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财富,就是资源,教育的好坏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各地区教育部都在对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这就对各个学校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提高升学率的情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为高中其他学科教学方法做出借鉴。
关键词: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30-01
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发展的,如今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本知识,更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人格的教育。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文科性学科,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对历史时间的掌握,让学习历史的人了解自己国家乃至世界的过去发生过的事,从而对未来起到借鉴作用。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味的讲授,一味的灌输,让本应活跃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历史应该是生动的,是活的画面而不是几本书就可以概括的。高中历史的学习更是不能注重书本,老师在教学过程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升思维层次
历史其实是一门思维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基础的历史知识我们在初中其实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对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其的简单评价等等,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高中这么紧张的时间段学习我们已经学过的甚至烂熟于心的东西呢?这就是锻炼我们学生思维的过程了。而这又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短的几堂课上,老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这种思维呢?挖掘教材内涵便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了。对教材进行剖析,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事件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形式,充实课堂内容,深化史实了解
现代教学设备都比较先进,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走进了很多高中课堂,这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作用如下:1.活跃了课堂气氛,不至于学生在沉闷中学习看起来尤为枯燥的知识,多媒体以其动态性、多彩性等特点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奏效的;2.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很多视频短片通过还原历史发生时的场景,为学生呈现一幅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想象场景,更容易理解历史;3.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多媒体的画面感极强,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其具体形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启发感悟。
三、丰富课外知识,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历史素养
经历过高中的人都知道,高中历史很是悬乎,即便你是死死的记住了课本知识也好,还是能够做一般的历史分析也好,你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很多选择题还是不从下手,这不是你知识没有学好,而是你的历史素养不到位。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我们是学过的,可是为什么不会做呢?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地运用已经熟悉的历史知识,没有比较广泛的课外知识,理所当然的,也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其他的知识。这方面的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课下自己去积累,去领悟得到的,这在历史高考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四、结合其他相关科目,注重历史整体性、相关性
高中老师曾在我们班上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政治老师和班上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一起做历史选择题,结果很是让人吃惊,政治老师的正确率竟然比同学们的还要高上很多,错的题目还是一些历史中比较细节的题目。这其实就是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与其他的学科是相通的,学习历史不是就只用历史知识,其他的相关知识,比如政治,对历史答题也是很有帮助的。政治老师之所以能够有较高的正确率,不是因为他多么了解历史知识,而是他的某种素养,他的思维能够与历史学习相贯通。这在各科的学习中都是很有帮助的。
五、答题过程注重格式以及基本的框架
历史作答也是教学过程不容忽视的部分,书面不必说,这里面还有很多基本的一些格式可以直接用在答题中。一个历史事件,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释,去分析,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方面、经济角度、思想文化方面、科学技术角度等等,历史涉及到的领域很广泛,分析一项历史事件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这样就会比较全面,也是学生思维严谨性的体现。
结束语:历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不能适应教育制度的改革了,这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寻更多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质疑的关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知识,备战高考,老师也才能有所悟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赵士祥. 神入历史与理解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以历史故事的教学价值为例[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06) .
[2] 卢春建. 选择怎样的故事来开展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刊登的部分教学设计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6).
[3] 王生. “课标”是教学史料开发的重要依据——以人民版《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01).
关键词: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30-01
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发展的,如今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本知识,更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人格的教育。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文科性学科,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对历史时间的掌握,让学习历史的人了解自己国家乃至世界的过去发生过的事,从而对未来起到借鉴作用。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味的讲授,一味的灌输,让本应活跃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历史应该是生动的,是活的画面而不是几本书就可以概括的。高中历史的学习更是不能注重书本,老师在教学过程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升思维层次
历史其实是一门思维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基础的历史知识我们在初中其实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对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其的简单评价等等,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高中这么紧张的时间段学习我们已经学过的甚至烂熟于心的东西呢?这就是锻炼我们学生思维的过程了。而这又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短的几堂课上,老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这种思维呢?挖掘教材内涵便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了。对教材进行剖析,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事件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形式,充实课堂内容,深化史实了解
现代教学设备都比较先进,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走进了很多高中课堂,这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作用如下:1.活跃了课堂气氛,不至于学生在沉闷中学习看起来尤为枯燥的知识,多媒体以其动态性、多彩性等特点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奏效的;2.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很多视频短片通过还原历史发生时的场景,为学生呈现一幅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想象场景,更容易理解历史;3.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多媒体的画面感极强,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其具体形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启发感悟。
三、丰富课外知识,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历史素养
经历过高中的人都知道,高中历史很是悬乎,即便你是死死的记住了课本知识也好,还是能够做一般的历史分析也好,你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很多选择题还是不从下手,这不是你知识没有学好,而是你的历史素养不到位。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我们是学过的,可是为什么不会做呢?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地运用已经熟悉的历史知识,没有比较广泛的课外知识,理所当然的,也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其他的知识。这方面的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课下自己去积累,去领悟得到的,这在历史高考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四、结合其他相关科目,注重历史整体性、相关性
高中老师曾在我们班上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政治老师和班上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一起做历史选择题,结果很是让人吃惊,政治老师的正确率竟然比同学们的还要高上很多,错的题目还是一些历史中比较细节的题目。这其实就是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与其他的学科是相通的,学习历史不是就只用历史知识,其他的相关知识,比如政治,对历史答题也是很有帮助的。政治老师之所以能够有较高的正确率,不是因为他多么了解历史知识,而是他的某种素养,他的思维能够与历史学习相贯通。这在各科的学习中都是很有帮助的。
五、答题过程注重格式以及基本的框架
历史作答也是教学过程不容忽视的部分,书面不必说,这里面还有很多基本的一些格式可以直接用在答题中。一个历史事件,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释,去分析,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方面、经济角度、思想文化方面、科学技术角度等等,历史涉及到的领域很广泛,分析一项历史事件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这样就会比较全面,也是学生思维严谨性的体现。
结束语:历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不能适应教育制度的改革了,这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寻更多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质疑的关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知识,备战高考,老师也才能有所悟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赵士祥. 神入历史与理解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以历史故事的教学价值为例[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06) .
[2] 卢春建. 选择怎样的故事来开展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刊登的部分教学设计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6).
[3] 王生. “课标”是教学史料开发的重要依据——以人民版《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