,云南昆明人,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助教,翻译及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教学、英语翻译与文学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经贸活动在国家社会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比例,而经贸领域翻译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贸翻译的失误往往会直接导致利益上的损失,但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企业,团体甚至国家的信誉的受损。但在实际翻译实践中,译者通常因不能熟练掌握英汉语言差异而屡屡失误。笔者在经贸文本中发现一直以来困扰译者的有两种句型:英语长句、汉语流水句。本文进行实例探讨并提出具体翻译方法以期为经贸翻译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