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max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及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文化继承的框框,立足于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知识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学生主体 数学教学
  数学是理科类学科的基础,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难度较大,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慢慢学会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和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难题。而探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怎样将探究式教学高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就成为教师工作的重点。本文将阐述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从基础着手,激发学生兴趣
  从围绕在学生身边的基本的、熟悉的事物展开教学,使学生产生代入感,然后找准探究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引导他们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并使某些数学思想方法融入情境,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探究性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品尝探究的乐趣。
  如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结合教室黑板的印刷面积或者家里壁纸的贴墙面积引导学生计算和学习。教室黑板的印刷和家里壁纸的裁量都是学生身边的具体事物,等于教师将课本上的硬性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小经验,学生思维发散比较容易,在探讨中学会课本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堂上包括课下的学习探究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探究和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回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且对问题进行细致认真的研究,对类似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对比和联想,学会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比如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圆柱体积的公式学习,由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同、高相同这一假定项探讨研究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联系,引导他们运用纸张围绕成圆锥和圆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引导课堂合作探究,适当点拨,引导探究方向
  探究式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点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开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必须处理好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之间的关系,教师既不能过于干涉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又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探究。
  比如同桌之间,前后四人小组之间,或者班级辩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充分合作和探究搭建平台。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到密切关注讨论进程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引导。在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讨论出的多种结论,尤其和自己备课时得到的不一致结论,将教案与同学们研讨的结果相结合,变教案为学案。在学生探讨研究过程中,适当点拨与引导,调动学生讨论积极性,并且从中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使同学们从讨论中得到乐趣与成就感,并且激发他们勇于展现自我的欲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立体几何平面图形”这一节中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让同学们将桌上的三个粉笔盒叠加在一起,将叠加在一起的粉笔盒分四个方向让同学们观察,组织学生讨论和探究叠加之后的粉笔盒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是什么图形,从合作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
  四、精讲总结,理性归纳,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后,教师要总结且解决合作交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为下次研讨探究总结经验。并组织学生归纳出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方面的结论,再通过教师讲解,让同学们明白这些结论在数学整体学习中所占位置,学会用系统化语言组织和掌握所学知识。
  比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学习中,可以先通过教师精讲使同学们完成对有理数的加法的学习,然后让同学们运用掌握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相加,符号不变,将两数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和的符号是绝对值大的符号,然后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研究和探讨有理数减法的法则,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正确的公式,再由教师总结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数学是与生活极其贴近的一门学科。而现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致缺乏,甚至有的学生厌恶和反感数学学习。很大原因是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结论及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师过于注重数学课堂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一贯进行填鸭式教育,忽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数学课堂呈现一种枯燥乏味状态,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错觉和误解,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数学学习就是重复记忆的做题模仿,久而久之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而探究式教学注重数学探究发现过程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通过这种课堂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锻炼他们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秀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05.
  [2]王振中.中学数学“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2004.04.
  [3]马旭霞.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2014.0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数学是普通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以往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在高校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基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教学形式。本文从教学不同阶段及不同领域进行分析,围绕教师角色定位展开讨论,对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中的难点进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等数学 教师角色定位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在
期刊
作为庄股时代的最后见证,思达高科一旦完成高台跳水,中国证券市场将有可能彻底翻过“庄股时代”这一页。4月初,股市行情的由强转弱出现在11日。当天沪深指数小幅下跌,强势特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作文教学作用无可替代,重在培养孩子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为将来学习奠定基础。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理念与实践、批改与讲评等方面提出小学作文教学整合建议,以期和同行共同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整合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 作者以农村高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结合个人的实际经验,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为目的,阐述影响农村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有: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学生不重视基础;学生没有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自信心。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加强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广大农
期刊
摘 要: 针对长江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的高等数学全英文教学问题,本文分析了全英文教学面临的教与学的基础条件,认为针对留学生的教学不能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提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授课。本文提出了低起点、细分析的备课原则,探索结合数学软件-Matlab进行课堂教学,多种途径及时反馈的新模式。实践结果表明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对抽象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增强,取得较好的
期刊
国际马铃薯中心代表、研究甘薯和马铃薯的国际权威睦一振博士(韩国籍),近日在首届“国际甘薯育种培训班’“上说:“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甘薯脱毒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是中国对世界甘薯生
背景我国每年大约有160多万心脏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目前PCI疗法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的常用方法。但
目的:本研究以不同的方法来检查正常儿童的视力,并描绘出其相应的视力发育曲线,为临床工作提供6岁以下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正常视力应该达到多少的标准,并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适用
摘 要: 数学之美在于思维之美,思维之美在于挖掘数学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向要求问题靠拢过程的快乐感觉;在于朦胧之中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有力模型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灵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并且在思维的急转弯处与相关知识牵起红线,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各个地方的模拟试题的压轴题中屡见不鲜,
期刊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Mat)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药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法:取RLECs进行原代培养。第三代RLECs培养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at(试验组)和同体积的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