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初祖慧远,不出庐山三十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慧远(334年—416年),东晋高僧,道安法师座下高足。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专修净土之法,被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三十余载迹不入俗,影不出山,被鸠摩罗什大师誉为“东方护法菩萨”。
  经常有人问到这样的问题 :如何处理宗教生活与世俗政权的关系?耶稣说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类
  似的问题,在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的慧远法师也遇到过。
  当时,有朝廷官员提出“僧人应礼拜帝王”。针对这一说法,作为南方的佛教领袖,慧远法师写下《沙门不敬王者论》表明立场。他说,出家为僧者“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
  主政者桓玄出于对慧远法师的尊重,下诏书确立僧人不礼敬帝王的条制。这一条制,历代沿袭,成为汉传佛教地区处理政教关系的一条规约。
  慧远的回应,彰显了出家修行者的胸襟,维護了僧格的独立性。慧远不愧为“东方圣人”道安法师座下的高足。
  南下:从襄阳到庐山
  慧远法师(334年—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资质聪颖,勤思敏学。13岁时,他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道之学。
  21岁时,他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倾心佛学,慨叹“儒道九流,皆糠秕耳”,舍俗出家,师从道安法师。道安法师鼓励慧远说 :“让佛法流布东土的重任,以后就靠你了!”师徒二人经常一起细研经义,探究玄旨。
  慧远24岁那年,道安法师安排他上座说法。有一次,回答僧众的问题时,慧远横说竖说,问者依然不能理解。于是,他引用《庄子》上的故事,连类比附,令问者豁然开朗。
  援引儒道之说解释佛经,容易让人把世间著述与佛经混为一谈。这本是道安法师一直反对的,但看到慧远善巧讲经令人贯通之后,道安法师特别开许他“不废俗书”。
  这一时期,北方政权频频更迭,兵荒马乱,难以安心弘法,道安法师率众南下避祸。途经河南新野时,道安法师感慨道:“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
  在湖北襄阳,僧众们安顿下来,慧远随道安法师深入般若之学。不知不觉,15年光阴过去。然而世事无常,平静的学修生活,再次被战乱打破。
  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前秦王苻坚为迎请道安法师到长安弘扬佛法,兵围襄阳。道安法师再次分遣僧众前往各地布教,远离战祸。
  慧远率数十人继续向南走。他们辗转各地,本打算到广东罗浮山去,路过庐山时,见此地清净足以息心修行,慧远决定先在这里住下,俟观时局。
  这一年,是东晋太元六年(381年),慧远47岁。据《高僧传》记载,自此,慧远以庐山东林寺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三十余载,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也以山中的虎溪为界,走到桥头便止步。
  由于慧远的德望,东林寺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从天竺来到中土的僧侣,无不心驰神往,“东向稽首,献心庐岳”。
  弘法:从释疑到融合
  东晋士族“好尚风流”,追求精神的自由,他们热衷于“清谈、喝酒、吃药”,所获得的只不过是暂时的满足,并未能真正地安妥身心。
  眼前的现实,让慧远回味起道安法师在新野说的那段话。佛教要发展,不能单纯地依傍“国主”,只有做“教化之体,宜令广布”之事,才可让佛教深入人心。慧远决定,弘法之门向士大夫阶层敞开。
  当时,画家戴逵针对“积善而殃集”“凶邪而致庆”的现象,对佛教的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之说,提出了质疑。这一质疑,在当时乃至今世都颇有代表性。如果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佛法难以在人们心中立稳脚跟。
  慧远援引佛典,指出造业不同,得到的报应也会不同 ;报应有三种 :“现报”(今生作业,今生受报应)、“生报”(今生作业,下一世受报应)、“后报”(今生作业,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而受報应)。由于人心对事物的感受有快有慢,报应的兑现也会有先有后。为善者遭遇灾祸,做恶者获得好运,是他们前世的业行在今生得以兑现,而今世业行所受的报应还没有兑现而已。
  慧远之解答,不仅令戴逵折服,也从理论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质疑与争论,在当时乃至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据说,善于雕塑的戴逵为示感恩,专门敬造了一尊高达丈六的无量寿佛木像。
  对佛教提出质疑的还有镇南将军何无忌。他依据道家《老子》、儒家《礼记》等经典的表述,认为“右”为“凶、贱”,而僧人以右袒表达“至顺、吉诚”,有悖于中国文化的习俗,于是写下《难袒服论》,对僧人偏袒右肩的着装方式进行批评。慧远以《沙门袒服论》予以回应。他说,佛家与道家、儒家从外表上看虽有差别,但三者教化人心、创造和谐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僧人右袒着装,只是为了区别于世间人的着装,使僧人强化出家意识,以便安心修道。慧远的解答,维护了佛陀提出的僧侣袒服之制,中国僧人的着装礼制,也由此确定下来。
  慧远立足于佛家的济世思想,融合儒家的政治理论、道家的出世学说,首开三教融通风气之先。不仅赢得了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也有利于佛教的保护与弘扬。
  隆安三年(399年),大将军桓玄行军经过庐山,要慧远出虎溪一见。慧远称疾不堪以行。桓玄虽傲气十足,也只得自己入山。一见到慧远,桓玄便开始问难。
  桓玄问 :“不敢毁伤,何以剪削?”
