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大胆突破,既能够高效地驾驭教材,又能够巧妙的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明确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更新对创新认识
  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如发明制作、科研创造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另类、离奇,便是创新,而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教学中,既不能受“定势思维”的束缚,也不能操之过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还有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从而确定是否创新。
  二、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为创新思维营造了人文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好的想法,从而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又该如何做呢?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1、“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一“问”击起千层浪
  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巧妙设疑、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途径
  1、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课题是一节课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了解编者的思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死背教案,教给学生固定的答案,这种教学无形中阻碍了常务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适时提出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其质疑,得到不同答案,从而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其积极思维能力。
  2、加强小组讨论,培养争吵意识
  在学术问题上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争鸣,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被动答的局面,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帮助、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就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求新的能力。
  三、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附众议,而是常常违反惯例,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
  四、激励学生动手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数学的教学也应该树立大数学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数学,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且也将是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数字化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精髓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创造。因此,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对常德市城区所有初中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常德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促进常德市城区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音乐在常德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1.1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频数  体育教师结合音乐进行教学的情况,常德市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在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思路、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教学智慧的实践。教学的复杂
对55CrSi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绕制的弹簧在压并时出现的断裂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工艺或操作不当、磨削力量过大会产生马氏体(M)及裂纹,导致弹簧早期失效。建议对磨削后
【摘 要】对物理学习良好的兴趣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重要。兴趣培养的途径很多,重要的在于有效与持久。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尤其强化了在实验教学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试从这个切入点,对如何利用物理实验完成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角度进行初浅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同仁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 物理学习 兴趣
【摘要】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形式较多,内容繁杂,各地院校基本都在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但是在编写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多,没有结合当前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编写等。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来编写,把教学过程融入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突出教学的重点,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关键词】教材编写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打乱原有的按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