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谷文昌生态建设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谷文昌去世30多年了,他的光辉事迹离我们也近半个世纪。然而“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他的事迹和精神已牢牢的刻在人民的心中。回顾当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一项项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回顾谷文昌治理生态过程,挖掘谷文昌生态治理经验,探寻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谷文昌;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启示
  一、谷文昌治理东山生态之前的生态环境分析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边陲,四面环海,常年风沙,岛上大为沙地,土壤贫瘠,很不利于农业生产。解放前的近百年间,风沙吞没了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解放初期的东山岛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如那里的民谣所描述的:“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1]
  二、谷文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及路径分析
  (一)谷文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在当年的东山,要致富,先种树。在谷文昌的带领下,东山人们成功治理了风沙灾害,绿化了400多座山头和 3万多亩沙滩,筑起了30多公里长的 “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恶劣的生态环境,为日后东山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东山县,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农作物得到广泛种植,森林覆盖率达36%,林地面积达12万亩。成为了“国家级生态县”、4A级景区。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县、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等荣誉。
  (二)谷文昌生态建设的路径分析
  谷文昌治理东山生态环境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渠道和方式,特别是注重理论和方案研究、宏观调控把握全局、因地制宜选择性种植、以身作则践行生态建设、发动群众全民建设生态、坚持不懈建设生态并化身生态保护神等方法举措,对于时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谷文昌生态建设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要有生态意识和危机感
  先有了生态意识,才能外化为实践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工程,需要自主自觉的行动。面对风沙给东山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谷文昌寝食难安,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愧民之心,他指天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2]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极为丰盛的物质,但同时,就经济的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对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带来了很多负面效果。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深重的灾难:物种减少、空气质量恶化、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等。昔日蓝天白云为雾霾天气所覆盖、青山绿水被秃山污水所取代,人们离秀美山河渐行渐远。在一些雾霾严重的城市,人们需戴口罩才能出门,雾霾肆虐的时候,黄沙漫天,连对面的行人、车辆都看不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4月15日,北京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CBD被吞没八分钟。黄山来袭,铺天盖地,甚至有市民这样表示:闻起来都是沙子的味道。2016年4月22日,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内蒙古呼伦贝尔河流因污染导致大量鱼类死亡,成堆的死鱼覆盖在河面上,河水犹如墨汁一般。
  上述事件亦非独立事件,涉及区域也不仅在工业发达的东部沿海,亦有向内陆和草原挺进的趋势,此种局面,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多方面原因,当然也不可忽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们健康侵害。面对时局,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
  (二)贯彻理念与方案研究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要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习近平讲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谷文昌本人对于生态建设的理念,渗透到骨子里,面对东山恶劣的生态环境,他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他带头冲锋陷阵,不顾艰难险阻。
  通过试验小组摸索种树规律,采取“旬询种树”,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树苗成活的原因,最终摸清了木麻黄的生长习性。经过不断积累植树经验,总结经验教训,更新方案,使得谷文昌在理论上得到一次次变革和提升。最后种下的20多亩的试验林取得成效,荒芜之地泛起绿洲。这种善于探索客观真理的品质与重视方案研究,为他开展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他的奋斗指明了方向,也是他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三)因地制宜,采取试验田方式
  目前,国家部分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取得一定成效,当年谷文昌在东山绿化改造的时候,也是采取了试验田的形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试验田的方式有效降低实验成本,避免因整体失败造成重大损失,如取得成效,再广为推广。既有效利用劳动力,又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是为良策。
  (四)以身作则,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1.严于律己,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传统理念和文化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放大和纵容了人类的贪婪,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5]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谷文昌,励行艰苦朴素的作风,严于律己。克服了人类对于物质追求的本能,注重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要严于律己,脚踏实地。谷文昌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做到严于律己。在长期的执政行为中,他自觉“把手洗干净”,始终坚持做到“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公家配备的自行车从不许家人私用,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却不占公家一寸木材。[6]
  因此,学习谷文昌严于律己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绿色购物,少用甚至不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严格要求自己,不铺张浪费,点滴积累,为生态文明建设尽绵薄之力。
  2.脚踏实地,带头落实生态建设行动
  不能有空想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践的层面,谷文昌本人是坚实的践行者, 走了多少路,就包含多少情。他走遍了东山的大小山头,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详细记录下来。走村串户,和村干部、老农民促膝长谈,制定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
