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细雨飘丝。山上野生花笋长出来了。我和小伙伴们离开村口,往山的方向跑。母亲追着:“不能去呀,坏丫头,你会弄湿衣服的。”母亲的呼喊在风里飘着,我们已经跑远了。清甜的山泉水没有滋养出我的文静。春天到野外去,满山遍野地跑着:拗小花笋,拗胖嘟嘟的蕨菜,采折鹅黄的、茄紫的、红的嫩叶枝……
  孩子是母亲的第二张脸。我想我打小的个性以至长大成人成家,不受一些陈规陋习的管束,应该归功于我的母亲。
  母亲没有读过书。母亲说,“三年困难时期,闹饥荒。树叶、草根、糠果是填充肚子的食物,好多人饿死病死。”年纪轻轻的外婆就是其中一个,给母亲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六月飞雪,缺了母爱的母亲掉进了生活的冰窟,像一个小母亲一样承担起照顾三个舅舅的重任。三岁大的二舅舅不小心,把手伸进了滚烫的猪食,烫伤了手,外皮翻卷。失去妻子的外公疯了似的逼着年幼的母亲去采种在深涧边的苦瓜。母亲在黑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听耳边老虎在吼叫,一条小命悬着把敷烫伤的苦瓜采回来。每每听着母亲叙说她痛苦、没有温暖的儿时往事,心就会揪着疼,满眼的辛酸泪水。
  没娘的孩子像风中的芦苇,不知飘飞的方向。十七岁那年,母亲听信女伴的话,说父亲的村庄有柚子、杨梅等好吃的水果,于是嫁给了大她六岁的父亲。从一个大村子嫁到一个小村子,从一个小的火坑跳进一个大的火坑。父亲住的村子只有七八座的房子,没有供孩子上学的学校,没有摩托车骑行的公路,没有电灯。夜里有事时,点燃竹把点亮马灯或者松油灯。母亲后来回忆,生我的时候只是划亮一根火柴,去看清楚地板上的婴儿是男的还是女的。父亲上无片瓦遮身,下无一寸可耕种的土地。父亲是由既当嫂子又当娘的大伯母带大的。因为是女婴,在地板上啼哭半个小时的我,脐带也是大伯母帮忙剪断的。长大点,大伯母不止一次地询问,“肚脐窝是浅还是深?”我知道我的生命欠着一份深深的恩情。母亲和父亲寄住在祖房里,煮饭的厨房没有门,呛人的油烟无遮拦地蹿腾。祖房的后厅堆满村里备用的空棺材,母鸡喜欢把蛋下在棺材上,我跟着姐姐爬上爬下地捡拾带着温热的鸡蛋,不知害怕。祖房的背后是一座坟墓,冬至扫墓时节,一根细长的竹竿系住一大串蓬松的被剪成条状的白纸,醒目地立在墓头。夜里常常梦见一些张牙舞爪鬼似的东西,哭着惊醒。这让人难受、吃饭脊背吹风的居所,鲜明地储存在儿时的记忆里。家里没有果树,夏日如果刮大风下暴雨,便是我和哥哥最开心的事,我们飞奔着跑到邻居的桃树底下,拨开草丛,捡拾一个个被风雨吹落的熟透的甜甜的水蜜桃。
  春夏秋冬,日子贫寒。我是母亲的第三个孩子,上学之前,未穿过一双全新的鞋子,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父亲从集市里买回两根浅黄色的鞋带,用旧的塑料鞋底组装一双人字拖鞋。我是多么快乐呀,这是我童年里唯一的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读书识字以后,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往往就把童话里的小女孩假想成自己而簌簌地流泪伤心。童年呵,是回忆时含泪的笑。女人是脆弱的,有时却是多么的坚强。母亲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干活时,总是选择男劳力干的活。这样就可以得到跟男劳力一样的工分。在稻子快要抽穗的时候,母亲就到水田里撒石灰,被稻子割伤的腿脚渗出血滴,有时石灰侵入伤口,腿脚就会溃烂下去。打谷子、挑谷子,凡是可以争取更多工分的活,母亲都是抢着干。这样艰难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弟弟出生,也没多大起色。弟弟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
