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史之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优秀作品《金翼》,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学人的关注。关注中有不少学者对其使用小说的形式展开研究表示了不屑,本文以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为视角再次剖析《金翼》是小说与社会学研究的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 《金翼》 小说 方法论
  
  著名人类学家弗思这样评价《金翼》:“如竹叶一般,尽管形式简朴,却隐藏着高度的艺术。”确实,《金翼》叙述平实但文笔流畅,线索简单但曲折跌宕,一本薄薄的册子使福建一个普通乡村家族的兴衰历史跃然纸上,并涵盖了近代华南典型的传统农业、商业、地方政治、民间盟会以至土匪面目,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乡村百姓生活场景,勾勒了人际网络中丰满的数十个人物形象。
  诚如林耀华先生在序言中所说:“《金翼》一书是用小说体裁写成的。数十年来,不少读者在问这部著作,究竟是虚构的故事,还是科学的研究?”《金翼》这部著作给我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原来社会学研究专著也可以这样写。
  第一次接触《金翼》,大概是在上高二的一个暑假,我在亲戚家见到的,信手翻来,感觉有点意思。于是借来浅浅地浏览了一遍,关注的自然是各种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然而,较于当时最喜爱金庸武侠系列,我对这部书的最终印象便停留在了主人公名叫黄东林及他有几个这哥那哥的儿子上。直到大学,我才认识到它的真面目,原来它是著名人类学家的社会学研究代表之作,可笑的是在此之前我却一直把它视作纯粹的小说。其实相信大多数人初读《金翼》尤其是没有介绍这是部学术著作时,都会有同感。其实用心读起来,我们肯定能够发现它跟一般文学小说有显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有精辟的分析。还如它淡化了情节在故事上的推动作用,却着力于描写乡村经济和贸易,同样也以大量笔墨的详述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变化。虽然没有用传统的学术性语言进行系统性的解析,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不是部普通的小说。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再读《金翼》,让我更加深刻地得出了这是构建小说与历史研究结合之美的典范。
  其实更准确地说它像小说,因为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它都含有。其人物角色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场景从村落到乡镇到城市,故事情节曲折回环,丰富庞杂,包括贫苦人的奋斗,争地打官司,大米交易,店铺分家,兄弟争吵,等等。其以时间为顺序,流水账式的铺陈,夹杂着些许议论,使得人们认为这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带有虚构故事的小说,这种看法不足为奇。然而书中所有的一切的确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作者青少年时期耳濡目染的一切。本书所描绘的每个事情甚至细枝末节,从本质上讲都是真实的,每个人物都有所指。书中风俗习惯、乡村礼俗,作者无不谙悉。林耀华先生采用了社会人类学的实地观察和体验的方法,套用小说的表现手法,以旁观者的目光,运用了不同于传统的调查报告的写作规则,充分体现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初涉社会学的人都得以读得下去。勇敢地抛却了大部头理论研究论著枯燥的论证方法,让研究者直观、立体、全面地钻研下去,这是弥足珍贵的。
  我们可以想象,林先生在构思本书的写作手法时,脑海里肯定作了一番斗争:如何真实地再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用历史研究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经济的剖断面,不失真又可读。同样的问题或许存在于其他社会学研究人员身上: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在更多的读者面前。“历史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史学家应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观察研究、服务于现实”。①当然会有很多人认为这类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是掺杂着个人情感的,但我认为这同样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是特定社会事件的缩影,并且文学叙事中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作者的研究假设和洞察成就。以前读社会学的书,大都较为晦涩、枯燥,体系精深,读得时候颇感吃力。但读《金翼》不同,阅读过程就像直接跳入20世纪初华南乡村市镇各个现场一样,令人身临其境,真实可信。近代乡村景象是传统中国最富生机、最富变化的场景之一,李家的一场婚娶,张村婆媳的一场骂架——生动丰富的素材,这些都是社会学研究人员的一手材料。
  当然并非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可以用小说来表现,但至少我感觉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小区域的历史是可以大胆尝试小说这种载体的,毕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极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用受众庞大的小说形式去解构社会史是很对口的,因此我们应让深度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研究脱去沉重的枷锁,改变某些科学程式的一般原则,摆脱社会学家大量引用文献资料的惯性,用一种圆熟而巧妙的手法深入浅出地揭示研究的意义。“该著作游离于小说与民族志之外,成为一种处于文学创作与人类学研究之外的第三种存在”。②从这个方面上讲《金翼》是里程碑式的开拓之作,也是成功的典范,是联结小说与历史研究的完美的结合。
  借用小说形式去写《金翼》,你会感到主人公黄东林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典型的中国农民,正如作者所言:“我本人出于这同一社会,以其参与者的身份,‘自观’地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既有直接的、从该社会内部进行的观察,又运用了科学的方法,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黄东林身上所具有的农民式的同情心,建房看风水,终生挚爱故乡和土地,为孩子上学不择手段,为维护家庭和睦不懈努力并严格恪守着乡村礼俗,可以说集中了中国农民勤劳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当然是作者在经过泼墨式的叙述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作者潜意识里所敬重的代表,当然也是一些批评家诟其为小说的原因之一。要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比如作者在叙述一些事情时,不自然地还是加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像张芬洲看风水,独占风水宝地“龙吐珠”,东林心中不悦,其实就彰显了作者心中也不悦,说张是“第一次表现出他的自私自利”。但我认为这是瑕疵,不会影响史学美的形象。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将书中的人物全部看作是一个个符号,一个个穿针引线的符号,剔除这些符号或称之为骨架的部分,剩下的便是围绕着张黄两家所设计的社会学命题了,我们知道缺少骨架的肌肉是发挥不了最大力量的。用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去穿针引线更能让人置身于时代大历史背景下,感同身受角色命运的跌宕起伏,进而更深地理解大时代对社会生活的冲击。
  《金翼》的高超之处就在于把调查的材料取舍后加工成文学化的语言来开展科学的研究。而传统的文本、量化等“标准化”分析方法很难传达出细微而深入的真实信息。于是通过描写黄东林在城里的生意的经营,我们对当时市镇经济状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描述黄家为建房准备木材而陷入的纠纷,巧妙地旁释了当地的司法体制;通过家族内外的纷争冲突,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变迁意义;通过对张黄两家族的婚丧喜嫁的细致描写,我们对当地的礼俗习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历史社会学研究若能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微观透视洞悉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及其行为选择;在方法论的应用上能够直面生活,不矫情夸大而又全面细致,用抽象的文字还原气息社会生活,可以说就是成功的研究。
  总之,社会学相比较于其它历史学研究方向是比较年轻的。正所谓年轻是一种资本,那么我们就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论,而应大胆借用可读性较强的文学形式来解构社会学。
  
  注释:
  ①赵兴彬著.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36.
