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的导读议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课堂上不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确定改革方法时要受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的制约。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注意是不稳定的确定方法就要恰如其分,循序渐进。下面就《会摇尾巴的狼》一文谈谈我们是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导、读、议、练的。
  “导”就是引导,在学习新知识前要精心设计导语,根据意境设“悬念”,诱发动机,激起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首先注意的是导语,从不同文章的不同性质入手,巧妙地设计。如《会摇尾巴的狼》一文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见过狼吗?不少学生说在电影、电视、动物园里看见过。 再问:你能说出狼有什么特征码?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归纳一下便是:样子有点像狗,大嘴、尖牙齿、尾巴又粗又长…….老师接着说:狼还有个特点,它的尾巴不仅是长,而且很硬,不会摇。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是《会摇尾巴的狼》。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这样导入新课,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开始细读全文时,首先引导说:我们通过粗读课文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看看狼和老山羊进行几次对话,你到底觉得那狼怎么样?羊怎么样?这样引导,就给学生读书定了目标,有目的地去读书。
  在学生细读每层时,也都分别进行引导,故设“悬念”,使学生始终绕着问题读书。我们是这样分别设计的:1、狼一见老山羊就带着什么花招?2、狼见“打招呼”装“亲近”这一招不行又想个什么鬼主意欺骗羊?3、狼见“装腔作样”欺骗不了羊又用个什么手段?4、狼见“摇尾巴”装狗也无济于事,有想个什么诡计欺骗羊?5、狼见说漂亮话也哄骗不了羊,终于怎样?
  由于这样循着思路,恰到好处地设疑引导,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学生的思维却处于积极状态。起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点燃思维火花的作用。
  “读”是读书,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叶老指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于,而在相机诱导”。在学生自读前教师要提出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圈划。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起到点燃知识的作用。
  “议”则是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汇报自已没读懂的问题,以便再读再议。这样教师能及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自读活动中的情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再进行第二次信息反馈,通过这样一次一次地读议,不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是在读议的基础上,学生用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练习读、练习说、练习写。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读、议、练三者的关系是:以读为基础,读议练相结合,讲自然寓在其中。如在进行《会摇尾巴的狼》一文的教学时是分四步来体现的。
  第一步: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其方法是听老师范读课文或是播放录音的课文朗读给学生听。这有声有色的表情朗读,起到了发挥教材形象感染的作用。然后,进行听后的谈话,检查听的效果。如听完《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朗读后,就让学生讲讲课文大概意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能讲述的很好。
  第二步: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中年级的学生是刚从低年级上来的。在他们身上还是有低年级学生特点。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可豁上时间,漫无边际,放任自流。要定任务、比速度、赛质量。如自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的生字词时,是这样布置的提纲:1、按生字表学习生字(15)个,比比谁学得快,方法好。2、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陷阱、忠诚、驯良、毫不犹豫、善良、赌咒、凶相等词,比比看哪组先查完。3、圈划出不懂得词语。学生自学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汇报。如汇报识字时,有的学生通过形声来记“咧”,通过部件记“蔑”,还有的把“闭”字编为“才”在“门”中“闭”,就念“闭”。还有的把“闭”字编为“才”在“门”中“闭”,就念“闭”。如此等等。理解词义难度稍大些,中年级学生析字析词能力差,据词定义不准确,需加强指导。又因学生手中有十几种不同字词典,答案不一样。汇报时允许争议,不要急于让学生抄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凶相”一词,凶,是凶恶;相,是面目。合起释为凶恶的面目。“驯良”一词,驯,是顺服;良,是善良,合起来后在文中的理解还有非常听从主人使唤的意思。而“赌咒”则不行。赌,是赌博;咒,是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合起来后放在文中就不合适了。就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看,是发誓的意思。为了真正弄懂这个词,我让学生学着狼的样子对羊发誓。有的说:“我要骗你就得让雷击死”。有的说:“我要骗你就得瘟死”。还有的说:“我要骗你早晚还得掉陷阱里”。还有忠诚、善良等词通过造句来理解其意。为了使差生不掉队,要帮助他们记好笔记。再给几分钟让同学们快速记忆。做到当堂不欠债。最后是测验检查自学效果。
