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信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将海量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了最大化的截取、管理、分析和处理,从而增强人们对各类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提高生产生活中的预测和决策效率,增强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刘芳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一书在广泛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之后,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探索了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论架构和模式创新。从整体上来看,该书在充分考量、研究和融合大数据时代的特色科技与发展模式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变革和发展,是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建设中较为新颖的探索成果。
  全书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概念、技术、价值、应用方式;第二部分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和功能,并介绍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第三部分聚焦于大数据技术给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思维影响;第四部分则细化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创新并利用的实际内容,包括数据整合平台、数字资源共享、检索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嵌入式服务、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阅读推广等;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则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案例和未来展望方面给出了较好的示范和期望,为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平台基础。
  一、大数据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创新变革
  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服务质量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大数据的应用推动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上的优化和进步,切实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体来说,大数据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创新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了图书信息服务的数字化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书籍和信息资源来说,大数据面向的是整个互联网,大规模的数字化资源可以更便捷地供师生搜索和借阅。二是打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放性网络。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大数据的应用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规模、数字化的联结方式,也让不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成为可能。三是实现了图书信息服务管理的数字化。用大数据来优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科学有效地分析师生在图书信息服务上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变革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让每一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都能真正地提升师生的图书馆体验。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发展要从技术、模式、互动和员工素质等多角度来推进。
  首先,在技术层面。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要善于挖掘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复杂数据背后的价值,在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中充分提升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认知和理解,推进图书馆服务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的跨领域研究和创新,增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处理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让技术来引领服务的快速提升。
  其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层面。大数据的应用要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和信息技术的推广来革新图书馆服务模式,让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服务、咨询服务等都能够在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下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的转变。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數据集成、数据挖掘、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管理等都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在大数据时代中所作的探索和尝试。
  再次,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互动层面。图书馆是面向读者来进行服务的,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目标,对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信息服务创新发展应当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保证读者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收集和整理,从而让图书馆服务的革新能够真正地获得读者的认同和欢迎。
  最后,在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层面。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相关教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理解、应用和创新上,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刘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发展所作的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大数据是信息服务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的重要发展路径。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来说,大数据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分享、信息交互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信息联合服务、大数据检索服务中,大数据的融入正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充分创新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改善和优化了学生用户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中获取知识和分享知识的实际体验,进而全面提升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童亚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其教育理论也开始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在教育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高校从中国实际国情与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教育为基础,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一书选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
期刊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也是人类情感传递的有效形式。在艺术长河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表达形式和个人风格。在现代高校教学中,研究个体的表达形式以及个体个性与艺术共性的对比,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由郑兴三主编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一书,以对比研究的理论视角,将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的不同版本进行了整合、对比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摘选出个性鲜明的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以求能分析出个体
期刊
二语习得领域曾一度重视对个体认知差异的研究而忽略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部分研究者只关注学习者与语法的关系,认为环境因素是可以被忽略的“背景”或“噪音”。近三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经历社会转向,研究者们日益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不再人为地把个体和环境割裂。201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经典著作《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该书将个体学习者放置在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重大价值已然受到各国政府的战略性重视。人工智能在贡献世界、发挥影响、促成改变的同时,也易于诱发系列风险危机,例如劳动的脱嵌与消匿、人与人的疏远与隔离、人类的被超越与被控制等。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将带来冲击与颠覆,譬如人工智能的超级泛在是否会导致人与教育的分离脱节?人工智能的科技依赖是否会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让位?人工智能的全能覆盖是否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沦陷取代?总体而言,我们
期刊
摘要:对于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问题,不能仅重视事中干预和事后处理,预防校园暴力犯罪也十分重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预防制度是大体,德育是根本。借鉴日本创价学园的育人思维,学校德育在预防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作用要重视三个维度:追求“生命的尊严为根本”的育人境界,践行“师弟不二”的育人之道,构建“为教育的社会”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预防;德育  所謂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主要是
期刊
在日益繁荣的文化艺术市场中,声乐艺术的教学和实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的声乐课程教学正逐渐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玫的《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是以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为主体内容的专业化教材,在满足当前声樂教学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涵盖了当前声乐教学研究中许多重点难点问题,比如童声训练、中老年人嗓音训练、嗓音保健与声带病理治疗等内容。该书内容详实,逻辑严谨且通
期刊
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中,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国内不同视觉传达设计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能力,進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中能与新时代主题、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是一本理解和研究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改革方法与策略
期刊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语言学分支,集中地探讨了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生态学特征,探索语言学发展对生态环境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研究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由范俊军编著的《生态语言学文选》汇总了当前国内外生态语言学论述的最新成果,包括生态语言学的定义、发展演变、生态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以及评估与记录方法等等。生态语言学是新兴的语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意识形态、人格成长和價值观塑造,并在认知形势政策、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吴潜涛和徐柏才等人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系统化地集合了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最新成果,并围绕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
期刊
在自然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速的社会发展背景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中,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在经典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生态理论,关切人类命运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规律性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