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写在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工程完成之际

来源 :红楼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工程基本完成,有望年内开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广大《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多年的期盼,因为这里是唯一有可考文献记载的伟大文豪曹雪芹故居,是曹雪芹长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学巨著《红楼梦》诞生的地方.
其他文献
丹斯里陈广才自中学时期初识《红楼梦》,阅读《红楼梦》、收集红学书籍,与红学书刊为伍,更与世界各地的红学家结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广才致力于推动马来西亚红学的研究风气,促成《红楼梦》翻译成马来文,建立本土的《红楼梦》研究团队,筹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2017年,他把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红楼梦》版本及红学著作全数捐献给马来亚大学图书馆,倡建马来西亚首个《红楼梦》资料中心.2018年又于马大文学院内倡设《红楼梦》研究中心.其无偿捐献的《红楼梦》文献目前已达5千余册,成为学界一代佳话.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始于《中国小说史略》翻译,该译本的修订再版与《红楼梦》翻译出版密切相关,可以视作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文全译本的前奏,是全译本诞生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第一手资料从描写译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小说史略》英译本《红楼梦》章节,描写译文特点、评价译文质量、解释译文成因并概述其流传与影响.本文认为,尽管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章节译文属于特定历史时期与个人境遇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翻译质量总体相当出色,随《中国小说史略》英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作为一部全新的文人小说,《儒林外史》的突破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它的副文本现象和对叙述时间的处理.考察与《儒林外史》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的副文本,可以深化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并揭示副文本现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此外,《儒林外史》以人物为中心而形成了多元的、面向当下开放的叙述时间特征.关于小说时间问题的讨论不限于对错之辨和真伪鉴别,而有助于理解古典小说叙述模式所经历的深刻转变.
井波陵一的红学新著《<红楼梦〉的世界——细腻的人物描写》收录了井波不同时期的红学论文及其为《新译红楼梦》所作的解说文章,是井波首部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红学论著.对该书所涉及的红学论文、《新译红楼梦》脚注、回末注等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红学新著与《新译红楼梦》副文本都表现出较为典型的评批风格,即注评合一、研译互证、文史勾连等特点,评批内容既有对国内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反馈,亦不乏其个人的独到见解.
小说史叙述大多以小说文体、题材类型或名著为小说史阶段性的界标,本文主张还可以引入小说批评的因素,将小说史的审视置于小说文本特点与接受相联系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认为《儒林外史》评点中的歧见纷争昭示出这部小说文本的特殊性,亦即“《水浒》文法”与“《儒林外史》面目”的区别,而典故、素材、本事的运用与互文性的发掘、文化品味的提升与知识的揭示、主题的深化与思想的引申、内涵的多义性与评点的呼应和商榷等,正是文本与评点之间的联动,文本的特点激发了评点的新角度、新命题,后者又使前者在接受中得到更多的体认.这一小说创作与理
净居寺石窟位于山西省静乐县城南15公里丰润镇南,现存有唐代洞窟9座,新发现北朝洞窟1座,是山西省唐代洞窟数量最多的石窟.其中第4-6窟均有唐高宗时期的开窟功德碑,涉及到功德主、开窟年代和造像题材诸多内容.洞窟均方形,设三壁坛式,主尊三壁三佛,西方净土信仰尤为突出,是研究山西唐代石窟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同一题材被不同作家反复沿用,以创作形式重新阐释,这一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较为突出.王昭君故事,每为作家关注,而立意往往有别.《红楼梦》中既写薛宝琴、林黛玉咏王昭君诗,又引王安石、欧阳修诗,个中见出曹雪芹对于王昭君故事之态度及倾向性,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与政治之思考.
自1985年大昭寺二层早期壁画被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切割下来以后,一直保存在大昭寺仓库内,而学者们根据此前拍摄的旧照片或画家临摹品对画面的解读,难免出现各种错误.2013年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与大昭寺寺管会合作,对这批壁画和依然保存在二层面佛殿的三铺壁画进行了高清数字化,本文针对其中的27铺年代较早的壁画及二楼面佛殿的三铺年代均在11-12世纪的早期绘画,作了此项综合性调查报告.
1973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组织新版《红楼梦》整理工作预案,并拟召开相关专家研讨会议,后因故中断.此次预案虽未落实出版,但已拟定了初步且较完整的整理方案,其中提出以庚辰本为底本进行普及读本的整理,是《红楼梦》出版史上的首倡;对于其后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的整理工作应有一定影响.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保存的相关档案为主要参考资料,阐述此次预案的过程与意义.
红学被称为20世纪显学,有关作者曹雪芹家世生平与文物遗迹的研究,一直深受重视.1949年以后,关于《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相关研究注重发掘并发扬其中富有人民性、革命性的内容,推动了曹雪芹故居研究中资料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为曹雪芹故居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刑部移会》的发现与蒜市口十七间半曹家故居的发掘及复建成为曹雪芹故居研究的重要事件,也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与现实依据.新世纪以来,曹雪芹故居研究呈现出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的交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