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和发展,实现了多媒体技术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讲解数学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设备,随时查找教学资源,从而精心设计成教学课件,并借助投影仪播放生动立体的画面,使抽象的教材内容直观化、动态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一、 前言
  早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始终以写板书的方式讲解知识,不仅浪费时间,还难以呈现立体的教学内容,学生逐渐感觉数学课程枯燥、乏味,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不主动学习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影响到教学效果,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以下文章提出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
  二、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教学中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融合,讲解课程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搜索教学资料,精心设计幻灯片,运用多媒体播放声音、图片、动画融为一体的教学内容,直观的画面、立体的影像,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学习中快速记忆幻灯片中的知识点,有效增强记忆力。由此可知,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创新教学方法,还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积极学习知识点,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活跃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可见,多媒体播放的知识点具有趣味性,能够使学生轻松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进而快速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 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讲解新知识时,将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播放5到10分钟课件,展示直观的教学视频以及立体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认真看课件,深入理解后,扎实掌握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
  例如: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随时播放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观察课件中的图形,对各种图形印象深刻,并认识诸多图形,学习中能够辨识各种图形和物体,必然会提高学生辨别能力、认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二)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讲解数学知识时,应按照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开展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从而落实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中不再灌输知识,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讲解知识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多媒体查找诸多的轴对称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要求学生举手探究结果,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思考,逐渐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各边相互对称,中心轴两边对称且平行,学生自主归纳知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而在学生依次表述后,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教学视频内容,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高效学习知识点。同时,辨识出图片呈现的物体属于轴对称图形,有效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效率,可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 应用多媒体延伸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应用多媒体播放立体的图片和直观的画面,使抽象的数学知生动形象,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学习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延伸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查找诸多的教学资源,用多媒体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不断拓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例如:学习《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播放多道混合运算题,调动学生积极分析,深入思考后,运用计算法则,运算诸多计算题,体现出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应用能够延伸知识,激发学生主动运算,必然会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 总结
  综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多媒体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在讲解新课程时,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作用,随时查找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幻灯片、教学视频,借助教学设备播放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观看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学生在完全理解后,扎实掌握知识点,从而实现高效学习。可见,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爱国.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学周刊,2017(31).
  [2]赵金焱.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5).
  [3]卞敬爱.小學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上),2016(9).
  作者简介:朱秋蕾,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四方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相对较差,所以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并且数学知识相对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为了让数学课堂富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故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阶段,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一定要打好,否则学生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科目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激发学
该文是《关于予紧推力传感器消除推力测量中的二阶振动问题》的续篇。阐述了推力测量系统自振频率的估算,予紧螺杆直径选择的方法,以及予紧力的估算。最后又提出了节省相纸的方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重点指出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动态课堂形式,就被逐渐地应用到了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构建动态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希望能够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动态课堂;初中数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之中,数学向来是和语文并驾齐驱的重要科目,是我国学生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视障学校的数学教学和普通学校的数学教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呈现数学教育的共性,又要体现出鲜明的特性和创新性。本文从数学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角度出发,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的话题展开讨论,旨在为视障学校中的数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视障教育;数学文化;数学教学;融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
PCR方法检测水稻中存在G蛋白基因家族陈忠英,王钧(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2000032)关键词G蛋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水稻苗;DNA序列分析植物细胞对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刺激,如光、重力、病原、激素等
提出用小波变换和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压缩预测时域及控制时域,在保证算法鲁棒控制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动态矩阵维数并改善矩阵病态性,从而使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计算效率大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