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与初中数学的融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革新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填鸭式已成大势所趋。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当下,利用导学案推进互动课堂已成为新的教学势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被今天的教育者广泛使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导学案 互动课堂 自主学习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出现很多教学模式,我国教育领域正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新课改之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随之产生,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导学与互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状态,给学生制造更多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机会。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地位从之前的完全主导课堂教学,转变为现在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新兴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现今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四个环节上。一是学生对教学大纲的自学。具体应用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对上课要讲的整个知识体系有个大概了解。二是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具体应用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上积极与教师互动交流,配合教师教学活动。三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具体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几个环节的应用都是紧紧相连的,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如《乘法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学习中,我们先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研究例题,学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完全平方公式的简单运用中提升符号感和推理能力。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寻解决问题方法,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互动与合作交流质量。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运用措施
  数学学习重视思维品质训练和提高,我们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和找个合适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导入,形成问题探讨互动。
  以教学问题探讨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问题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中,对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整堂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设置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为了使问题导入教学真正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老师必须对教学问题设置进行严格筛选。在设计过程中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保证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设置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紧密,让学生看到问题之后有兴趣解答,而且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如当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条边长的关系时,可以在上课之前设置好一些有趣的教学问题。把埃及金字塔的每个面都比做巨大的三角形,让学生分析这些面都是什么三角形,每条边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等。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学生按座位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互相讨论研究,让每个学生都吸收更多人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有好处。总之,问题可以成为老师开展导学活动的重要工具,老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好教学问题。
  2.导学归纳,增强自主理解能力。
  课后归纳总结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吸收知识同样重要,因为课后导学归纳环节是对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深入理解吸收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把学到的新知识与自己脑海中之前的知识相结合,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到的知识更清晰明了地记忆在脑海中。所以,课后归纳总结工作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关键的。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课后归纳总结的方法。告诉学生课后应该重点看课堂上讲到的哪些知识点,应该如何把学到的新知识与之前知识相关联等,这样学生才能把越学越多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3.课后训练,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都是通过实际做题反映出来的,无论在课堂上学生感觉自己理解得多么透彻,都需要经过实践考验才能真正有所提升。所以,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要在课后练习中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运用到解题中,反复训练做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熟练运用。老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要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做题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知道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才可以给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习题训练。而且通过训练学生才会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更客观的了解,方便学生制定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起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作用,老师要对这种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黄美健.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8).
  [2]刘小江.“导学互动”关键在于“动”[J].新课程(中旬),2011(11).
  [3]叶加淦.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其他文献
背景我国每年大约有160多万心脏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目前PCI疗法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的常用方法。但
目的:本研究以不同的方法来检查正常儿童的视力,并描绘出其相应的视力发育曲线,为临床工作提供6岁以下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正常视力应该达到多少的标准,并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适用
摘 要: 数学之美在于思维之美,思维之美在于挖掘数学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向要求问题靠拢过程的快乐感觉;在于朦胧之中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有力模型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灵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并且在思维的急转弯处与相关知识牵起红线,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各个地方的模拟试题的压轴题中屡见不鲜,
期刊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Mat)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药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法:取RLECs进行原代培养。第三代RLECs培养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at(试验组)和同体积的PB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及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文化继承的框框,立足于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知识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期刊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它的学习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既是研究封闭图形的开端,又是研究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变化灵活,为解答三角函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巧。作者对巧设参数、升幂降幂、弦切互化三种解题技巧进行分析,总结三角函数解题技巧的使用经验及解题技巧包含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 解题技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中职院校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应当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中职生的数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方程恒成立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希望有所助益.  关键词: 圆锥曲线 定点 方程恒成立
期刊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选自高中人教B版必修2第二章,是学生在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之后,在已获得一定探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分析,既是对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的延续和拓展,又是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为后续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我对本节课教学过程做的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