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为习惯不良学生的教育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入手,对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作分析,对指导过程反思,提出对待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宽容理解、真诚施爱,要以爱为基础,抓住教育时机及时疏导,在教育中使爱得以升华。人孰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铸造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行为习惯不良 个案教育 教育对策
  
  夏丏尊曾说过,最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为教育奠定基础,教育使爱得以升华。我从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个案教育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夏丏尊教育名言所揭示的教育成功的奥秘。
  一、个案基本情况概述
  2007年10月,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的一天早上,班长突然跑来跟我说:“王老师,晓玢(文中均为化名)不见了。”“什么?!谁不见了?”我不能置信地再问了一遍,在我的印象中晓玢同学除了有点不合群外,一直以来特别是在校运会期间表现相当出色。“晓玢。”班长很肯定地回答,“昨天晚上一夜没归。”
  “跟谁一起走的?”我急着问。“不知道。”
  “你最后是什么时候见到她的?最后见到她的一个同学是谁?”我又问。
  “昨天中午就不见了,不知道是谁最后见到她的。”
  “那近阶段谁跟她比较要好呢?”
  “小艾。”我即刻赶到教室了解情况。令人失望的是,小艾也不知情,不过她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前一天中午有人来找过晓玢,但她不认得那人。不过,笑贝有可能知道。通过笑贝我了解到把晓玢叫走的是她初中的一位同学胡来,并送了一件衣服和一只手表给晓玢,胡来同学刚刚是从宁波某职校休学回来的,父母离异,判给父亲,任性。初中时在班里的风评一向不好,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在家里不听父母的,在某校教书的父亲也管不住她。我一听更急了,担心我的学生是否会被拐骗去呢?马上找到政教处王老师,王老师一听非常着急,马上叫来笑贝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从她初中毕业学校入手顺藤摸瓜、打听到胡来的父亲所在单位,并与该校政教主任取得联系,在王老师的帮助下,2小时的电话联系后,终于从胡来父亲口中得知前一晚上确实有位小姑娘在他家跟他女儿一起过夜,不确定是否就是晓玢,早上有可能到京都宾馆去应聘,王老师立刻与该宾馆一经理联系,确实有两个人去应聘,并留有联系电话,这时我们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人总算有着落了。此时已近中午11点了,王老师当机立断,叫上蒋老师一起赶往京都宾馆,到了之后才知道两人在对面的网吧内上网,我们三人马上又到网吧,我看见晓玢同学正悠闲地一边喝着饮料一边上网,我就在她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只见她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一声不响跟着我走了出来。当时,我们三人谁也没说她,只是轻轻地问她:“你知不知道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你?”当时,她一句也不申辩,一付“视死如归”大不了被开除的架势,我们问她父母的电话号码,她告诉我们,她妈妈没有电话,家里也没有,她和爸爸已经好久没见面了,听她口气,对她爸是非常不满,也不知道电话号码,怎么办呢?最后决定由我和王老师送她回家。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前童镇,由晓玢同学带路到她家,她妈妈正拿红薯喂她一岁多点的小弟弟,只见院子里满是杂草,房子也是很久没住人的样子,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他们一家一直在宁海租房子住,刚刚在暑假搬到家里,通讯工具都没安装,她爸爸的手机又换了新号码,连她妈妈也不知道。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晓玢同学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对父母一直都很排斥,特别是在弟弟出生后,更是对家庭和父母越来越失望的她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孤僻,而且叛逆性越来越强。读初三时就与胡来走得很近,父母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直到胡来去宁波,晓玢同学进了我校就失去联系为止。原以为上高中后已经变得很不错了,不用再为她操心了,不曾想又发生了夜不归宿、不告而别的事。她妈妈越说越伤心,禁不住泪流满面,伤心不已。
  二、个案基本成因探究
  1.家庭环境因素。
  通过了解研究,我觉得造成晓玢逃学的症结在于她的家庭环境比较恶劣。一方面家庭经济相当困难,父亲失去联系,母亲生了小弟弟,断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情感缺乏,父亲长年在外,母亲只顾带小弟弟,父母事实上的不和,忽略了与女儿的沟通和交流,让晓玢产生父亲不要她、母亲不疼她只疼小弟弟的错觉,从而让她产生自己出去赚钱养活自己的念头。
  2.个人性格。
  由于家庭环境因素晓玢性格过于内向,封闭自己,不与他人沟通。
  3.交友不当。
  所交朋友也是与她一样性格有缺陷、家庭不健全的人。
  三、个案教育对策实施
  1.抓时机,真诚沟通,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氛围。
  毁一个人容易,使一个人重新树起信心难,作为班主任,我让她在家反思的几天里,每天与她妈妈联系,及时关注她的思想动态。我觉得应想办法重新激发起她身上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使她从颓废中走出,培养她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她回校第一天,我不失时机地找她谈话,特别针对这次离校出走的原因,她跟我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学习没意思,学不进去:二是父亲没把钱寄回家,觉得妈妈很可怜,与其在校坐三年,不如早点赚钱,减轻妈妈的负担。我首先肯定了她的孝心,然后指出了她的轻率之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使学校老师担心,而且使母亲不安心。她说经过这次事后,她觉得非常悔恨,痛恨自己这么不懂事,从今往后,她会好好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觉得她这次很真诚,我相信她能做得很好,答应她这次事件在教室不予公布,学校内也不予任何处分,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第二天我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在徐霞客大道上边散步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人的一生有很多关键步,一步走错,人生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去打工和读完大学去打工两相比较,不管是学识上还是社会地位上,以及问题的见解上都是无法比较的。”我耐心细致地剖析了两者的利弊程度,从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贡献到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都有质的不同。通过这次谈话,她真诚地向我表示:“老师,请您放心,我绝不犯这样的错误,我会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加强自己的方方面面。”我接着说:“人孰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年轻人,总会有心血来潮的时候,你也不用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只要你能自律,依然是一位不带任何污点的好学生。老师相信你能从头开始,重新燃起对生活是的信心。至于家里经济问题也不用你操心,我已经跟你妈妈说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学习。”
