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w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2.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2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
  2.3 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我们都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作为教学的最高艺术,乃是通过激励、唤醒、启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他们显扬潜能创造机会,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教师教得很辛苦,可是学生学得好像越来越没“味”道;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起来感觉很吃力;有一小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正是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因此作为课堂中教与学媒介的语言,与语文课堂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应该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规范性;启发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    语文所具有人文性决定了
期刊
有这么一个故事。  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海边玩耍,他看到海滩边的好些浅水洼里困着许多被海潮卷上来的小鱼。浅水洼一个连着一个,被困的小鱼数以千计,而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涸,这些小鱼不久都会干死。小男孩决定拯救这些小鱼,他不停地在一个个的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一个在附近散步的男子见了,忍不住说:“孩子,这些水洼里的小鱼太多了,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堂、课标和课本的严格范围之中,教师也不是仅限于三尺讲台之内的高谈阔论,而是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  【关键词】合作;借鉴;探讨  Where is the cooperation of teachers?  Cheng xinjian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我总结了如下几方面。   1.教师——树立良好榜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期刊
在一间教室里,我正在问一个孩子的年龄,一个女孩拉了我的衣襟,“祝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你的年龄吗?”我说:“当然可以,祝老师今年37岁。”小女孩自言自语地说:我妈妈比你小5岁,可你比我妈妈看起来又漂亮又年轻。”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男孩大声问:“祝老师,你丈夫和你儿子多大呢?”下面一片低声窃笑, 我回答道:“我丈夫比我大1岁,你知道他多大吗?”很多学生大声的回答:“38岁”。我接着问:“我儿子比我小29
期刊
1.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首先要表现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教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去积极垂范和引领学生,发展其情感。即以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人生观,有宽广的胸怀,能容人容事容误会委屈,有热情、开朗、豁达、合群性格,热爱学生和工作,富有进取和创新精神,尊重科学和真理,热爱祖国和人民,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善于理
期刊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本(人教版)第十一册主要研究的内容,它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三项基本功:(1)有找准单位“1”的能力;(2)能根据题意写出相等的关系式;(3)会画线段图。否则,想学好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是望尘莫及。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思想包袱,将设问法解简单分乘、除法文应用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反馈的信息是深受
期刊
1.巧设诱因  设置诱因,就是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感到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探讨的愿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存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便应运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巧设诱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讲“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知识点时,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讨的愿望,笔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