  生完弟弟,母亲做了节育手术。二十天之后,父亲开始手把手地教母亲爷爷奶奶祖传下来的手艺——做仙草。做仙草不是简单的活计,需要很多材质,才能完好地做出一锅仙草。仙草干、柴火、米浆、稻草灰、山泉水这些是必备的。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一切的准备过程,都是手工操作才得以完成的。特別是磨米浆,石磨是笨重的物器。母亲一只手推动石磨转动,另一只手用勺子舀起事先浸泡的带些水的米倒进石磨上方的小洞口,变成米浆从石磨周围流出,滴入架子下方的木桶中。母亲总是独立地完成这一道费时费力的程序。母亲起早贪黑,稍微有点空隙时间,就会拿着一把柴刀上山砍柴火储备着。天黑时分,母亲把木桶中已经凝固的仙草倒在一块平板上。用一条薄细的竹片切成大块,再用菜刀切成很小的块状,或者把地瓜刨丝器倒过来,一下一下地将整个圆筒形仙草刨成细长的条状。而后分成两桶,挑到泉水边,倒进一个专门冲洗用的大木桶里,用一根长长的竹渠引水,注入桶盖上钻好的小洞。桶盖与木桶之间用一把锁锁住,以防有人夜里来偷。午夜时间,母亲拿着手电筒照着,走几十米远,手伸进冰凉的水中,把木桶中在冲洗的仙草从底部往上翻起,连续地翻几遍。这样,才可以确保第二天要卖的仙草冲洗均匀,色泽美好。
  夏日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天刚微微亮,窗外的虫鸣赶着暑气弹奏晨曲,母亲就挑着一担满满的仙草到周边的铭溪、建设、广平赶场。周末,我跟在母亲身后,帮忙挑着碗、糖、捞勺等,减轻一些母亲肩膀上的重压。往往到正午,才能把那满满的两大桶的仙草卖完。有时,遇上坏天气,下雷阵雨,母亲只能挑着没卖完的仙草离开集市,走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在滂沱的雨声中挨家挨户地叫卖。正午暑热蒸腾,水泥地烧红的铁板似的烫,街道寂静。虫鸣在暑气的威逼下,胆怯地退让;蝉鸣一阵一阵的,此消彼长。母亲头顶烈日,空着肚子,跨着大大的步伐往回赶,汗水湿透衣背。得赶回家,煮好第二天要卖的仙草。
  在孩子幼小、父亲在外谋生的艰难岁月里,母亲把整个的夏日挑在肩膀上,风雨无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吃的穿的用的。她从未抱怨过,反而经常告诉她的孩子们:“有手有脚,干点活,算不得苦,只要能清清楚楚地做人、活着。”
  母亲啊,要是有来世。我为母亲,你为女儿,牵着你的手,给你满满的童真与母爱!风雨中挡着,阳光下快乐地奔跑。
  生活的磨难没有抹去母亲的善良。母亲从未因私利与邻里大声争吵、红脸。倘若乞丐进入饭厅、厨房,她必是拿碗盛饭搭菜给乞丐吃,再用一斤装的米筒把米装满倒进乞丐的布袋。路过到大厅歇脚的,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倒一碗开水加入一块大大的冰糖。母亲总是跟我们说:“乞讨的人,肯定是迫不得已的;倒给客人喝的水,一定得够甜。”父亲有时候难免会责备母亲过分的善良,母亲总是笑着。母亲的善举,其实大家都记在心里。当她因劳累过度大病、水米不进之时,父亲请医生进庙求神占卦,想方设法地救治母亲。卜卦的人对父亲说:“你的妻子心地善良,她的阳寿未尽。”母亲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活了下来。
其他文献
许多名字一旦被写下,被喊出来  就不再是简单的汉字  它仿佛活了过来,并有了独特的气息  它的生平就呈现在眼前  我试着喊出李白,喊出杜甫  喊出开元盛世  我在这喊出来的一些名字  是某种情感的延续  在对话中溯本求源,探尋更强的延展性  当我肃穆地、神圣地喊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   的时候  一条红船划了出来  我知道它来自1921年的南湖  也知道它跟我一样见过  井冈山的莺飞草长  二万
中国现当代小说,如果要从题材视角来划分类别,乡土和城市可以视作两个最大的类型。尽管这种题材概念细究起来很不科学,很多人对此划分颇为不屑,但这两个概念的统筹性、概括力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所在。为此,我们对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的思考,重点不是做概念辨析,而是考察它们和我们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本现实有多大的吻合度。  就吻合度来看,现代文学以来,的确有大量的乡土题材作品和城市题材作品,但