  2.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铸造健全的人格。
  鉴于这种情况,我积极联系其母,建议其母多与女儿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打骂;多关注女儿的情感、心理需求;多倾听女儿的想法,多尊重、多鼓励女儿,让女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再次家访时,她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女儿主动跟她说话了,也开始喜欢逗小弟弟玩了;她们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孩子也越来越开朗了。从她的周记中,我也看出晓玢对其弟弟的感情也发生了改变:由厌恶变为觉得可爱。我可以体会到其母亲在这转变中所花的心血,并为她母女俩的和解感到高兴,也为她能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而兴奋。
  3.发挥集体力量,使该生感受集体温暖,真正融入到集体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她,让她融入到集体,我让一些女生主动与她交流、交朋友,让她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和集体的温暖。让她多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选择她感兴趣的文体集体活动,让她能真正地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享受集体带给她的快乐。
  四、个案教育成果分析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性格上,她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在教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她与同学谈笑风声的身影。在学习上,她也变得积极主动了,上课认真了,成绩也稳步上升,在卫生工作方面,每一学期都被评为“班级先进小卫士”,纪律方面,她也做得非常不错,再也没有出现过旷课、逃课现象。在家里,她也能更好地与父母交流,特别是在她爸回家后与她解释了当年出走原因是因为债务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后,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比以前更懂事了。看到她的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经过三年的努力,她于2010年考入湖州某高等学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妈妈特意打来电话跟我说:“王老师,谢谢您,没有你就没有我女儿的现在。”我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女儿的努力结果,我也感谢你们,成就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最大心愿。”
  五、个案教育过程反思
  1.学校、家庭、社会如何才能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和谐关系。
  学生处在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环境中,他们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重视、尊重;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求知交友,施展自己的才能。我认为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他们成长的阶梯,社会是他们施展才干的大舞台。此案例中,由于三者的不和谐、不统一,导致该生封闭、孤僻、自卑、自怜的性格特点。
  2.关注细节,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动态。
  班主任工作细无巨细,在此次事件中,幸亏同学间关心和帮助,从晓玢的突然变化中:衣服穿着变了,手上多了一块手表,抽丝剥茧,及时发现问题,圆满解决。
  3.热心关注,感情和理智相交融。
  教育人的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和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或者对学生表达关爱之情不得体,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难以解除他们与同学交往和在学校生活的障碍,难以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去关心他人,欣赏他人。此外,如果对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缺乏敏感性、洞察力、理解力,就会错失许多帮助学生进步的时机。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艰苦的工作,如果对学生能多点理解、多点关爱,多份宽容,则它又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工作。最初对晓玢同学的表现原因分析,带有很大的猜想成分,后来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这对于我无疑是莫大的鼓舞,最后晓玢能幡然悔悟、立志做个好学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身为人师的快乐。
  4.宽容理解、真诚施爱,抓住教育时机。
  当学生们有了缺点、错误时,不仅要适时指出,促其改正,而且要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谅解他们所犯的错误;允许他们在犯错误时有及时改过自新的机会。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及时与他们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及时摆脱失败的影响,轻装前行。不护短,不溢美,真诚相待,严格要求,使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意]Amicis,E.D.原著.田俊改写.爱的教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3.
