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wdw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辨力是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力首先要立足思辨能力,挖掘文本资源,其次要巧设思辨话题,如创设冲突性问题、设置课堂辩论、创设两难情境来提高思辨技能。
  【关键词】思品教学;思辨力;文本;独立思考
  思想品德课程强调的思辨力是初中生能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批判性思维方法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独立思考,从而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如果缺失思辨力的支撑,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可能就是线性的、 平面的,公民责任素养将会偏离社会现实,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追求和育人目标相悖。所以,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应当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立足思辨能力,挖掘文本资源
  初中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和批评性思维能力萌芽,他们乐于品人评事,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关注生活、关照自我,培养批判精神和雄辩气质,润泽精神世界。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就是“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相关部分,主要说明了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担负起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本框在全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分为两目,第一目“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主要说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是权利也是一种责任;第二目“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主要说明我们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应主动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本课中从四个层面由浅入深,层层辨析,其思辨预设如下
  二、巧设思辨话题,提高思辨技能
  通过思辨话题的设置与探究,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想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营造思辨性气场,给予学生思辨的自由。
  (一)创设冲突性问题,矛盾促进思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些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经常会诱导我们得出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结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审察,围绕核心问题思辨,自杀这个问题就是如此。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自我意识膨胀,认为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与别人无关,忽视、漠视自己的健康。因此在“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这一课中针对自杀设置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问题:有人认为自杀只是个人行为,是个人的权利,自己有权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有人认为自杀的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你们支持哪个观点,小组讨论并阐明理由。
  两种观点同时呈现,冲击他们原有的观念,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加以体会和感受,从情、法、理三维角度加以理解,激发内心的斗争与冲突,走出心理误区。认识到除了为正义献身外,生命健康权不能让于或抛弃。,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二)设置课堂辩论,碰撞演绎思辨
  “辩者,语之智者,诡之道者。”实质上,辩论的过程是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一旦被触发,就会激流奔涌。
  在“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这一课中用“父亲大义灭亲杀死儿子”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模拟法庭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观点交锋,发现、修正不当观点,能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能区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和侵犯生命健康权的不同, 学会用法律武器与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作斗争,明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否则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提升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下面是辩论的一些亮点。
  公诉人:被告人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出于义愤而将其打死,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被告律师:张某持刀逼母、砍母、劫掠财物,被害人有重大过错,侵犯了父母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被告人伤害他是为了让自己免于侵害,属于正当防卫。
  公诉人:张某酒后持刀威逼母亲要钱,其母亲跑出门外喊人求救,根据这一案情,案发时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的是张母,而非被告人。而且张父被害人是在张某睡觉时将其杀死,也不在被害时,所以不属于正当防卫。
  被告律师:被告人杀人行为,属于大义灭亲,主观恶性很小,社会危害性不大,整个犯罪情节较轻,应对其从轻处罚。
  公诉人:被告杀人后连夜将被害人掩埋,没有主动自首,被告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
  教师总结:现代法律强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立法观念和法治精神。个人不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无权不经法律允許剥夺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这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无条件尊重。
  (三)创设两难情境,抉择体验思辨
  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两难就是面临困难抉则,进退两难,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有合理性和片面性,有利亦有弊。
  在阐述“主动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时展示彭宇扶起了被撞成骨折的老太太,被老太指认撞人者一案,问学生碰到类似情况,你扶还是不扶?
  学生:扶吧,路见不平应该施以援手,看到摔倒老人应该扶一把。
  学生:不扶吧,她恩将仇报怎么办?
  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应该要去扶的,但她冤枉我怎么办?我不知道该不该去扶?
  学生:不扶吧,但可以打120急救……学生:扶吧,我可以用手机拍照,证明不是我撞得。
  老師:扶不扶都有道理。但大家内心其实都是支持扶的,说不扶的主要怕助人为乐却被恩将仇报。老师觉得也应该扶,这是见义勇为的行为,是珍爱他们生命健康的行为,这不但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定的义务。
  通过创设“扶不扶老人”这个带有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使学生有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情景发生冲突,在探索、争论、批判、选择中,对情境持分析鉴别的态度,并勇于提出见解,得出结论,真正体验思辨的魅力。
  我们应该在在每一堂课中,在每一个问题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做到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参考文献:
  [1]基于思辨力的思想品德教学以人民版难免有冲突为例,王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35-37页.
  [2]思辨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唐凤林,江苏教育研究,21-23页.
  [3]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戎士锋,政史地教学,95页.
  [4]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观,郭红心,思想政治课教学,31-32页.
其他文献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于中南美洲。为探讨其入侵我国的主要原因,对历史文献进行考辨与分析,发现飞机草不晚于1934年传入海南西部的感恩县。至1950年代,海南地区广泛利用飞机草采集制作野生绿肥和农业杀虫剂。20世纪60至70年代,广东曾推广飞机草栽培,使之得以扩张并遍布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但1950-1970年代的广积肥运动有效抑制了飞机草的扩张速度与规模。198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使用,飞机草等绿肥的积制被弃置,同时由于飞机草本身的生长特性,遂致其种群呈爆发式增长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工程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工程企业;措施;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工程企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产品供求关系、工农城乡关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海经·五藏山经》记录了西、北、东、南、中五山系约148种植物资源,对其叶、根、茎、花、实等营养器官、繁殖器官,枝、伤、理、汁等局部形态进行了详细描写。在植物分类上,采用了草木二分法,但竹属植物的分类十分混乱。对植物利用价值的记录侧重药用价值,且带有明显的巫术色彩。《山海经·五藏山经》反映了中国早期人们的植物学水平,并对后世植物学、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植物学史不宜忽视的。
围绕闽南漳州畲民与香菇关系,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从中发现漳州香菇历史悠久、地位较高、影响深远,文本记载历经变迁,培育树种日益增多,培育技术不断发展,均与区域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密切相关。由此重写漳州香菇历史文化,还原漳州香菇应有的历史地位,对新时期香菇历史文化研究多有启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QQ、微信、微博、MSN等自媒体已经在现代大学生当中高度普及,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研究,积极认真地探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或途径,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的艰巨任务和崭新课题。  【关键词】自媒体;大
期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斐然,其中灾害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经验。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灾害治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党灾害治理的研究以“政策-效果”的叙事模式为主,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到革命时期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关于建国后党的灾害治理的研究成果数量丰富、视角多样,涵盖党的灾害治理思想、灾害治理行动、灾害治理经验,并有相当数量的跨学科的对策研究,从历史经验出发讨论未来灾害治理的改革方向。对该问题的总结也有助于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具体问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阅读热情,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当下,基础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是素质教育。但是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素质教育认识还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故此,各级党校教师“心灵要美”,做到“心中有党”;各级党校教师“语言要美”,做到“说话爱党”;各级党校教师“行为要美”,做到“行动为党”。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提升精神钙,培养正能量,炼就坚强党性,用实际行动报答伟大的党。  【关键词】党校教师;教学;要求行为  
期刊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思品课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系统学习德育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的德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今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并从中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如今初中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寻求新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困境;解决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