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课改的故事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间教室里,我正在问一个孩子的年龄,一个女孩拉了我的衣襟,“祝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你的年龄吗?”我说:“当然可以,祝老师今年37岁。”小女孩自言自语地说:我妈妈比你小5岁,可你比我妈妈看起来又漂亮又年轻。”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男孩大声问:“祝老师,你丈夫和你儿子多大呢?”下面一片低声窃笑, 我回答道:“我丈夫比我大1岁,你知道他多大吗?”很多学生大声的回答:“38岁”。我接着问:“我儿子比我小29岁,你们知道他多大吗?”“……”你不要以为老师和学生在课间聊天,其实这是一堂教学课中的一个片断。如果是在一年前,我也不敢相信这样的师生对话是在课堂上,对话的会是我和学生。
  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数学老师,我很幸运地参加了首轮课改实验工作。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因为新的数学课程无论在课程中的功能、结构、内容,还是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和探索,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小插曲,也曾有过不关于我的故事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吧!
  1.孩子和我想得不一样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体现了学生自主开放的原则。记得以前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总要运用多种手段讲解“破十法”。先摆小棒,再在投影上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操作,最后填空。
  


  光是如何填空就用很长的时间,填空后还要带着学生把口算过程多说几遍,可是做练习时,有的学生还是不会,只好给他们再吃小锅饭。而课改后,通过设置一个“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36元)的赛车,还要再攒多少钱?”一个生活情境,激起学生极大的举了,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通过询问,得出了这样几种计算方法:
  方法1:通过摆小棒得出:
  36-8=? 想:16-8=8 20+8=28
  方法2:通过摆小棒得出:
  36-8=? 想: 10-8=226+2=28
  方法3:口算得出:
  36-8=? 想: 36-6=30 30-2=28
  方法4:口算得出:
  36-8=? 想: 8+28=36 36-8=28
  方法5:一个一个减出来
  36个1减去8个1是28个1
  方法6:父母教的:
  36-8=?想:8-6=2 30-2=28不问知道,一问吓一跳。
  “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别的想法吗?”“你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为得问法和以往的“跟我读”、“像我这样做”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居然产生了这么奇妙的效果。算法多样化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以不同的观点,认识同一件事,同一个事物,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使他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为同学们提供了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拓宽了思维范围。
  以往我们教数学,教师只是教方法,问结果,只要结果对了解,就算学会了。很少去问学生是怎样想、怎样算的。我突发奇想;当堂统计一下学生最喜欢用哪种方法算。结果表明;用的最多是第2种方法,即从36中拿出10,用10-8=2,再把剩下的数相加。其次是连减法即方法3,第三才是“破十法”。方法5有几个学生用,而方法4和6只有个别学生用。真是出乎我的预料,学生想的方法比我设想的多得多。
  2.情境教学为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为孩子们设置一些情境。如: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正在采蘑菇。小白兔采了9个蘑菇,小灰兔采了11个,制成动画片展示给同学。接着问:“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同学的眼睛。学生们纷纷举手。一个学生说:“我想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马上有学生回答:“9+11=20(个)”我追问:“谁还想说什么吗?”立刻有同学问:“怎样使小白兔和小灰兔采的蘑菇一样多呢?”这是一个平时反应并不快的男孩答的,马上又有一个上女孩站起来说:“还可要把小灰兔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一个,这样他们两个一样多了。”多精彩的回答呀,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平均分的想法,多有创新和想象力呀!再想想以往的应用题教学,分析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单一地学,老师单一的机械传授,严重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他们的创造能力。
  3.苦恼的孩子笑了
  在对学生平时作业和学生期末成绩进行评价时,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我遵循了淡化分数的评定原则。我采用二次评价的方法,即第一次评价不下结论,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当他们通过努力,把所有错题都改正之后,通过第二次评价,可以给他们满分或较高的等级。
  这种方法实施后,给更多的学困生以信心和学习的动力。一个小男孩拿到作业后,不再是垂头丧气,偷偷摸摸地把作业藏起来,而是高高地举起手向同伴们炫耀:“看,我又得了一个★。”苦恼的人儿露出了微笑。想一想,以前一个大大的“×”和“差”多么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呀!
  可见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的一个行为、一句话、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其实,我也有苦恼的时候;课改实施后,我发现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万里,致使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又不牢,计算不扎实。
  总的说来,惊喜总是多于苦恼。课改它使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创精神和多元化思维,同时也让我看到孩子们不断成长与进步的笑脸,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每一个人开辟了崭新的通道,这就是我一个普通教师的苦与乐,也是人要讲给你听的故事。
其他文献
现行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习题有练习题、习题和复习题三类,安排循序渐进,难度依次递增,作用相辅相成,不少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只重视后两类的作用,轻视或忽视练习题的教学价值,可做可不做,实际上课本上的练习题难度小,针对性强,题型多样,设置活泼,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1.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一些新的数学概念或新的数学方法,多数学生处在“似
期刊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上往往有偏差。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纠正其错误,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临的抉择。  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视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允许学生出错,更要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练习画圆后,我在巡视中发现有很多
期刊
【摘要】德育与美术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德育教育;美术教学;融合  On the Art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  Shi xiaoping  【Abstract】M
期刊
【摘要】这首弃妇诗,无论是作为婚姻的悲剧、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都在阶级社会的舞台上不断地演绎着,所以它巨大的悲剧美、艺术效果在当代仍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和深刻的警示作用;它在结构全篇的艺术脉络,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赋、比、兴的综合运用上都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象“圆珠圭璧”一样“竞把全部《诗经》都照耀得金碧辉煌起来”,因此以它审美意蕴的多元解读与阐示,就显出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我们都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作为教学的最高艺术,乃是通过激励、唤醒、启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他们显扬潜能创造机会,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教师教得很辛苦,可是学生学得好像越来越没“味”道;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起来感觉很吃力;有一小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正是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因此作为课堂中教与学媒介的语言,与语文课堂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应该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规范性;启发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    语文所具有人文性决定了
期刊
有这么一个故事。  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海边玩耍,他看到海滩边的好些浅水洼里困着许多被海潮卷上来的小鱼。浅水洼一个连着一个,被困的小鱼数以千计,而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涸,这些小鱼不久都会干死。小男孩决定拯救这些小鱼,他不停地在一个个的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一个在附近散步的男子见了,忍不住说:“孩子,这些水洼里的小鱼太多了,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堂、课标和课本的严格范围之中,教师也不是仅限于三尺讲台之内的高谈阔论,而是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  【关键词】合作;借鉴;探讨  Where is the cooperation of teachers?  Cheng xinjian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我总结了如下几方面。   1.教师——树立良好榜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