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世纪。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在很多领域,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方面,对通信能实现资源共享及相互交换信息方面有了更大的促进发展作用。如果说通信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通信技术发展的很多发面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据传输技术;传输技术;计算机通信;差错控制
  计算机通信是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研究越来越重要。在传输控制技术中,数据传输技术必不可少,如何保证数据传输高效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现代通信传输控制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用户也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针对gsm通信出现的缺陷,人们在2000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GPRS,该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在这之后,通信运营商们又将推出EDGE技术,这种通信技术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二代半"技术,它有效提高了GPRS信道编码效率的高速移动数据标准,它允许高达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最终将迈向4G通信技术时代。
  二、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的原理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成逻辑信号,数据信息等通过不同的二进制序列来表示。转换方式是将高低电平表示成二进制数中的 1 和 0,也就是将数据以二进制中的0 和 1 的比特流的电压表示,产生的脉冲通过媒介(通讯设备)来传输数据,达到通信的功能,这个是 OSI的物理层,也就是通信控制传输技术的工作原理。
  三、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数据传输技术分析
  MAC 层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中传输。所谓 MAC,是 Media Access Control 的简称,中文的解释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MAC 的协议主要是位于 OSI 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是一种链接和控制物理层的介质。本论文主要阐述了MAC层中的数据传输技术,这些技術又分为主导技术和辅助技术。主导技术主要有令牌控制技术和总线争用技术,辅助技术必须同主导技术一起配合使用。本论文介绍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种代表性的主导技术。
  1、CSMA 技术
  CSMA 技术是一种总线争用技术,其中文释义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技术的任何节点都没有特定的发送时间,任何节点都可以随机向总线发送数据;在有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就会通过一套规则来定义向总线发送的优先顺序。CSMA 规定:任何准备向总线发送数据的节点,都要先检测总线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则可以发送数据。如果总线忙,则要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测总线是否空闲。有三种退避算法可以监听总线以决定是否发送:1-坚持算法、P-坚持算法和不坚持算法。CSMA 技术有很多优点,比如实现简单、响应及时,但是随机争用信道使得数据的延时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差错控制技术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差错,因此采用何种的差错控制技术,直接影响了计算机通信的传输控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层,最先到达数据链路层。通过某种方式,传输的数据会被进行差错检验,系统会丢弃查出的出错的数据帧。所以数据链路层往往能够比其他各层更早地感知丢失数据包,并且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在对数据进行差错检验的过程中,链路层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ARQ(自动重复请求)和 FEC(前向错误纠正)。ARQ 和 TCP_Aware ARQ 协议对于传统的 ARQ 非常适于传输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数据,但是也会降低 TCP 的性能。为了减少链路层重传和传输层重传之间的干扰,使得二者配合更加紧密,可以采用 TCP_Aware ARQ 协议。所谓 TCP_Aware ARQ 协议,就是指链路层在路由器处抑制来自传输层重复的ACK,阻止它们到达源端,进而防止源端数据采用拥塞避免算法。在出错率比较低的链路中,采用 ARQ 方法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出错率比较高的链路中采用这种方法时,就会引起数据包的大量重复上传,引起网络拥塞。
  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受通信环境的影响(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宽带等),在以往的信息传输中,互通对象和通信手段单一,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差,无法满足信息实时传输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控制优化设计势在必行。
  四、结语
  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中,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通信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大范围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 通过通信技术能够把分散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在"信息高速公路"的进展工程中,计算机技术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在传递图像、文字和声音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
  目前,计算机通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信息时代的一项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主要是提供一个高速、高效、统一的全球性通信环境;计算机技术中网络就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实现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持。未来的先进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方向,就是进一步发展新一代光纤传输技术的高速数据网,计算机技术会提高和加速这一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Rappapo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1996:76-78.
  [2]芙瑾.计算机通信[J].电气时代,1995,(5).
  [3]夏承遗,王娟,唐树刚,赵德新.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中的差错检测与控制技术[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4).
  [4]Dimitrios D.Vergados, Alexandras Panoutsakopoulos,Christos Douligeris.Group registration with distributed databases for location tracking in 3Gwireless networks[J].Computer Networks,2008, 2(52):1522-1525.
  作者简介:马锐捷(1992.6-),男,河南濮阳人,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瑰宝,让学生漫步徜徉在诗林词海中,去感受那优美的诗句,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采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的第七条要求使学生达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不同类型文本,总有一种教学方式与它相适应,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的。反之,事倍功半。就情感型课文来说,它们文质兼美,其最佳的教学方式就是朗读、再朗读。
针对中学化学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普遍存在着程序僵化、方法单一、层次不清的现状,本文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三点教学建议:多角度切入,丰富研
期刊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诗歌”一词可以看出古诗词中本身就包含着“音乐”,所以有人说,一首好诗就是一曲优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化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已成为这个舞台
课堂作业,我们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了以往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数学知识的一个整合体现,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相对低段来说,难度提升了很多,做好小学高年级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