  第三步: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根据中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精力易分散,知识少的特点。在拟定自读提纲时,要求不要过高,要先看课文后的问题,了解作者意图。题目不要过大,不要一次把题全抛出来。指导思维的坡度要缓,步子要小。在读义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疑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多想,大胆发问,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如读义《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先让学生默读全文,看哪几节是写狼的,用“一”线标出。看哪几节是写羊的,用~~~~~~标出。一共有几次对话,请标上序号。这样的作业学生不难完成。然后老师按着狼和山羊的五次对话的顺序,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课后的五个问题是按着文章的层次提出来的。读义第一次对话,让学生思考课后第一题:掉到陷阱里的狼看到老山羊怎样打招呼,羊为什么那样问?通过议论学生认识到狼很狡猾,装着和羊很友好。学生插问,老山羊到底知不知道陷阱里打招呼的是狼?老师接着问,后边的“你怎么跑到陷阱里来的?”一句中的“跑”字换个“掉”字行吗?通过释疑学生认识到老山羊很老实忠厚,不知是狼掉在陷阱里。读义第二次对话时,思考课后第二题:狼装出又老实又可怜的样子,羊为什么那样回答?通过读义学生认识到尽管狼装得很可怜,羊看了它几眼,看出破绽,怀疑它不像狗而是狼。读义第三次对话时,思考课后第三题:狼为什么摇尾巴?通过读义知道狼是用“摇尾巴”来证明它是狗。而羊盯着它的尾巴,从尾巴硬认出它是狼。学生提出狼为什么半闭着眼睛说话?有人答出“这也是在装狗”,用来欺骗老山羊。读义第四次对话时,思考课后第四题:狼说了哪些漂亮话哄骗羊,通过默读、表情朗读认识狼的狡猾,善于欺骗的本质。老山羊彻底识破狼的诡计,对恶狼态度当然要强硬。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说它喜欢羊?特别是老山羊。老师插说:如果出现在陷阱边的是小花鹿狼会说喜欢什么呢?不少学生学着狼的强调说:“我喜欢鹿、特别是小花鹿”。这样疑问自然解了。使学生还进一步认识到这是狼哄骗羊的手段。读义第五次对话时,思考课后第五题:狼最后说些什么?老山羊是怎样对待?通过指导读和义,使学生懂得狼是凶狠的,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并认识到老山羊善于识破它,料知狼必死的下场,所以轻蔑地看它一眼便走了。学生问:老山羊为什么不扔石头砸死狼再走呢?有的说,老山羊恨透了狼,不爱再理它;有的说:老山羊想谁都知道狼是个坏东西,没人救它,叫它多遭会儿罪再死。老师接着说:羊料定狼的下场——活不了多久,陷阱是猎人修的,猎人会来收拾它的。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语言中的狼是怎样一只狼?羊是怎样一只羊?你读了这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通过议论,基本上答出:狼很狡猾、凶狠,老山羊忠厚老实。象狼一样的恶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它,不被它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最后让学生对课文再欣赏和质疑。有人提出,课文说狼不会摇尾巴,题目怎么是《会摇尾巴的狼》。老师引导学生变题目为《会伪装的狼》,对比后,认为还是原题好,能吸引读者,更能突出狼善于伪装的本质。
  第四步:精读课文进行写练。为了进一步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或者使所学知识得到合理的迁移和延伸,必须进行有关的训练。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文后,让学生完成两个创造性作业。1、精读课文设想一下老山羊如果真的救出了狼,狼会怎样?要求学生先写后说,并要有神态,动作、语言方面的描写。有个学生是这样子写的:狼抓住老山羊的一条腿爬出了陷阱,立即向老山羊扑去。老山羊吃惊的说:“你怎么说话不算数?”“我那是骗你的”狼边说着边向羊扑去。老山羊边躲着说:“我真是瞎了眼,救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既然救我就救到底,我肚子饿得很,让我吃了你再说吧。狼说着张开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齿,一口咬住了羊的脖子……。2、精读课文想象一下老山羊走后,陷阱里的狼结果会怎样呢?要求先说后写。同学们构思出好几种情况。有的说被猎人打死了;有的说饿死了;还有的说被一只狍子救出来,正要去吃那只狍子时,猎人的枪响了……。
  通过这样设疑引导,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实践使我认识到这样进行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导、读、议、练,对学生的自觉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中的复述,只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无语法错误说出即可。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并且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复述训练 英语 激发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尽可能多得使用英语授课,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复述能力的形成。首先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尽快习惯于听英语语音,并强调英语也是一种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口语、书面语不能表达、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时,体态语言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
四川省绵阳市工贸学校  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近几年的成考及高考命题中,所占地位是很重要的。因此,应把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词义的理解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理解句子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关系,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广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
期刊
少儿音乐教育是孩子们音乐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其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少儿音乐的辅导者,我们应该在少儿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孩子们的潜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孩子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辅导者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少儿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
本届赛事由广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和深圳市转动热情自行车体育基金会联合主办,东莞市体育局指导,东莞元渝机械有限公司承办.久裕、志庆、建大、K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摘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古诗的意境进行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古诗教学充满灵秀之美,也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灵秀”起来。  [关键词]古诗 多媒体 教学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感受诗歌的美。然而,这一重点很难通过语言描述、插图和教师的讲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