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树:信心重树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日11时,太阳穿过云层,照在云阳县泥溪镇枞林村,暖洋洋的。
  顺着河谷,沿着盘旋的山路行驶十多分钟后,枞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菊乘坐的汽车,在6组向信树家门前停了下来。
  此时,向信树刚从集镇赶场回来,春节将至,他的背篼中装满了年货。
  为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李福菊没有直接给钱给物,而是让贫困户向信树“找回”了曾经的斗志。
  “要不是李书记一次次上门真心实意地帮扶,恐怕到现在我都还没活出个人样来。”挠了挠后脑勺,向信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人穷志短
  泥溪镇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枞林村更是贫中之贫,土地贫瘠不堪,交通闭塞落后,年轻人受不了这种穷,大多外出打工。
  2017年8月,全村462户1446人中,贫困户就占了44户158人。向信树就是这其中之一。
  今年40岁出头的向信树回忆起从前的日子,不禁悲从中来,一丝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看嘛,这就是我当年的房子,人畜混住。”顺着向信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栋石头堆砌的低矮瓦房出现在眼前。
  当时,向信树一家人就挤在这不到40平方米的瓦房内,中间3根木棒搭个床铺,就是睡觉的地方。
  臭烘烘的不说,关键是天晴透风、下雨漏水,妻子实在受不了家中的清贫,向信树只好带着她一起外出务工。
  在外地,向信树因为勤劳肯干,得到了工友的肯定,但那时除去生活开销,每个月的收入所剩无几。2002年,随着儿子的降生,他相信靠着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夫妻俩2004年回家探亲时,妻子借故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伤心欲绝的向信树从此变了一个模样,整日守在家里,茶不思饭不想。
  家里清洁不管,坡匕活略不做……向信树的梦碎了,他整天没日没夜地憋在家里喝闷酒,有时喝多了,还要和家人吵上两旬嘴。渐渐地,他从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变成了人见人烦的懒汉。
  后来,村干部多次上门给向信树做工作。但每次他都以家事为由搪塞,大家都拿他没办法。
  “房子破烂漏雨不说,屋里柴草农具随便摆放,整个屋子臭气熏天。”李福菊说,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连人和猪的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回忆起在向信树家走访的经历,李福菊直摇头:“哪里还像一个家嘛!”
  重拾信心
  看着“不进油盐”的向信树,李福菊内心明白,这样直言直语地摆事实、讲道理,他哪里听得进去,倒不如换个方法。
  “过去环境卫生搞得差的贫困户,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后,现在家里都收拾得干净亮堂,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都愿意找事情干。”李福菊茅塞顿开,“我们干脆劝他把房子重新整修一下。”
  在李福菊看来,得帮向信树换个新环境,这样他才能找回精气神。
  但让李福菊始料未及的是,向信树住的本就是危房,加上几年前他的父亲生病,离世时又欠下外债,要换新环境,就得重新建房,本就一贫如洗的他,哪还有积蓄修房子。
  “前些年在外打工存了点钱,娃儿读书,父母看病吃药都花光了。”看着家徒四壁,向信树无奈地摇头。
  李福菊斩钉截铁地说:“只要你答应建房,钱的事我来想法。”
  “如果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的标准,他家的石墙房重建,有一笔补助,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有一笔补贴,东拼西凑,建房的钱就差不多了。”为帮助向信树建房,村里将符合他的政策都想了个遍。
  2016年3月,李福菊再次登门谈论建房的事,可这一次,向信树却反悔了:“包给工程队,房屋建材、质量我不放心。”
  经过一番走访讨论,李福菊找到向信树的家人向智全出来监工,她则负责落实政策、购买材料。
  当年6月,向信树在原来危房的马路对面,修了一幢7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新房不但宽敞明亮,鸡、鸭、生猪都有了自己的圈舍,灶房、厕所一应俱全。
  家里不但摆放整齐,过去乱扔的衣裳也整齐地放到柜子里,农具柴草堆放齐整,母亲、儿子有了各自的房间……看着眼前的变化,向信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勤劳致富
  随着环境的改变,向信树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现在,向信树不但不再酗酒,房屋、院坝也打扫得十分亮堂。“到镇上赶场,还要打扮一番,穿得干净整洁才出门;村上有啥子政策宣传讲解,他也二話不说,积极响应支持……”李福菊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一时间,村里传开了,过去那个勤劳能干的向信树又“回来”了。
  有了发展动力,2017年,李福菊将向信树和他的母亲推荐到村里的黑木耳基地上班,一年下来,两个人挣了上万元工资。不仅如此,向信树还将亲戚、邻居闲置的土地接了过来,种上了稻谷、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看着向家一天天好转,李福菊又为他的儿子送去助学贷款,为他的母亲送去“精准脱贫保”及产业到户的政策补助。
  2017年,在李福菊的帮扶下,向信树终于甩掉“贫困帽”。同时,他还将自家的3亩土地,通过流转入股的形式交给村集体种植柑橘。平时,向信树除了到基地务工外,果园投产后,他还能领到50%的固定分红和贫困户20%的额外奖励。
