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xo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参照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构建出一套优化高校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 “立体化教学模式+音乐课外实践”音乐欣赏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立体化教学模式
  音乐欣赏课程是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类公选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普通高校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音乐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然而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适时播放音频视频,学生被动性的听记,师生之间交流甚少,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生学习态度较被动,大多数学生为了较容易获得公选类课程的学分而上课,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从多年来各高校沿用的常规教材来看,涉及音乐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介绍、曲式分析、谱例等较多,涉及中西音乐不同流派、风格及音乐文化背景的阐释较少,大学生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形成的是单一层面的思维方式,甚至觉得音乐研究与创作仅仅是少数学习专业音乐学生的使命,音乐文化的认知和音乐实践等与自己距离遥远,高不可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音乐教学与多学科知识融合,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融汇贯通的全面的、立体型的思维方式。目前高校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课程体例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音乐课外实践”音乐欣赏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
  一、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高校学生普遍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教学中需要把涉及过深的乐理、和声、曲式及音乐作品的技术层面分析等进行合理的简化,把这些音乐专业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侧重对音乐作品的多元文化背景、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等方面分析,突出音乐性,避免过多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较深技术层面的剖析。
  二、深化音乐课程性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然而音乐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化音乐欣赏课程的性质,将此类课程上升到作为高校传播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并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来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宗教、哲学、文学、建筑、绘画等多学科的内在联系。在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整合与拓展,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等教学目标提供了保证,有益于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完善多样化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形式
  全国各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适时播放音频视频,学生被动性听记等教学方式。近年来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并没有引起教学方式方法的太多改变。如何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中主观能动的主体,如何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是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推进研究性探究式教学
  课程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布置学生以小论文等形式进行研究性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认识,强调学科交叉互动,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演示并积极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式研究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转变成一种师生之间进行愉悦而多层次的音乐文化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手段建设,开创公选课教学“音乐会现场”模式
  由过去课堂听音频看视频,改革后根据教学内容每学期可多次邀请专业音乐师生或音乐特长生来课堂为学生现场演奏或演唱,每节课相当于在教师专业知识引导下观看了一次小型音乐会,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课后很多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乐器,产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想法。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与——体验模式,提供给学生音乐实践的平台
  把理论引入教学实践,注重综合实践训练,注重挖掘公选课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下业余时间挑选出课上具有艺术特长及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进行音乐的实践学习,教师对学生定期义务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在校内成立学生音乐社团,课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排练,音乐特长生带着音乐演奏零起点的学生进行声部分排,音乐零起点的学生经过实践练习后每学期能够完整演奏一至二首小乐曲。每学年,组织参加第二课堂的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校内音乐欣赏教学实践展演,音乐会前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排练,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的协作意识、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课程教学实践展演,提供给学生更多施展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的平台。
  (四)教师发挥个人专业的特长,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合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创作与课堂教学欣赏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编曲和录音演奏演唱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充分发挥公选课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创作完成曲目。在学生表演水平日益成熟的时候,可参与校内校外各类文艺演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获得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学生从而获得音乐实践锻炼,提高了音乐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创造施展音乐才华的平台,是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升华,适应培养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并行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中师生的传统交流方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
  (一)改革考核方式
  音乐欣赏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多元评价。可由过去的闭卷考试改革成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谈自己所学专业与音乐的联系,或撰写音乐研究性论文一篇,或创作、演奏、演唱与教学相关的音乐一首,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对音乐文化引发了积极的思考。
  (二)改革答疑环节
  除在课上和课间进行及时答疑外,每次课后利用固定的一段时间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集中答疑,解决公选课学生多年来对于音乐多方面不解和感兴趣的问题。
  (三)建立课程互联网师生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师生交流,开课第一周开始与学生建立微信、微博、腾讯等社交方式的联络,学生平日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音乐课程内容的交流,师生间学习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发布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进行宣传,转载与课程相关联的国内外音乐网络资源,音乐会信息采集,考核内容说明,课后作业说明,网络课程的发布等,使学生获取音乐前沿信息与解决疑惑更及时,学生对师生间这种交流方式非常欢迎。
  (四)改革点名方式
  针对公选课学生选课人数多的特点,每节课前教师发给学生不同颜色小卡片,让学生签名并写出对本节音乐欣赏教学的感受,教师在课后进行出勤统计,节约了大量课堂点名时间,教师也可以获得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程度的及时反馈。
  以上所构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音乐课外实践”音乐欣赏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是本人通过多年从事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积累的教学经验中获得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期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之用。
  参考文献:
  [1]尹爱青.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陈庆芳. 浅谈综合性大学音乐欣赏课程之教学改革,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作品是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观念性客体,它既不是物质性客体也不是纯粹的观念性客体,而是一种独特的存纯意向性客体,每个文本都存在未确定点和空白,文本的空白与文本的规定性形成一种协调机制,前者吸引并激发读者的想象,后者有引导和规约着想象力,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  关键词:意向性;客体;具体化  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意向客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物质性客体,这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包括物质对象
乳酸杆菌表面蛋白(SLP)有调控肠上皮细胞(IEC)生物学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通过近年的研究,我们对IEC的黏附和定植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关于SLP的研
目的:观察曲普利定加自拟鼻炎汤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6例,结果: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0%。
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横亘了广阔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的内容.而当广阔久远的历史和儿童遭遇时,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做到了尊重儿童内在精神的需要,和儿童的精神之间建构了亲密的联
摘 要:谷文昌去世30多年了,他的光辉事迹离我们也近半个世纪。然而“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他的事迹和精神已牢牢的刻在人民的心中。回顾当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一项项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回顾谷文昌治理生态过程,挖掘谷文昌生态治理经验,探寻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谷文昌;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启示  一、谷文昌治理东
二零一六年的七夕节,某网站发出了一则“相处4小时后闪婚,结婚24天后闪离”的新闻,顿时炸开了锅,引来众人热议。科技的迅猛前进,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也似乎进入了一个速成的时代。但是,对于婚姻这未免过于草率,不过倒是值得我们深思:没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礼教束缚,没有了处处留情、妻妾成群的旧式复杂家庭,在倡导自由恋爱、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婚姻,看似非常稳固的家庭模式为何频传“闪婚闪离”的消息呢?那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中药处方点评的促进作用。方法:选2017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开具的中成药处方(2000份)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1000份,乙组1000份。乙组不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而甲组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总结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甲组中成药的配伍禁忌率、重复用药率、用法用量不科学率、适应证不适宜率、大处方率、总不合理率都低于乙组,差异显
肱骨远端C型骨折行早期手术切开复位、有效内同定已被广泛认同,通过重建关节面的正常对合关系,给予稳定内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减少了骨折并发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
摘要: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和图书馆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在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文献检索课的建设包括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文献检索;高职院校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衡量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也是当今教育界和图书馆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2002年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护理对腰腿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8例(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腰腿痛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治疗)、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