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一个千年古村的岁月沧桑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不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诺邓火腿,诺邓这个名字恐怕会继续被人遗忘。
  诺邓村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深山里,1000年前叫“诺邓”,现在依然叫“诺邓”。1000多年来,诺邓从不曾更名,堪称地理史上的一个小奇迹。“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建筑在山坡上。
  以前的诺邓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村民长期以煮盐为生,盐是这里的命脉。
  关于诺邓盐,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诺邓山上古木参天、茅草密布,山下有一堵青色的大石崖,崖边时常出没的野兽令村民们不敢靠近。有一天,一个羊倌牧羊到了此地,羊群迫不及待地钻进草丛吃草,任凭他怎么唤也唤不回来。羊倌只得鼓起勇气走进草丛找羊,却看见青石崖底部流淌出一小股泉水,双手捧起舔尝,方知泉水竟然是咸的——由此便发现了诺邓的盐。而据有关专家考证,诺邓盐井的开发始于公元前110年,迨至南诏时期,诺邓盐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当时四方商贾云集,诺邓百业昌盛,繁荣兴旺。
  时至今日,村里古老的盐井还在出卤水,游客可在卤房中隔栏参观诺邓盐的制作过程,有时还会听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他们小时传统的熬盐情景:先从卤水井提取卤水,经沉淀池沉淀、蒸发池蒸发提高卤度后,舀入灶室两侧的蓄水坑。灶室内,一人在火道间烧火,两侧有人不断从蓄水坑里舀出卤水倒入火上烧着的盔形器里,随着温度升高,卤水蒸发,再不断向盔形器内添加卤水,并不断地清除漂浮在盔形器内的硝碱、钙类,待盔形器内的盐贮满后,将盔形器从灶上转移到旁边,打碎盔形器,取出盐块,一锅盐便告熬制成功。如今村民们制盐则简单得多,程序大体相同,盔形器换作了特大号铁锅,用大锅熬井中的卤水,熬煮成盐,而这样熬制出来的诺邓盐也不再食用,只是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出售,10元一筒。
  比起炫耀的皖南古村落,我更喜欢质朴的诺邓。据考证,邓诺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经历了千年沧桑的诺邓,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却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还有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这些建筑依山而建,别具特色。诺邓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据记载,“万寿宫”为元代建筑,原称“祝寿寺”,到明末清初,又改庙名为“万寿宫”。从“万寿宫”演化过程可见宋元以来诺邓经济繁荣景况。但成也盐业,败也盐业。为了熬盐,过度砍伐已使周边尽是童山,现在只有村里与岁月同老的大夫第、盐务署、龙王庙、五课提举司的遗存,在告诉你一个始于汉代的盐业的没落传奇。
  游历在诺邓村这样的千年古村,一个人穿梭在山路、红墙之间,好像被时间遗忘了。走在石桥路与红墙之间,忍不住惊叹岁月之手的神奇,牌坊、祠堂和大院里的每一塊雕刻,都藏着祖祖辈辈努力的辛酸和历史的沧桑,彰显着岁月的久远,体会到一种质朴的真实,一种从容的安静,一种凝于天地之间的时光之美。
其他文献
提 要: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唐宋之间的种种变化,指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但对该说的实证基础进行追问表明,其所依托的史实基础并不坚实。其关于“贵族政治”和“君主独裁”的界定是建立在对六朝隋唐时期贵族政治角色的夸大和对宋以后臣宰职能过于贬低的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指出,其关于唐代科举考试内容存在误判,忽略了唐代科举制为寒庶之士打开仕进之门的作用,不适当地强调了王
脾气这种东西,与生俱来,只是大小因人而异。  脾气是一种无形的武器,犹如一把双刃剑,发得好对人对己都有益,发得不好既伤人也自伤。平时,我们的脾气大都藏在鞘里,蓄而不露。当别人冲撞我们时,克制力的涣散,将驱使我们拔剑出鞘,进行宣泄,自卫或反击。如仅因情绪不好,迁怒于别人或纯粹霸道,或许可以显示你的威风,但绝对树立不了你的威信。他人当面怒而不言,心里却骂得你体无完肤。如此脾气,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
羊草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全面启动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联合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的羊草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全面启动。羊草是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广幅旱生草原的建群种、盐生草甸的优势种,是一种重要的优良牧草。羊草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草原地区,在我国境内的分布约占总分布面积的50%。羊草作为温带草原和草甸群落的关键建群种,在维持中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草
北京翠花胡同在二环路以里,靠近华侨大厦和中国美术馆。时近晌午,胡同里飘出持续不断的饭菜香,让人循着味道找到一处挂着“悦宾”招牌的小饭馆。  它开着仅容一人进出的门,旧木匾上刻着棕红色的“中国个体第一家”字样。这间内部装潢简单、不太时髦的饭馆,曾搅动起北京甚至中国个体饭馆经营的浪潮。  1980年,刘桂仙与爱人郭培基开办悦宾饭店,拿到编号为001的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二0一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Thaler)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认为,塞勒长期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通过探索人类的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自我控制缺失等特征,阐述人类思维和心理因素对经济活动、市场运行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在个人决策的经济分析与心理分析之间搭建起桥梁”。一、从经济学到行为经济学  二十世纪当经济学从古典经
关键词:刘家和;杨联陞;中美学术交流  1986年3月至5月,刘师家和先生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作为高级学者赴美访问。其时正值中美建交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不久,国内学者逐渐走出国门,与海外学术界开始接触交流。刘先生先后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刘先生于当年4月下旬抵达哈佛大学访问,受到了哈佛大学一些美籍华裔教授和学者的
在中国宗教史上,中央集权体制下的皇权在处理政教关系时总是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统治者的态度与政策往往成为决定宗教命运的首要因素,因此,适应政治并获得皇权认可的宗教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问,反之则会遭受挤压甚至被彻底毁弃。当然,因为宗教在精神领域的优势及其在民众之中的深厚影響,特别是宗教所具有的安抚人心、和谐关系的功能,也使得一些统治者对某个或某几个宗教情有独钟,甚至频繁出现佞佛现象,试图利用这些宗
近来常看到关于各类读书会的报道,为了吸引读者,主办方或邀社会名流主讲,或邀商界巨子捧场,如果真能让读者静下来阅读,或传播阅读理念,也值得鼓励,但有些可能只是资本运作和媒体炒作。还有一种小型读书会,或隐于闹市,或藏身校园,参与者也只是三五好友,或八九朋辈而已,人多反而不好,像开会。笔者也曾参加过这类读书会,地点在北大五院南面的教研室,那是中文系搬离静园以前,时间一般是周四的下午,师生聚谈,讨论一本书
无事闲翻书本应心静,“等闲平地起波澜”的却是看到下面论断。“‘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并非古人口语,而只是提示语气、断句以及表示句与句之间语法关系的书面语词汇,这些词是文人创造出来的,只用在书面语中,全民口语中并不存在。”(《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页。以下将这个观点简称“之乎者也”)作者认为这一深水炸弹似的“发现”足以让世人关注乃至震惊,但万没想到“语言学界毫无反应”。剑客的孤独在于求败之心,由此可见
#健康码的“温度”在哪#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健康码成为了人们的出行必备之物。辽宁抚顺的85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健康码而被拒乘。健康码的“温度”在哪?  @9money:病毒不会和你讲“温度”,老人的家属应该帮助老人做好出行准备。不过,疫情期间,最好少出门吧。  @不一不异:健康码的“温度”在于一颗同理心!每个人都会老去,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哈迪斯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