  2018年3月,为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劳务服务队,向信树积极响应。除了跟着服务队一起打工外,他还主动到处找活儿干。
  2018年4月,因为向信树勤劳肯干,泥溪镇党委、政府授予他“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标兵”的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2019年5月,村里人居环境评比,向信树摘得“最清洁之家”的牌子,成了周围邻居学习的榜样。在向信树的影响下,村子里不少贫困户都有了发展的信心。
  如今,看着屋里屋外发生的巨大变化,向信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学习时强调,在互联网时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增强学网、懂网、用网能力,提高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的水平,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回避不了的一道考题。我们希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
许多名字一旦被写下,被喊出来  就不再是简单的汉字  它仿佛活了过来,并有了独特的气息  它的生平就呈现在眼前  我试着喊出李白,喊出杜甫  喊出开元盛世  我在这喊出来的一些名字  是某种情感的延续  在对话中溯本求源,探尋更强的延展性  当我肃穆地、神圣地喊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   的时候  一条红船划了出来  我知道它来自1921年的南湖  也知道它跟我一样见过  井冈山的莺飞草长  二万
中国现当代小说,如果要从题材视角来划分类别,乡土和城市可以视作两个最大的类型。尽管这种题材概念细究起来很不科学,很多人对此划分颇为不屑,但这两个概念的统筹性、概括力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所在。为此,我们对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的思考,重点不是做概念辨析,而是考察它们和我们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本现实有多大的吻合度。  就吻合度来看,现代文学以来,的确有大量的乡土题材作品和城市题材作品,但
内 化 于 心  闲时,徹上一壶茉莉花茶,静品,浓郁的茉莉花香沁入心肺,只见玻璃杯里渐渐泡开碧绿的叶团,然而却不见茉莉花洁白的踪影。  记得小时候喝的茉莉花茶,茶叶中可见掺杂的片片茉莉。后来,一个制茶人告诉我,好的茉莉花茶是只闻花香不见花。  茉莉花茶的窨茶过程是艰辛繁复的。清晨,采花人就迎着晨曦,将花田中还沾着露水含苞欲放的花蕾采回,用于窨茶。首先将茉莉花与茶叶揉搓在一起,让茶叶吮吸花香,被窨的
现在,我注视一棵树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注视地面上其他站立的事物的时间。  树的命运是从种子落下土壤的一刻开始的。  一棵树的身躯占据不了地面多大的空间,往往是向上生长到高于人的头顶才砉然撑开,在天空中向四方伸展开去。地下的部分是我们的目力无法穿透洞悉的,它作用于地面的视觉却是一个个感性真实的存在。每一棵树都是独异的个体,如万千众生,品相殊异,气韵有别。绿色——说来只是笼统的一个色泽上的感觉。一棵树上
十多年前,与村里众多年轻人一样,他是个一穷二白的“打工仔”。  今天,他是村里大名鼎鼎的致富能手,带领全村不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曾经在外务工风风火火、顺风顺水时,他却选择了回村发展;沉潜数年,好不容易靠着养殖泥鳅的技术发家致富,他又把技术无偿“让”给了村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善心好人。他叫石光元——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新湾村党委书记。  打工仔  十多年前,与村里大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与党章规定是一脉相承的。学习践行党章,强化四个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广大党员的基本义务和立身之本,更是组工干部的应尽职责和庄严使命。  强化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组工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坚
一  外面的夜空有点透明。月芳洗完两件衣服,已经9点。洗衣液不小心倒多了,不得不多清洗几遍。婆婆王霞在房间不知干什么,要是她知道,势必会说几句,好像月芳那多用的几盆水会造成世界严重缺水。好久没下雨,季节很反常,以往这个时候,梅雨绵绵。暮春的夜晚,温度反复无常,穿多热,穿少凉。月芳的手有些凉,本想放到明天,等丈夫张克和孩子换衣服后一起用洗衣机洗。婆婆说脏了就洗,放久有味。月芳想就放一天,又不是夏天,
被冬天剥夺的绿叶还没有返还  一切还是荒芜的样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  一棵过早开花的树  举上头顶  那叫不出名的花  泣血般地红着  像是自戕的献祭  我站在春天的荒芜之上  不忍卒看  我知道,再过些日子  这些血一般红着的花儿  必將凋敝  一同凋敝的是否还有  血一般的记忆
朱以撒(散文家):  绿萍写了多年的散文,也出版了几本散文集。作为一名忙碌的小学教师,能对写作有持久的兴致,只能说把写作当成了精神上的修养。  绿萍的散文写作倾向于简净、平和和细腻,不是那种恣肆张扬咄咄逼人的笔调,小处着眼展开思路,向内挖掘表现的空间,同时以密集的细节来支持。从她的不少篇名可以看出情怀的走向——《向下》《秘境》《暗香》《烟水》,景只是一个引子,是用来表达个人心灵与世界沟通的,景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