  作为领导,谷文昌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 不怕苦不怕累。号召群众一起工作的同时,自己披肩上阵。挖坑、种树、搬石头,样样都干,样样在行。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谷文昌主持兴建的工程中,没有一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找不到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更找不到“豆腐渣”工程。当年兴建的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7]。谷文昌所践行的生态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脚踏实地还体现着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主动帮村民修窗户,到田地里帮忙干活,平时吃着馒头,就着一碗冷水。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跑基层,当时全县400多位生产队长都能叫出名字。吃、住都和群众在一起,没什么不同的,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共建生态。
  3.艰苦执着,将生态建设进行到底
  在建设东山的过程中,谷文昌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特别是在治理风沙的征途中,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展现了他的光辉事迹,彰显他的坚忍执着。当他说要在东山种树时,大家都表示难以相信,因为东山地处东南沿海,当地很缺淡水,是一片沙地,可谓名副其实的“沙县”。种树显然很难成活,当地的老百姓也种过,但都抵不过恶劣环境的考验。因此,当谷文昌大力提倡种树时,老百姓都摇摇头,甚至有的农民说,“谷书记要是能把树种活,他就改姓谷。”在群众的质疑声中,谷文昌没有放弃,而是坚持种树。哪怕是遇到严峻挫折时,20 万株木麻黄只成活了9棵,他依然没有放弃。在听取了广东方面的经验之后,他成立了一个造林试验小组。经过不断摸索种树的规律,他总结了足够的种树经验。在一个清明过后,又一次全县总动员,10万种树大军,浩浩荡荡在漫山遍野展开,一次造林48600亩。看着漫山遍野的小树苗,大家的心情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天也被谷文昌及东山人民的执着付出所感动,几个月过去了,小木麻黄没有枯萎,相反的,渐渐萌发绿叶,越长越高,屹立在风中。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态建设重在坚持。
  4.以身护林,化身生态建设的使者
  遇到个别村民砍伐树木,谷文昌随即充当了护林使者的角色,对砍伐树木者給予处罚种树,砍树一棵罚种一千棵。种完后亲自清点,一棵都不能少。事情广而告之,大家更懂得谷文昌爱树如命,言出必行,重视规则,用法守树。
  迄今为止,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共颁布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4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和34项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出台了90多项全国性环境保护规章和1020多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8]
  (五)发动群众,全民建设生态
  谷文昌在东山植树过程,经常发动全县人民齐上阵。同时县委制定了在全县造林的新政策:国造国有,社造社有,房前屋后个人所有,集体种树实行包公、包产、包成本、包质量,同工同酬,一亩以上的育苗地抵销征购任务。[2]通过此举,鼓舞士气,坚定群众信心,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种树的积极性。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谷文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高高抬起生态建设的火焰。今天,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要有全局意识,要广泛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全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N].人民日报(01),2003-2-21.
  [2]王崇文.谷文昌注重生态建设刍议[J].福建党史月刊,2016(3).
  [3]王立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几点理性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4]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11.
  [5]刘海霞.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6).
  [6]李烈满.试论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及实质[J].福建理论学习,2014(10).
  [7]郑亨钰.谷文昌的政绩及其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
  [8]邵超峰,鞠美庭,赵琼,陈书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与国内各民族之间, 以及与外国的交往和交流的扩大, 相互影响的加深, 新疆各民族人民群众在传统意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 诸如起居文化、饮食文化、消费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审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非常巨大, 不仅大大加快了新疆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 而且使新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
探讨天灸对脂肪肝(FL)的治疗作用,以饲喂高脂饲料与灌胃白酒相结合的方 法,复制了FL大鼠模型,观察天灸对模型大鼠体重、肝重、肝体比、肝脂、血脂、转氨酶 等酶的影响,以及肝脏组
【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在患者经过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治疗后,护理的方法与护理效果,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提取在2018年一月之后2019年二月之前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的就诊信息,并将其中的18例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有患者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我们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3种方法检测117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探讨不同计数水平的PLT应用何种检测方法误差最小,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我院自1995年5月~1997年6月, 收治外伤性肝破裂5例,均系男性.年龄最大70岁, 最小 19岁; 外伤原因为撞击伤、坠落伤或跌伤, 其中1例为开放性损伤.损伤后临床症状: 剧烈腹痛、头
摘要:文学作品是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观念性客体,它既不是物质性客体也不是纯粹的观念性客体,而是一种独特的存纯意向性客体,每个文本都存在未确定点和空白,文本的空白与文本的规定性形成一种协调机制,前者吸引并激发读者的想象,后者有引导和规约着想象力,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  关键词:意向性;客体;具体化  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意向客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物质性客体,这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包括物质对象
乳酸杆菌表面蛋白(SLP)有调控肠上皮细胞(IEC)生物学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通过近年的研究,我们对IEC的黏附和定植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关于SLP的研
目的:观察曲普利定加自拟鼻炎汤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6例,结果: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0%。
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横亘了广阔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的内容.而当广阔久远的历史和儿童遭遇时,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做到了尊重儿童内在精神的需要,和儿童的精神之间建构了亲密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