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趋势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bar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计算机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关键词】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科教学;整合
  一、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背景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计算机技术和整合这两个概念。计算机技术结合到教育中来讲,我们理解为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优化学生主体内在的知识结构。在生物教学中,要实现上述教改的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我们开始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结合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21世纪中学生。
  二、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
  1.课件式演播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计算机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生物学教学难点。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如用形象生动的图像信号吸引学生的视觉,用音响适中、悦耳精炼的语言信号吸引学生的听觉,特别是电教媒体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传递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改进信息的转换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学知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综合复杂,有的时空跨度大,难就难在这些知识信息不能直接被学生感知。而利用计算机,可以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光、电、磁等信号,并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这种直观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化微观为宏观,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我们使用多媒体系统来进行模拟就可以实现。利用计算机教学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如:《光合作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叶绿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从气孔吸进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拟人化。把叶绿体描述成一个“工厂”,水和二氧化碳是这个“工厂”的“原料”,当这些“原料”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学生通过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认识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
  2.网络自主反馈型模式
  从形式上讲,网络自主反馈型是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需要自行使用教师提供的生物学教学资源,通过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代替部分师生对话、师生互动,更突出个性需求,无需全班学生步调一致地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实施师生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后,制作课件或网页,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资源,并提出问题一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自己查找信息,或者进行协作式的自主学习一利用计算机进行反馈评价。
  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依据
  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主要应用还是在于生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教学之中,更重要的是让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教学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将传统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现代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生物信息,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教学研究,2000.2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黄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经过历次的税制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但是,无论是在税制设计,还是税权划分都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
【摘 要】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学习的大门。可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大动力。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动手实验和融于生活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相关实验也证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
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江苏省存在的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待遇差异大、城乡公共服
蚕桑业、缫丝业、织绸业和经贸以市场为纽带形成利益链,涉及农、工和贸易多个领域且互相制约;以“东桑西移”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支撑拉大产业链,拓展蚕桑业的利润空间
一、引言机体是整台柴油机的骨架,机体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V型多缸柴油机机体的主轴承孔和左右侧凸轮轴承孔,(简称机体“三孔”)。同一轴线上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很大,所以要给他们缓解压力的空间.情感宣泄的场所,而作文.理所当然地应当承捐这个任务。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非一
广义Hoek-Brown(GH-B)强度准则作为估计完整岩石或节理岩体剪切强度的半经验准则,已成为岩体强度预测及数值计算领域中应用最广的准则之一。经验公式中涉及3个与岩体特性有关
当前的国产动漫创新不足,抄袭模仿严重,定位偏向低龄化,编剧老套,流于说教,这是国民教育对于动漫的忽视,回首上世纪60-80年代,国产动漫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出现了很多优
情感是影响个体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维持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表明,即使是智力超群的人,如果其情感世界贫乏,情感发展欠缺,都不可能得到长远的发展,甚至还会走入歧途。因此,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情感教育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引发学生的真情体验,达到师生心灵、情感、行为和谐统一、高度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小学语文作为引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