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古诗文的美之所在,并有机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文章主要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文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实现自身语文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但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古诗文教学水平与质量,给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应将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
  第一,古诗文教学中,过于注重讲解、分析文本内容,忽视了对古诗文作者心理变化、情感的描述与讲解,导致学生不能感悟到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无法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第二,古诗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翻译,忽视了古诗文的意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古诗文实际内容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古诗文的寓意,学习效果不大。
  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其留存于人文风俗、诗词歌赋、经典古籍之中,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多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已经成为—项国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价值观与人生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养成、未来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古诗文的特征
  1.形式美
  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作者通常采取押韵的手法,从而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韵律感。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诗句,平仄、抑扬顿挫、节奏变化等有一定的不同,这便赋予了古诗文强大的魅力。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文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的形式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古诗文。例如,在对《水调歌头》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将这首词朗诵一遍,嘱咐学生要带着感情、发音准确地进行朗诵,最好是配以动作,生动、形象地将其节奏变化表现出来。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词,然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使学生深入认识这首词蕴含的内涵。对于《水调歌头》这首词来说,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为愤懑、向往、矛盾、释然,使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之后,再让其进行朗读,可以使学生朗读得更有感情。
  2.内容美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更深层次地领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对《关雎》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应用PPT向学生展示其创作背景,并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关雎》是《诗经》所收录的305篇诗歌之一,《诗经》所收录的诗歌,均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在介绍完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对《关雎》的创作背景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教师再对《关雎》的内容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雎》的整体大意。
  3.教育作用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组织课外活动等,充分发挥古诗文的传统文化教育作用,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对古诗文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成立古诗文兴趣小组,组内成员针对自己对古诗文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沟通,通过不同思维的相互碰撞来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效率与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成语大会》的一些片段,并让学生互相讨论,得出成语的出处,分析成语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了解民俗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端午节时,除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即纪念诗人屈原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相关事迹、故事及《离骚》等代表作品。
  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路
  1.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文有着独特的创作背景,小到作者当时所处情境、家庭背景,大到国家背景、社会背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古诗文的内容进行讲解,而且要介绍古诗文创作时所处的背景,重点是社会文化背景,从而为学生实施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望岳》《春望》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其中《望岳》充满雄心壮志,而《春望》表达的是忧国忧民的感叹。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杜甫所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经历。在创作《望岳》的时候,唐朝比较繁荣,因此所有人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时杜甫25岁左右,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于齐赵一带过着漫游生活,潇洒不羁,父亲是兖州司马,杜甫衣食无忧,虽然刚刚经历了进士落第的失败,但依然充满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激情,通过创作《望岳》来表达自己敢攀顶峰、不怕困难、俯视一切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在创作《春望》的时候,唐朝陷入安史之乱,杜甫在投奔肃宗朝廷的途中被叛军俘获,在沦陷区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处,在百感交集、忧国忧民的情感下创作了这首名作。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明白历史背景对古诗文的影响,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实现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2.开展课堂主题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形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可与现代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课堂主题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古诗文教学形式,而且可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可以开展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古诗文交流活动。例如,可以分析《水调歌头》这—有代表性的描述中秋节的词,让学生体验这首词巧妙的艺术构思、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词人苏轼高旷的胸襟,领会词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同时,“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与“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引起了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共鸣。除此之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静夜思》等,均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人和对于团圆、对于中秋的情感。
  3.深入分析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与现代文相比,古诗文不管是在表达技巧上还是在创作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文的基础知识,除了讲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例如,在对《次北固山下》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对其基础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足以小景传大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述的是跟随时序交替的景物,所暗示的是时光的流逝。再如在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学习《迢迢牵牛星》,领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诗中是对天上的神话进行讲述,又是对人间的悲情进行暗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将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可以培养与增强文化自信。基于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应把握古诗文的形式美、内容美以及教育作用,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开展课堂主题教学,深入分析古诗文的基础知识,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其他文献
阅读了两本研究井冈山和延安精神的书籍,重温革命史,再学好作风,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和洗礼。井冈山和延安艰苦卓绝的斗争已经渐行渐远,但井冈山和延安革命斗争铸就的“坚定信念、
应答器是采用数字技术实现数据的发送、传输、接收、处理并将处理的信息予以可靠输出的点式信息传输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卫星通信等领域。20纪70年代中期应答器被应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于去年12月5日开通旅客列车,至此,到海南岛的旅客除了乘飞机、汽车外,又多了一种出行选择,可以乘坐火车观赏海上风光;这趟“夕发朝至”快速旅客列车的开行结束
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城乡规划领域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量化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城乡规划方向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基于OBE理念,从学科
为研究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沉降、衬砌应力和地表沉降扰动机理,以某下穿隧道工程为例,基于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隧道施工下穿既有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隧道施工
【正】物理概念是事实的抽象,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的思维方法,把一些事物的本质及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是物理学的最重要基石。重视概念教学的关键
高速铁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作为陆上高速交通运输方式,倍受人们的青睐。不仅发达国家,也不乏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建成或改善国际、国内主要运输通道,加强人际交往,促进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使之成为受到国家根本大法保障的一项奋斗目标。实行依法治国,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