  ——儒家《孝经》讲,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僧人出家要剃除须发,这种“剪削”,难道不是“不孝”吗?
  慧远答 :“立身行道。”
  ——“立身行道”是《孝经》的核心思想。慧远以此四字作答,言简意深,令桓玄十分佩服。
  下山路上,桓玄对左右随从说 :“远公的确是高僧大德!”
  桓玄掌握朝权时,看到有些僧侣附炎趋势,迎合时流,外言弘道,内图私利,竞相奔走于权贵之门,决定像沙中拣金一样淘汰不法的僧人,“沙门有能申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修整者,始可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此者,悉当罢黜。”在执行这一政策时,桓玄对僚属说 :“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   佛典:从研修到翻譯
  在东晋时代,佛法虽渐至东土,但根基未稳,典籍缺乏。面对此情此景,慧远在研修佛典的同时,也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取经、译经以及教理探讨上。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入居长安。慧远不仅向他致书通好,请教经义,还派遣庐山僧人道生、慧观等前往长安,亲近鸠摩罗什,听讲问道。
  慧远勤于著述。他曾著《法性论》,可惜此文已佚,《高僧传》中只记录下短短一句 :“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相传,鸠摩罗什读过《法性论》后,极为推崇。
  为规范僧团建设,慧远同样重视佛教的戒律之学。当时,高僧弗若多罗在长安翻译《十诵律》,译事未竟便不幸去世。慧远闻讯非常痛心。不久,以弘扬律藏闻名的昙摩留支来到长安,慧远派弟子昙邕前往亲近。在写给昙摩留支的信中,慧远请他将《十诵律》未译完的部分翻译出来。昙摩留支有感于慧远的至诚,补译出全本《十诵律》。这是汉传佛教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比丘律藏。
  觉贤尊者,又称佛陀跋陀罗,以精通禅修驰名。东晋义熙四年(408年),他来到长安,经常一入定十余天。有僧人以尊者显示神通、违背戒律为名,将他逐出长安。
  覺贤尊者率弟子南下庐山。慧远对觉贤尊者热情照顾。东林寺至今尚存的译经台,就是尊者当年译经之地。在庐山,觉贤尊者不仅译出《修行方便禅经》等多部佛典,还指导僧众进行禅修。
  据《庐山志》记载,慧远曾派弟子远赴印度求法,但这一记录一直缺少物证。2007年1月,东林寺发掘出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一件八方礅上的刻文,记录了慧远弟子法领、法净西行取经的始末 :他们历时14年到达古印度,请回经书200余卷 ;其中100余卷留在长安,由鸠摩罗什翻译;另外100余卷带回东林寺,由佛陀跋陀罗翻译。
  净土:从东方到西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田园诗人陶渊明,而诗中的“南山”正是慧远修行弘法的庐山。
  陶渊明与玄学家刘遗民、周续之号称“浔阳三隐”。近水楼台先得月。因邻近庐山,他们与慧远交往甚密。
  从汉到晋,政治失轨,无论王族贵绅还是庶民百姓,均朝不保夕。加之天灾旱蝗频仍,饥疫横行,苦难的境遇激发着人们对幸福之地的向往。面对如此社会情状,慧远依据《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等佛典,提出了以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的修行法门。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刘遗民、宗炳(画家、美术史论《画山水序》作者)等123位名士来到东林寺。他们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发誓结社,“齐心潜修净土法门,以期共生西方极乐世界”,并约定“因众人根器不同,福德有别,先得往生极乐净土者,需帮助提携后进者,以达到同生无量寿佛极乐国土之目的”。
  因慧远曾率众在东林寺前凿池种植白莲,这一结社在佛教史上称为“莲社”,随之形成的净土宗也被称为“莲宗”,慧远则被尊为净土宗初祖。
  因佛教徒不能饮酒,嗜酒的陶渊明一直徘徊在莲社之外。慧远破例允许他可以不持酒戒,陶渊明欣然上山一同念佛。后来,因对“业识、生死轮回”等观点见解不一,陶渊明又下山而去。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83岁的慧远病重,到第六日,他已无法进食。徒众请他饮豉酒,他以守戒为由拒绝 ;请他饮米汁,他再次拒绝;又请他喝蜜水,他让人查阅律经看看是乎合律。然而,查阅者还没把律经翻完,他便安详而逝了。
  在之前的遗嘱中,他说要将遗体暴露在松林中,供养虫兽。徒众们不忍心这样做,还是按佛门规矩将他安葬山间。
  从此,这位“影不出山”的高僧,永远地与庐山融为一体。此时,他提倡的“净土法门”,已经深入民众,在南方广泛传播开来。
其他文献
刘珂矣  一袭长衫的刘珂矣,讲起日本电影《寻访千利休》中的一个片段:  樱花时节,茶道宗师千利休招待几位茶客饮茶赏花。此时,徒弟将门打开,片片樱花落入茶碗。当人们惊异于这些从门外飘来的花瓣时,一位茶客恍然发现,一株樱花树镶嵌在屋顶之上。原来,花瓣是从上空缓缓飘落。  千利休对美的表达深深触动了她。在新歌《香雪迟》中,她写道:“木鸢纷纷趁斜阳,松下青苔半遮了茶汤,一杯春香盗雪留谁慢慢想,流水护落花空
