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中快速准确得分的小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试时间都是紧张有限的。而选择题及填空题也是中、高考的必考题型,而且分值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得到更高的分数是每位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我认为只有在选择、填空题中是可以“投机取巧”的。
  关键词:排除法;特例法;代入檢验法;数形结合法;估算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投机取巧”的方法。
  一、 排除法
  利用题干所提供的条件或已学习过的知识从单选题的四个选项中逐一排除,得到最终答案的方法。
  【例】 不等式组2x-1≥x 1x 8≤4x-1 解集是( )
  A. x≥3
  B. x≥2
  C. 2≤x≤3
  D. 空集
  解析:找一个同时满足B和C的x值2.5代入,不满足第二个式子,再找一个x值为4发现同时满足两式,所以只能选A。
  排除法一般适用于用直接法求解较困难而答案又模棱两可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易从正面入手,而应从反面入手。
  排除法的优点在于能较快地限制选择的范围,从而使目标更加明确,即使不能完全排除,就算排除掉其中一个选项,正确的比例也要提高25%。
  二、 特例法
  有些选择、填空题,直接做时毫无头绪或计算复杂。这种情况下可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选取满足题设的特殊情况,如特殊的值、点、角度、位置、图形等来代替一般情况,经过计算、判断或推理得出结论,这种方法称为特例法。
  【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5倍,所得的新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解析:可以先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基本的勾股数3、4、5,然后均乘5,得到新三边为15、20、25,再通过验证三边平方的关系得到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答案为C。
  一般情况下,涉及数值的或特殊图形的题目可以用特例法。另外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含字母的与不等式有关的选择题也常用特例法。
  特例法做题简单方便,可以减少冗长的计算、推理过程,但注意不要把不符合题目要求的例子代入导致出错。用特例法解题时,如果选取的例子太大可能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都正确,这时应继续选取另一个恰当的例子代入进行检验,直至选出正确选项。
  三、 代入检验法
  某些问题可不从条件出发,而是从选项出发,不去正面推理正确答案,而是检验选择的正确性,把选项代入已知条件中,迅速找到正确选项。
  【例】 一元二次方程x(x-2)=2-x的根是( )
  A. -1
  B. 0
  C. 1和2
  D. -1和2
  解析:本题可以将答案一一代入验证,得到正确答案D。
  当选项中的数值较小、结论比较简单或题目提供的信息太少,代入验证计算量不大时适合用这种方法。此法方法简便,准确率高,符合快、准的特点。
  四、 数形结合法
  数学是能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最好的学科,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目的。
  【例】 在圆x2 y2=4上与直线4x 3y-12=0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是( )
  A. (85,65)
  B. (85,-65)
  C. (-85,65)
  D. (-85,-65)
  解析:根据题设作出符合要求的圆和直线的草图可知,圆到直线距离最小的点在第一象限,比较选项可知,只有选项A符合条件。
  数形结合法适用于计算、推理和判断比较复杂,条件和结论似是而非的题目,一般关于圆、二次函数等的题目可先画出图形来解答。
  数形结合形象直观,很多时候可以省去复杂的计算推理过程,节省解题时间;但很多学生缺乏几何素养,缺乏空间想象力,比起几何来更愿意计算,这时就要选取正确的计算和推理方法。
  五、 利用极限思想
  当一个变量无限接近一个定量,则可将变量看作为此定量,这种思想方法叫做极限思想。
  【例】 不等式3-x3 x>2-x2 x(x>0)的解集为
  ( )
  A. (0,2)
  B. 0,52
  C. (0,6)
  D. (0,3)
  解析:不等式的“极限”即方程,只需要验证2、52、6、3中哪些是方程3-x3 x=2-x2 x的根,逐一代入知应选C。
  极限法实质上是特值法的延伸,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求范围或比较因变量大小的题目。
  采用极限思想的优点是可以省去很多推导过程和比较复杂的计算,节省时间;缺点是很多学生搞不清极限思想使用的对象而一味地乱用,导致错误。
  六、 估算法
  有时不需要精确地计算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例】 如果α为锐角,且sinα=0.6,那么α的可能为是( )
  A. 37°
  B. 45°
  C. 53°
  D. 75°
  解析:sin30°=12,sin45°=22,而0.6介于12与22之间,所以α大概介于30°和45°之间,故只能选A。
  估算法适用于带一定计算因素,但有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有时也没必要)进行精确的运算和判断的题目,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选出正确答案。
  但有些学生对于某些所给出的选项之间差距较小,必须精算的题目也用估算法,造成未估算成功反而计算量增大,或估算的范围过大等失误。
  作者简介:陶敬,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张洪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将知识进行巩固的过程。布置好作业、评价好作业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需要认真的探讨。本文提出“习题 小结”的作业布置方式和“分数 评语”评价方法,探讨布置初中数学作业的艺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评价方法  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除了关注刚领回作业本里面的分数外,还十分在乎老师在分数下面给出的评语,学生非常渴
摘 要:现代社会,网络教学发展迅速,各学科都在使用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在数学课程中使用的益处多多,弊端也很多,应该谨慎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使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数学课程;利与弊  现代社会,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很多人崇尚网络教学,似乎不应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就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现在,各学科都在使用网络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想谈谈这门课程中网络
摘 要:数学是初中学科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简单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一、 引言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数学
摘 要:小学生年龄尚小,还没有树立理性的观念,大多都是在感性中判断或学习。外部环境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巨大,甚至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在小学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兴趣引导,让学生欣然接受“学习”这件事情,而非给其增添负担,使其从思想上厌恶学习。本文以小学数学教育为切入点,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习兴趣  一、 引言  小学生处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贪玩、好奇心强是
摘 要:在众多的分形维数当中,豪斯道夫维数是最基本、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处理测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相比较而言更为容易,它在任何的集合上都是有定义的,但是在许多的情况下无法计算或者估算维数的值。本文先从豪斯道夫维数的定义入手进行简单的分析,再对它的性质进行了解,引用三分康托集来计算豪斯道夫维数。  关键词:豪斯道夫维数;豪斯道夫测度;三分康托集  一、 豪斯道夫维数的定义  设t>s,且{Ui}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进行接下来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計算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技能。计算马虎或者是不认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试题和算式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正答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积极计算,使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计算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方法  《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