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预测缺血性卒中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用于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可靠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2010–2013年连续入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53例,均在入院时完成头颅磁共振平扫及弥散成像,并于发病4.5 h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6 mg/kg)。记录患者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到开始溶栓时间等信息。DWI-ASPECTS评分为弥散图像前循环被标注的10个区域,总分10分,每累及1个区域减去1分。将患者分为3组:0~5分16例,6~7分17例,8~10分20例。症状性颅内出血为溶栓治疗后36 h经CT或磁共振证实的颅内出血,同时NIHSS评分升高4分以上。

结果

53例患者中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10例(18.8%),DWI-ASPECTS评分分别是0~5分6例(37.5%),6~7分3例(17.6%),8~10分1例(5.0%)。与6~7分组、8~10分组比较,0~5分组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明显升高(χ2=7.861, P=0.005)。DWI-ASPECTS评分与症状性颅内出血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矫正年龄、发病到开始溶栓时间等因素后,DWI-ASPECT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DWI-ASPECTS能预测缺血性卒中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可作为溶栓前快速评价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囊蛋白–1在致石饲料诱导的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症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结石易感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对照组共6只和实验组共6只小鼠普通饲料和致石饲料饲养4周,检测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状况、血脂、胆汁脂质含量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肝脏及胆囊组织中微囊蛋白–1、清道夫受体B族Ⅰ型(SR–B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和变化。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前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21例前额叶损伤的患者,对所有受试者均予常规治疗作为背景治疗。同时给予rT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期刊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共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158例早期PD患者及10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纳入本研究。应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调查问卷(NMSQuest)筛查NMS。其他的评价包括运动障碍疾病协会修订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Hoehn-Yahr分级、老年抑郁量表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