白发与西装  见到刘国梁,第一印象是困惑:怎么两鬓这么多白发?他出生于1976年,40岁出头。不少这个年龄段的人,还在朋友圈里宣布自己是“佛系青年”,把“养生中年”的设定扔得越远越好。从事体育职业的刘国梁当然比同龄人更有活力和年轻感,所以这些看起来很不搭的白发,到底怎么来的?跟他和他身边的人聊了,答案大概率是勤思催白发。  马龙跟《环球人物》记者说:“这些年刘指导一直在思考。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更新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位于中国南部,地处珠江下游,濒临南海。广州炎热多雨、夏季长,由中草药材熬制而成的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颇受欢迎。2006年,凉茶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趁热饮(趁热喝)!”凉茶铺老板从铜壶里倒出一杯冒着热气的凉茶,递给我。熟悉的苦味飘了过来,我闷头喝了下去,苦味经口腔长驱直入,入脑入魂,苦得透彻、苦得深刻。老板见状,笑着递给我一小包陈皮,我马上吃下一小片回甘。他
本来是要回归平静生活,这下搞得不平静了”“不希望当网红,谁能帮助我不当网紅,我谢天谢地”……在火遍全网后,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对来访记者吐露心声。这些不及“耗子尾汁”“年轻人不讲武德”等“马氏语录”有冲击力,但并不影响人们继续“创作”和狂欢的热情。  在这场从B站兴起的“马学”狂欢中,主人公马保国一开始是“在场的缺席者”。你出一句“年轻人好自为之”,我对一个“接化发”。配上Mast
妻子王瑾  我父亲是乒乓球教练,所以我知道,很多教练都有职业病。刘指导在家里也像教练,我们家人都听他指挥。不管对大女儿、小女儿还是对我,他都挺严厉,但是我们对他很服从。不过,有时候刘指导还真挺准的,俩双胞胎孩子没出生,他就觉得老大可能在运动方面有天赋。结果,真是这样。  有一次,刘指导去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回来后,我问他:“开得怎么样?老师跟你说了什么啊?”他说,没说什么。怎么可能?我一打听,得了
2020年1月,星悦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陈霖/摄)  2月18日,美国女孩星悦在微博发了一段视频。“你说‘当代青年人倾向于消费价格较低的商品’,不如来一句,‘年轻人喜欢买便宜的东西’。演讲时,你的气质和说话的流畅性比高级的用词更重要,应该按照自己的语言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她用接地气的话教人们用非母语演讲,再加上她金发碧眼,像芭比娃娃,视频很快有70多万浏览量。  今年1月下旬,
家里蹲的第N天,又一次打开冰箱的时候,很多人终于承认,从未像现在一样后悔,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一定要用尽全部味蕾尽情感受——奶茶炸鸡烤肉披萨火锅小龙虾!没办法,为了安抚自己和家人空虚的胃口,会做饭的主妇三段和不会做饭的厨艺小白都按捺不住开始向厨房发起进攻了。  然而,大多数人雄赳赳的进攻步伐尴尬地卡在了买菜这一步。如今很多小区实施封闭管理,采购生活物资每家每户都有名额限制。考虑到囤粮是个体力活,粮
“云生活”里,融入了每个认真生活的个体的思考,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主动破局。正是这股子纵是微光也要闪耀的情愫,汇聚成必胜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民被迫做起“宅男”“宅女”。在一段时间的“一动不动”后,人们摸索起宅生活的各种打开方式,将方寸之间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精彩纷呈。  “万万没想到,20岁的时候半夜起来偷菜,到了40岁,一天三个闹钟半夜起来抢菜。”网友的戏谑之语道出疫情初期的窘迫情
左:李柱铭 中:陈方安生 右:黎智英  從香港国安法开始制定到正式生效,这段时间里,嚣张跋扈的乱港分子和“港独”组织,有的宣布淡出政坛,有的高调割席、迅速变脸,也有的一边信誓旦旦声称“守护香港”,一边却逃到国外以求自保……  毫无疑问,香港国安法正在发挥巨大的威慑作用。正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在7月1日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一法可安香江’,这一部法律就可以安定香港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遇袭显示,保卫工作正面临新科技挑战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动作片”主角。  8月4日下午,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国民警卫队成立81周年庆祝活动。在宽阔的玻利瓦尔大道上,国民警卫队成员列队整齐,聆听马杜罗的讲话。正当马杜罗谈到经济复苏时,空中传来一声巨响。马杜罗吃惊地停下演讲,望向空中,站在他身旁的妻子西莉亚也露出惊慌神色。在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