内 化 于 心  闲时,徹上一壶茉莉花茶,静品,浓郁的茉莉花香沁入心肺,只见玻璃杯里渐渐泡开碧绿的叶团,然而却不见茉莉花洁白的踪影。  记得小时候喝的茉莉花茶,茶叶中可见掺杂的片片茉莉。后来,一个制茶人告诉我,好的茉莉花茶是只闻花香不见花。  茉莉花茶的窨茶过程是艰辛繁复的。清晨,采花人就迎着晨曦,将花田中还沾着露水含苞欲放的花蕾采回,用于窨茶。首先将茉莉花与茶叶揉搓在一起,让茶叶吮吸花香,被窨的
现在,我注视一棵树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注视地面上其他站立的事物的时间。  树的命运是从种子落下土壤的一刻开始的。  一棵树的身躯占据不了地面多大的空间,往往是向上生长到高于人的头顶才砉然撑开,在天空中向四方伸展开去。地下的部分是我们的目力无法穿透洞悉的,它作用于地面的视觉却是一个个感性真实的存在。每一棵树都是独异的个体,如万千众生,品相殊异,气韵有别。绿色——说来只是笼统的一个色泽上的感觉。一棵树上
十多年前,与村里众多年轻人一样,他是个一穷二白的“打工仔”。  今天,他是村里大名鼎鼎的致富能手,带领全村不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曾经在外务工风风火火、顺风顺水时,他却选择了回村发展;沉潜数年,好不容易靠着养殖泥鳅的技术发家致富,他又把技术无偿“让”给了村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善心好人。他叫石光元——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新湾村党委书记。  打工仔  十多年前,与村里大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与党章规定是一脉相承的。学习践行党章,强化四个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广大党员的基本义务和立身之本,更是组工干部的应尽职责和庄严使命。  强化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组工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
一  外面的夜空有点透明。月芳洗完两件衣服,已经9点。洗衣液不小心倒多了,不得不多清洗几遍。婆婆王霞在房间不知干什么,要是她知道,势必会说几句,好像月芳那多用的几盆水会造成世界严重缺水。好久没下雨,季节很反常,以往这个时候,梅雨绵绵。暮春的夜晚,温度反复无常,穿多热,穿少凉。月芳的手有些凉,本想放到明天,等丈夫张克和孩子换衣服后一起用洗衣机洗。婆婆说脏了就洗,放久有味。月芳想就放一天,又不是夏天,
被冬天剥夺的绿叶还没有返还  一切还是荒芜的样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  一棵过早开花的树  举上头顶  那叫不出名的花  泣血般地红着  像是自戕的献祭  我站在春天的荒芜之上  不忍卒看  我知道,再过些日子  这些血一般红着的花儿  必將凋敝  一同凋敝的是否还有  血一般的记忆
朱以撒(散文家):  绿萍写了多年的散文,也出版了几本散文集。作为一名忙碌的小学教师,能对写作有持久的兴致,只能说把写作当成了精神上的修养。  绿萍的散文写作倾向于简净、平和和细腻,不是那种恣肆张扬咄咄逼人的笔调,小处着眼展开思路,向内挖掘表现的空间,同时以密集的细节来支持。从她的不少篇名可以看出情怀的走向——《向下》《秘境》《暗香》《烟水》,景只是一个引子,是用来表达个人心灵与世界沟通的,景物都
1月2日11时,太阳穿过云层,照在云阳县泥溪镇枞林村,暖洋洋的。  顺着河谷,沿着盘旋的山路行驶十多分钟后,枞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菊乘坐的汽车,在6组向信树家门前停了下来。  此时,向信树刚从集镇赶场回来,春节将至,他的背篼中装满了年货。  为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李福菊没有直接给钱给物,而是让贫困户向信树“找回”了曾经的斗志。  “要不是李书记一次次上门真心实意地帮扶,恐怕到现在我都还没活出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