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是现阶段教育的主要教学理念。小学是学生性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途径。
  一、开展观察游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阶段。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质疑与探究、合作与互助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教师可以使用观察游戏法,从简单的图形开始教学,通过熟悉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效迁移,最后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和探究,从而归纳出图形密铺的规律,然后再由教师归纳出图形密铺的关键。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密铺图形,再由每个小组选取组内最优秀的作品参赛。这个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入故事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加入故事游戏,通过穿插小故事的方式,讲述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将教学内容、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融入游戏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想象。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引入故事游戏:“猴妈妈做了3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三个儿子。猴妈妈把第一块饼分成4份,分给大儿子1份。二儿子觉得份数少了,猴妈妈又将第二块饼分成8份,给了二儿子2份。三儿子又嫌少,猴妈妈又将第三块饼分成12份,给了三儿子3份。请问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结合故事内容,笔者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故事情节,得出答案。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同等倍数扩大分母和分子,分数值不变。
  三、引入猜想游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要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因材施教,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猜想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笔者列出一道计算式“1 2 3 …… 100”让学生解答,在学生思考和分析后,笔者选出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来解答,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高斯定理。之后,笔者又拓展出“2 4 6…… 98”等一系列算式,引导学生得出算式规律,并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四、组织竞赛游戏,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适当运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如教师可以组织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努力思考,在小组合作中互助交流,在实践探究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学习的乐趣,分享学习的快乐,释放自身的潜能。
  小学数学有很多奥数专题,包括鸡兔同笼、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巧算问题等。在鸡兔同笼这一问题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每只动物都只有一个头,但是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从中找出规律,最终得出兔子的数量。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除了上述提到的观察游戏、故事游戏、猜想游戏、竞赛游戏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活动游戏、动手游戏、户外游戏等,其宗旨是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情境,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参与,激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饮泉小学)
其他文献
电商跟互联网一样,它不是一个行业,是一种思维方式,如同贯穿在所有行业里的一个加速器或者放大器。我所谈的忘掉电商,是把电商思维忘掉,而非电商本身。  以淘宝为代表的一批PC电商网站同时起来之后,开始有一个专用名词去描述它,叫电商。  我们要把定义剖开看它的本质。彼时PC互联网已经是一个抵达用户的新渠道,通过渠道下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之后有了支付宝,开始有了现金流的交互,接下来通过物流公司把货发过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