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门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倩倩带着孩子跑到9号车门后,站在那焦急地看着手表。这时,列车员问,怎么还不上车,还有五分钟就发车了。杨倩倩忙掏出手机和老公吴淼联系。老公吴淼说,刚才堵车了,刚进站。杨倩倩说,那我带孩子先上车了,你赶下趟吧。老公吴淼在那边说,不要紧,我打电话给陈峰。
  陈峰是这趟动车的列车长,吴淼是他的救命恩人。
  杨倩倩说,这怎么可以,哪能因为你一个人耽误一车人。
  杨倩倩正这么说着,列车长陈峰就到了,他笑着说,嫂子别急。我们等。这时,列车员提示说,列车长,要发车了。陈峰把住车门说,等一下,这个车上我说了算。杨倩倩忙去扒陈峰的手,说,老弟,你是列车长,更不能带头违反原则。赶紧松手。
  陈峰说,没事,大哥是我救命恩人,这算什么。
  杨倩倩说,你大哥可没有救过这一车人的命啊!即使是这样,也要一车人同意啊!
  列车长陈峰说,大嫂,大伯已经病危了,就等着看儿子一面,快一秒或许还能见到,不应该成全老人家吗?
  杨倩倩用力地扒着列车长陈峰的手说,不行,我们没有资格让一车人为我们一个家庭的幸福买单。见不到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就代表了。
  這时,站在过道的几个旅客听出了眉目,很感动,说,大嫂,我们表示理解,我们愿意等这几分钟,这时,杨倩倩急了,她眼里噙着泪,大声说,我感谢你们。可是,还有从徐州开过来的车呢,还有从上海开过来的车呢。这些车上的旅客都能理解吗?我们担负不起这个责任。陈峰,你给我松开手……
  说着,杨倩倩张嘴就去咬列车长陈峰的手,陈峰一松手,那车门就关上了。
  【都市报4月23日快讯】
  昨天,在九元北站,一个杨姓女子,为了等丈夫,竟然要求动车暂停……
其他文献
《人生导师》以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书写对象,描绘了他们在新时代语境里的放弃与挣扎、无奈与不甘的心路历程,是一部关于青年人成长的城市题材小说。谈及题材,贾平凹曾指出,写一个人的故事或命运时,一定要将其与历史、社会相融合,要寻求个人与历史、社会的交叉点,这样的故事才有意义,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还要有“同感”,即关注社会时要有“将小的问题往大里看,大的问题也往小里看”的意识。言下之意,不管写什么题材,
期刊
一  雪樵被屋里的暖气催得昏昏欲睡。他抬头看一眼对面沙发上的依依,见她睡得正熟,甜美的小脸蛋儿上挂着恬静的笑。雪樵把电视的声音关小了一些。  肯定是在做什么美梦。雪樵想。雪樵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躺在母亲怀里,让母亲抚摸着自己的脊梁才能睡去,睡着之后却天马行空般一个接一个地做梦。以至于有一天雪樵在院子里玩着沙,突然对母亲说,我感觉自己这些年从来没有睡着过,每天晚上都要做七八个梦。母亲正在洗衣
期刊
如果世界是一面透明的镜子,那一切将会变得简单,所有暗昧、模糊、影影绰绰的角落都会隐遁无遗,留给我们的是亮洁光鲜、清楚明白的景象。但这样的世界没有隐喻的生存空间,也就失去了美学的魅力——明白无误带来索然无味,人们也就丧失了追索的冲动。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经过现代性祛魅的合理化世界,原先那个天人合一式的宇宙瓦解了,它被划分成了自然、社会与文化的不同部分,各个部分之间也高度自治。在价
期刊
“老莫”不是人名,是一餐厅名,全称“莫斯科餐厅”。她就像喝过洋墨水的资深贵妇,盘踞京城数十年,冷眼周遭的喧嚣,即使平房变楼盘,纷纷从四周平地拔节,一夜高耸,“老莫”依然一副傲娇,任凭年华逝水,屹立于北二环。去“老莫”来一桌西餐,五成熟甚至沾着血丝的俄式牛排,大快朵颐,喝着格瓦斯,啃着冰淇淋……是“老北京”们津津乐道的。  去“老莫”撮一顿,我惦记了三年。  乔乔陪我去的。  乔乔大学毕业三年后,在
期刊
小区窄窄的花园小径,花坛里一簇簇叫不出名的花朵,黄的、紫的、红的、白的,盛开着。一个女人穿过小径,着一件淡紫色改良旗袍,短款,露出白皙匀称的小腿,胸前绣一大朵白玫瑰,身形挺拔,腰肢纤细,脚下白色的平底浅口皮鞋,鞋面点缀了些许亮片,走起路来微风拂柳,摇曳生姿。  几年不见,她还是那么惹人注目。  一周前,覃月梅从家里那个小小的窗户望出去就看到她了,她穿过小径,然后消失在小区的某幢楼房里,这之后又见过
期刊
在老区金寨有一种乡愁,  叫皮影子  2018年11月24日,已是初冬了,在寻访易老的路上,大别山的山色已由层林尽染的油画色泽褪却成一块块苍劲、深沉的幕布,似她背后的一个个皮影人,由于百余年的历史沉淀,触感更坚实、皮色更饱满。张艺谋导演在电影《活着》中特意加了余华原著中所没有的皮影戏场景,便是为了诠释那句:人生如一场皮影戏。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是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示范村。每到春天,40万
期刊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有的聊天,有的甩扑克,有的下象棋,随心而为,各得其所。  靠墙根的一头,一个老头双手拢在袖管里,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静静地坐在小马札上,像一尊蜡像。他面前有一张能折叠的四方桌子,桌子对面也放着一个马扎,桌子上画着棋盘,棋盘里填满了棋子。离桌子不远处有一棵香樟树,树干上挂着一块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面用毛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五块钱一局。偶尔有人坐到他对面,
期刊
父亲跟邻居郑广有的较量,由来已久。  在老家石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仅隔一堵矮墙的两家,表面上春风和畅,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父亲生有两男一女,而郑广有则是两女一男。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父亲的优越感显而易见。可是,恢复高考那年,郑家的大女儿娟子考上了辽宁大学,我大哥考取的仅是市属师范专科学校。这让父亲一直耿耿于怀,在老郑面前始终抬不起头。  两年后,轮到我高考了。“考北京大学!”父亲望着我,极像
期刊
秋千依旧的黄昏  荡秋千:《白狗秋千架》提及一段无望的爱情,莫大爷曲里拐弯无非是想拉大不同命运之间的距离。古代秋千,以兽皮制成,多设于富家、皇宫;吾村秋千简单,两棵树,一根绳,亦承载云端旧事。一人坐,一人悠之,飘浮尘上。  我们村的秋千结构简单,一棵枣树,一棵歪脖子柳树,一边拴上一根绳,绳上系上一块窄窄的木板,就能荡起无边的笑声。秋千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这其中暗含着朴素的乡村秩序,谁来得早些谁就先
期刊
谁都没想到,临时工竟敢骂他!光天化日之下,临时工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愣怔了两秒钟后,他与临时工展开了对骂,骂声十分激烈,人们纷纷捂上了耳朵。  有两个小伙子拉住了他们,将对骂的双方弄走了。  临时工怎么敢骂他呢?为什么要骂他呢?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前天晚上,他开着宝马车到办公楼取东西。他曾嘱咐过看门人,也就是那个招聘的临时工,只要听见他按喇叭,就把大院的后门打开。他认为自己是个公众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