  [2]缪水娟主编.教师角色转变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娄亚文主编.爱满天下——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6.
  [4]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5]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2009,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以阿瑟·威利的译作《猴》为例,通过描述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及翻译策略,分析考察《西游记》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 《西游记》 阿瑟·威利 译本《猴》 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来,人们在承认翻译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却评价
摘 要: 为了增强古典文献学这样说明性强的课程的教学效果,作者以为应该积极减弱其单调的说明介绍,采用叙事的授课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授课进程。为了提高授课效益,甚至可以添加授课情节。同时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彰显教学重点,摆脱一般性的琐碎的知识点,并佐以讨论辨析,寓教于乐。最后将古典文献学与当前的古籍收藏市场相关联,展现古典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从功利的角度刺激学生对古典文献
摘 要: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络为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互动式”共享;以优秀师生为表率,实现师生素质的“连带式”提高。  关键词: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
摘 要: 《蝴蝶君》作为黄哲伦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一经上映便因其巨大的成功而备受评论界关注,并成为华裔戏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本文试图运用热奈特的五种“跨文本关系”分析《蝴蝶君》的创作,以揭示黄哲伦卓越的创作手法,即通过积极互文,使得文本获得颠覆性的新意。  关键词: 《蝴蝶君》 “跨文本关系” 互文性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汤婷婷、谭恩美、李健孙、雷祖
摘 要: 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整篇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忧郁氛围。这种忧郁烘托了环境,映照了人物,使整个作品烙上深深的忧郁“气质”。作者构建作品忧郁氛围运用了多种方法、多重意象,包括“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他们的忧郁共同构建了鴜鹭湖的忧郁,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鹭湖的忧郁之中。  关键词: 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忧郁 月亮 雾气 人们    “九一八”后的东北平原
摘 要: 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可以起到串联教与学的活动板块,避免提问零碎、肤浅、繁杂,增强教学有效性等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主问题”的设计,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长时间、深层次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课堂效率 主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
摘 要: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在人物塑造、主题、语言和情节等方面综合运用了各种讽刺手法,讽刺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贝内特太太、克林斯先生、凯瑟琳夫人、威克姆和宾利小姐等。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盛行的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宣扬了进步的爱情与婚姻道德观。本文通过凯瑟琳夫人的形象刻画来探讨《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
摘要: 李贺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才华横溢,命途多舛,多病早夭,他既有唐代诗人共有的理想与抱负,又有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痛苦。宗室身份的自傲,满腹才华的自负,建功立业的渴望,现实生活的痛苦,使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他把这一切都熔铸于诗歌之中,从而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关键词: 李贺 人生际遇 诗歌创作    唐代是一个盛产诗人的时代,而李贺是这个星光灿烂的族群中最为特殊的人物之
摘 要: 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作品的创作背景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篇《天国与地狱的婚姻》的寓意。认为,诗人笔下的“魔鬼”象征弥尔顿所代表的真正的诗人;地狱之火象征驱逐黑暗、歌唱光明的力量——为“平等、自由、解放”而斗争的革命力量;地狱的圣经与箴言则是砸烂“上帝”们奴役劳苦大众的精神枷锁的理论与名言。  关键词: 诗人布莱克 天国与地狱的婚姻 地狱之火 地狱的圣经 地狱的箴言  英国浪
摘 要: 本文以《水浒传》中常见词“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其在三个不同的译文本中的翻译情况。研究表明,三个译文对此词的处理各异,其中赛译的译法较为单一,而沙译和登译则呈现出多样化,根据上下文能译出比较恰当的对应语。  关键词: 《水浒传》 词语英译 “厮”    一、引言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