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创新“图书馆+”模式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宁波市图书馆加快数字资源采购,加快数字阅读平台搭建,加快数字阅读终端的整合,实现网络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和电视图书馆“三屏合一”的数字阅读终端模式,著力打造“智慧阅读,无处不在”的现代阅读环境。
  网络图书馆自2008年开通以来,目前拥有用户44万,年度访问量超过900多万,日均访问量达2.5万余次。“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等数据库月访问总量超过50万次。
  移动图书馆从2014年11月开通以来,屡次升级,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了一个与图书馆传统业务紧密结合、可提供在线阅读功能、支持读者与图书馆间双向沟通的空间,微信用户逾3万,长期位居“市民公共服务号类”排名前十强。另外推出的“外文俱乐部”阅读平台,实现线上订阅推广、线下组织活动,组织的以“外文沙龙”“外文微课堂”“阅读研讨会”为主题的活动场场爆满。
  为进一步适应媒体发展新常态,打造“图书馆进客厅、数字阅读进家庭”的新场景应用环境,创设了贴近家庭的电视图书馆服务终端,将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数字、影像、活动等资源搬到电视端,实现在线资源、影音文献、读者互动三位一体联动。
  针对当下年轻人钟爱电子阅读和数字图书馆推广的需要,由宁波市图书馆自主设计的“悦读书亭”在吸取了原有自助图书馆实体书借阅方便的长处后,又借助电子设备,将电子馆藏、数据库整合打包,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书,一屏推广,实现图书借阅和图书漂流复合型功能,实现了“书籍流动”和“新阅读推广”集群服务。
其他文献
前言  宁波,这个地处东海之滨的港口城市,迄今已有七千余年的水上交通史和两千多年的港口发展史。  历史上的宁波港口曾经有过六次大的变迁:句章古港的出现,距离河姆渡时代已有4500多年;从句章古港到三江口江厦一带,花了约1200年時间,港址东进了约19公里;从三江口的江厦到江北仅仅前进了0.5公里,却花了1100年时间,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从江北岸到镇海新港区,只花了不到110年的时间,却前进
期刊
港城相依、以港兴城乃是濒江沿海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宁波故城兴起与发展,同样与港口密不可分。作为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乃至中国最古老的海港之一,句章古港的出现,与其境域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水系密切相关。而句章故城的发现,不仅展示出宁波先民“以舟为楫”的生活特质,同时也勾画出昔日港城与海外文化交流、商旅往来的历史图卷,对确立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把书作为城市形象口号,宁波是第一个。这是一座有着爱书、读书基因的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文明史,“渔樵耕读”、“书香門第”、崇文崇教历来是宁波人的价值追求;爱书、读书、藏书、用书,始终浸润在这个城市的骨子里。  近年来,宁波市持续开展“书香宁波”全民阅读活动,各区县(市)积极发掘地方名人特色,开展书展、讲座、论坛、阅读马拉松、文化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十三五”以来,进一步加大
期刊
宁波市司法局主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主要职责是管理指导全市监狱执行刑罚、社区矫正、法治宣传、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考试等工作。近年来,市司法局围绕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职能,坚持探索创新,连续三年先后确立了56个年度司法行政重点工作项目,以项目化管理方式予以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多项工作得到司法部以及省、市委领导肯定,并连续荣获省司法厅年度综合考评优胜
期刊
构筑党建新模式促基层治理  补齐环境短板 谋区域发展  今年,甬江街道上下党员干部依照“投资促增长、环境提品质、服务惠民生、党建强龙头”的思路和方向,以“攻坚克难年”“作风建设年”“形象提升年”三个年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启打造宁波城市田园的新征程。  打造党建联合体 创红色品牌  今年,甬江街道以“一根扁担挑两头、立足服务树先锋”为工作理念,引导基层党组织树立品牌创建意识,一头挑起湾头片区域“党建+
期刊
我市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来提升服务,加大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架构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开拓图书馆O2O服务新模式,其中宁波网络图书馆电子资源总量达到了200TB,读者年访问量正以15%的速度快速增加,微信平台的关注者已经达到2.3万人。2015年,我市还率先建成了全国首家地铁数字图书馆。同时立足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三屏合一的建设目标,兴建电视图书馆,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地方文献资源
期刊
一座城市的气质、文明程度和文化底蕴与阅读息息相关。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增加城市精神厚度,引导市民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是全民阅读工作的核心和宗旨。书香城市的建设,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既要有政府的政策引导,也要有社团、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还离不开企业等的投入。对此,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邱冠华、宁波枫林晚书店负责人郑永宏、宁波读书人俱乐部联合发起人林英初
期刊
今年11月,宁波阅读联盟成立。联盟由19家社会阅读团体、12家亲子绘本馆、19家实体书店和11家公共图书馆组成。目的在于形成“全民阅读+读者”“阅读活动+服务”的共享、共进、共赢格局,共同打造城市阅读品牌,促进全民阅读。  宁波市图书馆与联盟成员单位天一青年读书会合作,对本地区的阅读团体、实体书店进行调研,合作完成“宁波城市阅读地图”的绘制,共同策划推出2016“城市书单”,在2016年宁波书展现
期刊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城市形象的主题和口号,把“书”作为城市文化象征,不仅体现了历代宁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让爱书、读书、藏书、用书的精神浸润在这个城市的骨子里,使崇尚阅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积极尝试以共建共享为基础模式,不断挖掘公共阅读空间,引领和激发阅读热情,各种社会阅读团体蓬勃发展。1992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首届十佳藏书家庭和读书之星的评选活动,之后
期刊
人生有种种享受,阅读是其中之一。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读书,可以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本身是一种个人行为,但千千万万的爱书人却可以汇成一股力量,孕育着城市的风骨、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态势。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大民众有读书、用书、藏书的良好风尚,这也是形成“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的文化基础。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