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探索 宝贵的经验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24日,是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上午10时,在省直各部门代表,原省人事厅、原省劳动社会保障厅数百名干部职工的深情注视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等省领导为新组建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外国专家局)、省公务员局隆重揭牌。揭牌仪式上,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任厅长庞波代表新厅领导班子表示,将继往开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新期待、抓住新机遇,以新姿态、新作为,全面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工作,为甘肃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自此,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两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力指导下,新厅领导班子团结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议大事、抓要事、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顺利完成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实现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树立了新部门的良好形象。新厅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的充分肯定。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评价:“甘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劳务经济、新农保试点等方面的改革尝试,积累了经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充分肯定” 。
  机构整合:分阶段推进
  在原人事厅、原劳动保障厅的基础上,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这是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新厅挂牌后,面对两个大厅、500多名干部职工,以及承担的开发人力资源、服务民生建设和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两大任务,如何改革、怎样发展,困扰着厅系统每一位干部职工,更考验着厅领导班子的智慧和能力。
  为了及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社保和劳动关系的冲击,厅领导班子决定新厅整合按照组建、入轨、发展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主要是确保新厅正常运行、有序运转,完成当年的各项工作目标;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章立制、人员到位,编制发展规划;第三阶段,主要是科学统筹、强基固本、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分阶段整合的方案,稳定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引导大家集中精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确保了人事人才工作和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在全面完成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干部融合成效明显、2010年工作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厅领导班子分步实施了厅机关干部到位工作。由于坚持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贯彻了基本稳定、适度调整、加快融合的要求,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平稳顺利,社会反响很好。2011年4月12日,按照甘肃省编委批复的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事业单位机构方案,全面启动了厅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总体思路:“一体两翼”
  人社工作点多线长面宽,非常繁杂。只有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反映规律的总体思路,才能纲举目张、科学发展。围绕全面正确履行新厅“两大”职能,即以促进就业、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管理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职能,厅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新厅工作实践,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年初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体两翼,统筹发展,抓主抓重,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一体两翼”,就是以民生建设和人才建设为两翼,引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这个主体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发展”,就是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和群体统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抓主抓重、整体推进”,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重点带动全局,实现协调和可持续。这一思路,既兼顾了原来两个部门的工作格局,又符合更好履行新部门职能的要求;既突出了工作定位和目标,又体现了工作原则和方法。一经提出,即得到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平稳并轨、加快发展,实现了民生建设和人才建设“两翼并举”,初步形成了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运行机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布局:“三位一体”
  人事人才工作和劳动保障工作密不可分,都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由于体制机制不顺,造成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衔接,制度创新不易统筹兼顾和协调推进。新厅成立后,厅领导班子抓住部门整合的有利时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了就业、社保和人事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方位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业创新活力。
  “三结合”促进就业。新厅成立之际,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冲击最严峻的时刻。厅领导班子知难而上,认真实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积极就业政策,采取非常举措,举全系统之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基层就业相结合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导作用。“越是就业困难的时候,越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这是厅领导班子形成的强烈共识。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报请省委、省政府将促进高校毕业就业列入民生实事工程,两年共招录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畜牧站工作,妥善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万人、6650户零就业家庭就业7600人。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已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实事、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的同时,坚持用市场来解决就业问题。报请省政府出台《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2010年,投资1.06亿元建设的省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过去依靠租赁办市场、场地偏小、设施落后,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历史,为全省就业者搭建了一个高效便利的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建成以来,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154场次,入场求职人员累计67万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15万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近一半。加强信息发布与劳务对接,实现了输转人数与劳务收入的“双增长”。充分发挥基层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统筹各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计划,统一招考、统一待遇、统一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就业服务计划的引导作用。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形成下得去、留得住、上得来的良性机制。
  “三步走”完善社保。2009年8月,新厅组建后召开首次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确定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目标“三步走”规划。根据规划,2010年前为第一阶段,重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1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重点是完善制度;2016年至2020年为第三阶段,重点是规范管理。目前,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正在有序完成。城镇五项社会保险综合参保人员已达到1207万人次,基本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老工伤等“三大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解决城镇国有企业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意见。建立了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34个县市、557万农业人口中开展了新农保试点。随着城市无工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展,全省社会保险工作正在向制度全覆盖迈进。
  “三个有利于”开发人才。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中,新厅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因素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成果创造和转化的活动充分活跃起来”,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依托项目开发人才,围绕全省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瞄准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制定实施了15个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和18项保障措施。形成了“高端引领、组团攻坚、支撑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在全省建设1000个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团队,支撑引领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树立人才循环经济理念,积极为人才流动“松绑”,主动融入国内外人才循环链,不求所有、只求所用,送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积极推动人才资源循环利用。柔性引进23名院士、5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周边及东部沿海省份签订人才劳务合作协议,积极输出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凝聚社会力量开发人才资源,成立了甘肃省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协会联系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和服务发展的作用。
  服务大局: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党委、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厅领导班子自觉融入大局,积极服务大局,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报请省政府出台劳务经济、人力资源市场、技工教育事业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四个“三年规划”。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紧急开展了以“送政策、送专家、送知识、送捐款、送物资”为主要内容的援助行动。组织的专家服务团深入灾区调研后,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得到了省、州两级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平凉、天水、陇南等地洪涝灾害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制定了发挥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作用,支持受灾企业和困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措施。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及时研究制定了人社系统贯彻落实的8个方面28条措施。加强与人社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10年10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刘伟平代表甘肃,在北京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签署了“共同推进甘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备忘录”,确立了6个方面23条扶持措施。加强备忘录签订后的对接落实工作,今年4月以来,厅领导带队密集拜会人社部,进行对口商谈,力争把支持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积极筹备部省联席会议,进一步总结和推动备忘录实施工作。