  ②胡鸿保,李红武.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参考文献:
  [1]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庄孔韶.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班睿.金翼——人类学的想象力.中央民族大学党报,2005-10-30.
  [4]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民俗研究,2004.
  [5]沈建中.纪念林耀华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文汇读书周报,2004.
  [6]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增强古典文献学这样说明性强的课程的教学效果,作者以为应该积极减弱其单调的说明介绍,采用叙事的授课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授课进程。为了提高授课效益,甚至可以添加授课情节。同时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彰显教学重点,摆脱一般性的琐碎的知识点,并佐以讨论辨析,寓教于乐。最后将古典文献学与当前的古籍收藏市场相关联,展现古典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从功利的角度刺激学生对古典文献
摘 要: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络为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互动式”共享;以优秀师生为表率,实现师生素质的“连带式”提高。  关键词: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
摘 要: 《蝴蝶君》作为黄哲伦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一经上映便因其巨大的成功而备受评论界关注,并成为华裔戏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本文试图运用热奈特的五种“跨文本关系”分析《蝴蝶君》的创作,以揭示黄哲伦卓越的创作手法,即通过积极互文,使得文本获得颠覆性的新意。  关键词: 《蝴蝶君》 “跨文本关系” 互文性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汤婷婷、谭恩美、李健孙、雷祖
摘 要: 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整篇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忧郁氛围。这种忧郁烘托了环境,映照了人物,使整个作品烙上深深的忧郁“气质”。作者构建作品忧郁氛围运用了多种方法、多重意象,包括“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他们的忧郁共同构建了鴜鹭湖的忧郁,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鹭湖的忧郁之中。  关键词: 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忧郁 月亮 雾气 人们    “九一八”后的东北平原
摘 要: 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可以起到串联教与学的活动板块,避免提问零碎、肤浅、繁杂,增强教学有效性等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主问题”的设计,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长时间、深层次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课堂效率 主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
摘 要: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在人物塑造、主题、语言和情节等方面综合运用了各种讽刺手法,讽刺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贝内特太太、克林斯先生、凯瑟琳夫人、威克姆和宾利小姐等。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盛行的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宣扬了进步的爱情与婚姻道德观。本文通过凯瑟琳夫人的形象刻画来探讨《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
摘要: 李贺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才华横溢,命途多舛,多病早夭,他既有唐代诗人共有的理想与抱负,又有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痛苦。宗室身份的自傲,满腹才华的自负,建功立业的渴望,现实生活的痛苦,使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他把这一切都熔铸于诗歌之中,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关键词: 李贺 人生际遇 诗歌创作    唐代是一个盛产诗人的时代,而李贺是这个星光灿烂的族群中最为特殊的人物之
摘 要: 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作品的创作背景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篇《天国与地狱的婚姻》的寓意。认为,诗人笔下的“魔鬼”象征弥尔顿所代表的真正的诗人;地狱之火象征驱逐黑暗、歌唱光明的力量——为“平等、自由、解放”而斗争的革命力量;地狱的圣经与箴言则是砸烂“上帝”们奴役劳苦大众的精神枷锁的理论与名言。  关键词: 诗人布莱克 天国与地狱的婚姻 地狱之火 地狱的圣经 地狱的箴言  英国浪
摘 要: 本文以《水浒传》中常见词“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其在三个不同的译文本中的翻译情况。研究表明,三个译文对此词的处理各异,其中赛译的译法较为单一,而沙译和登译则呈现出多样化,根据上下文能译出比较恰当的对应语。  关键词: 《水浒传》 词语英译 “厮”    一、引言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
摘 要: 本文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入手,对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作分析,对指导过程反思,提出对待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宽容理解、真诚施爱,要以爱为基础,抓住教育时机及时疏导,在教育中使爱得以升华。人孰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铸造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行为习惯不良 个案教育 教育对策    夏丏尊曾说过,最理想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