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要透,评要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实践,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初中历史课课时少,内容多,用于测试和讲评的课时太少,因此多数教师疏于研究,效率低下。也正因为如此,初中历史的讲评课更应加强研究,提高效率,以取得测试、讲评、指导学习的最优效果。
  笔者认为,讲评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知识讲解,即针对测试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知识点加以知识的补充;二是测试情况点评,即针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教师进行考试成绩、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和指导。讲和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地分开。
  一、讲要透
  许多老师认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一套题的内容那么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就连讲完题目都很难做到,又怎么能够讲透呢?我在45分钟内不仅能够讲完一套题目,而且还能够将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知识板块进行拓展延伸。
  1.找准知识漏洞,突出重点,确定讲解题目和知识板块。讲评课有一个“讲什么”的问题,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最终的结果是“面面俱不到”。教师讲评应该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能以题论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
  2.精心准备知识板块,进行知识拓展。讲评课不是为讲题而讲题,而是通过这些错题反映了我们教与学中知识的疏漏,解决这些疏漏,才是讲评之目的。因此,内容要以知识板块为主,以题目为辅。教师讲解的知识板块要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说明教师授课时对该知识点处理得不深透,或者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要重新整理,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知识的整理、拓展、提高,或加深认识,或形成网络、规律,构建知识体系等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评要准
  讲评课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因此除了讲透之外,务必进行准确的评价,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1.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整理问题。这是讲评课之前教师必须做的一项细致的工作,数据包括整体情况(级部的、班级的、学生个体的)、分数情况(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人数)、集中出现问题的题目等等,要分清类别,使点评有针对性。
  2.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行归类指导。
  (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考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
  (2)按解題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到一起进行分析。
  (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①基本概念错误;②基本史实错误;③思维方法不当;④解题方法不得当。
  这三种归类方法不能彼此孤立地进行,要善于交叉渗透。只要原因找准了,指导就有了方向。
  三、矫正补偿,跟踪练习
  讲评后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讲评课的落脚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包括错解)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同时教师应依据讲评情况,再及时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如此通过题目、知识、练习的反复、理解、强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深且透。
  四、尊重学生,突出主体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讲评课亦不例外,不能搞成教师的一言堂。因为问题是学生出现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体的原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存在的疑惑为中心展开;并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适当鼓励学生。
  1.讲解,可以师生合作。透彻的讲解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尤其是知识板块的讲解。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引领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共同形成网络、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才能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2.讲题,师生可以共赢。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留白,让做得好的示范,让做得差的改正,让开小差的补充。至于找谁,那就要看教师对学生答题情况的掌握和你的教学机智了,用得好,学生自然佩服:哦,老师这么了解我们,马虎不得!
  3.评价,增强学生信心。测试嘛,成绩总有高低,教师不以成绩高低评人,而以问题是否应该出现、能否有效遏制、能否取得新的进步、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以后的学习来评价、鼓励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寻找自己新的生长点。尤其对进步较大的同学大加表扬,受到鼓励的就不仅仅是这几个同学。
  以上是我对于初中历史讲评课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共勉,请各位专家、老师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摘 要: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要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有效的前置性作业,教师要做到正确认识前置性作业与预习、课堂的关系,吃透教材,前置性作业题量、难度要适宜,灵活安排时间,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富有趣味性,使课堂成为有备而来的课堂、生命力焕发的课堂。  关键词:有效 前置性作业 认识 做法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难点本身也属于教学重點。教学重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理
期刊
摘 要: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激发 学困生 兴趣  一、从学生成绩分析中引发的思考  我原来是一所纯农村中学的物理老师,在原学校当年年终统考中,班级平均分86分。而我刚调入这所城乡结合部中学了解学
期刊
今年暑期,我阅读了学校推荐书目《家庭作业的迷思》,这是美国作家艾尔菲·科恩的著作,被评为2010年度影响中国教师的十佳图书。书中作者看到这些年美国政府因要提升其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的学习成就评量与增加家庭作业。可是,增加作业会增加父母负担、孩子压力、家庭冲突等,这些损失并没有以学业成就来加以平衡。在作家眼里,美国家庭作业的真相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作为教师,在教学
期刊
学生的学习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非智力因素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实践告诉我们:要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培养初中生的情感、兴趣、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  根据初中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我感到是他们对数学课没有兴趣,丧失了信心,对数学课甚至数学老师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老师的情感和对数学课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
期刊
一、趣味性——打开语文学科大门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学会学习,就必须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成人看着新教科书都有一种童心萌动、跃跃欲试的感觉,何况孩子。对他们而言,那是怎样的一种无言的享受。捧着它,像捧着一本连环画。封面小女孩那悠闲的样子,课文中孩子们亲手画的画,吸引着他们在不经意中就走进了语文。开学以后的第一课我先背了一些儿歌,接着让孩子们互相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讲一
期刊
摘 要: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小学生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此,给小学生减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增效减负”做起,提高每一堂语文课的课堂效率,有計划、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避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使孩子乐于学习。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从课前、课堂、
期刊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共同参与 动态生成 舒张灵心 舞台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
期刊
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上课听听故事,临考前突击背背”,也就是说如果说学生喜欢历史,那不是指学生喜欢历史教材,而是喜欢教师上课精选典型史料给他们带来的“故事”。由此可见“史料”是历史课堂的生命线,调动学生45分钟高效学习的法宝就是引“料”入课,让史料活跃在历史学习中。  史料的类型很多,如文字资料、文物史料、图片等等。我根据所学模块的内容,依据所教年级学情,选用了不同的史料类型引入课堂。如学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朗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指导,方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朗读训练  小學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