  机关建设:“营造四个环境”
  新厅任务繁重,办公场所分散,干部职工又处于磨合阶段,战斗力和凝聚力亟待加强。为此,厅领导班子坚持把机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提出并组织开展了“营造四个环境、争做四个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即: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做认真学习的表率;营造健康有为的工作环境,做爱岗敬业的表率;营造健康有序的制度环境,做依法行政的表率;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做团结共事的表率。先后举办了全厅“歌唱祖国”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演唱会、职工迎新春长跑以及全系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竞赛、书法绘画摄影大赛等活动,丰富了机关文化生活,促进了思想感情交流。在营造“四个环境”活动中,厅领导率先垂范,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全系统上下联动,进一步凝炼了干部职工认同、社会各界认可的新部门价值观念,推动形成了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机关氛围,展示了新厅形象。新厅机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果,2009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单位、省直文明机关。今年还组建了文体团队,开展了组织重温入党宣誓活动、迎“七一”红歌演唱会及系列文体比赛活动。
  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六个平台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民生。随着利益多样化、诉求多元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矛盾日益增多、困难不断加大,社会群体对服务的可及性及质量效率等要求不断提高。新厅组建以来,厅领导班子适应新形势新期待,积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全面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厅主要领导反复强调,“服务是人社工作的全部和本质,我们从事的工作压力再大、遇到的困难再多,也要讲党性、凭良心,把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办好,把服务民生的职能履行好”。在全面发挥促进就业、完善社保、开发人才、依法维权“四大服务功能”的实践中,厅领导班子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六个平台建设”。即:加强市场配置平台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促进就业和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加强能力培训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公务员全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养技能人才、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服务网络向一线延伸,为各项工作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各类人群、连接各级服务平台的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就业、社保和人事人才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执法监察平台建设,以扩大合同覆盖面、完善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劳动标准管理为重点,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多渠道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府信息,形成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随着“六个平台建设”的全面加强,人社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将发生质的飞跃。
  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围绕“五民”做文章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核心是群众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全部工作都围绕“人”来开展,工作范围涉及千家万户,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之后,厅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三个定位”,即: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头”、加强社会管理的“源头”、创新社会管理的“龙头”。在回顾总结以往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全系统今后要围绕“五民”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作用,即:坚持民生优先,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注重解决民本,完善就业服务,帮助每一位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多方汇聚民力,创新管理方式,延伸服务范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促进民和,切实把解决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积极维护民权,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厅运行两年来,厅领导班子牢记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寻矛盾破解之策,克服了重重困难,总结提炼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为新厅的组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践无穷期,迈步从头越。未来五年将是甘肃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强力推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已成为厅领导班子研究思考的重大课题。我们相信,凝聚全系统智慧编制完成的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首先为这一课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他文献
铰链四杆机构是第6章常用机构中的第2节内容,它是平面四杆机构中最常见的机构。它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和判别条件,是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节内容,笔者在课堂教学上从三个方面作了调整。    一、新课的导入    笔者一直认为开课前5分钟的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35分钟的教学。所以在导入新课时,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摘 要: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探索校企合作诸多途径,充分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将其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五个方面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综合功能。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校企合作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目前已形成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形象与环境文化、校园阵地文化、校园企业文化、校园专业文化五位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架。在此基础上,
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工人和现代农民的主要渠道,其培养对象的素质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里说的素质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性素质。因而,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角度讲,德育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东西,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于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德育的道理好懂也能讲,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
摘 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会,提出了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编写配套教材、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试考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方面教学改革建议,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做中学 做中教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2007年9月,温总理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时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要求,笔者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对以学生就业为核心的集教学、育人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奠定就业基础  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学结合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是目前条件下构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1.以培养岗位技能为目标
唐山市技师学院  荣获唐山市“科学发展创新二等奖”    近日,唐山市技师学院获得唐山市“科学发展创新二等奖”,成为唐山市30个创新奖获得单位之一。  “前校后厂、产学一体”是该院的办学特色,也是该院开展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基础,曾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初,唐山市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领导小组将学院的“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列入市级管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之一,由院长田秀萍亲自负
●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在中国职协组织的201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送评成果全部获奖。他们是:关景新老师的《引入内隐因素构建项目教学》获职业培训论文类一等奖; 盘耀雄老师的《技校动漫专业开设二维动画课程的教学设想》和《FLASH二维动画短片制作课程在实训中的教案课题设计》分别获得职业培训论文类二等奖、教案类二等奖;列小美老师的《善“导”善“做”——谈文档管理职业技能课堂教学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做好今后的在校规划,日前,我们走进福建漳州的各类民营企业,采访企业老总与在企业工作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了解他们就业及职业发展情况,收集到了相关的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信息与资料。  在一个月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企业,包括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通过问卷
氢气孔是铝及铝合金焊接时最常见的一种缺陷,并且往往以微气孔形式出现。由于气孔的存在,会使焊缝接头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所以在焊接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孔的含量,确保焊接质量。  铝及铝合金TIG/MIG焊接时除了材料本身的特点导致气孔的产生外,笔者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铝及铝合金产生气孔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一、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对焊接接头气孔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的
浙江省政府顺应时代的要求,把软件产业确定为全省今后发展的一个先导产业与战略产业,并且积极实施建设数字浙江、建设环杭州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软件人才,成为现时面临的主要课题。为配合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区域产业发展细分软件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的开展,项目组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宁波两地的约100家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