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庭里的茶宴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城西,有一个宽敞而优雅的川派园琳,公园里的宽庭可以享受到四川知名茶人配制的各式茶品
  茶宴的创作人杨文教授把茶作为饮品时的色香味以及保健功效,引入到茶宴之中,以川菜的特色和烹饪手法为蓝本,融会中国各莱系的优势和特色,开创了茶宴的创作,创意迭出的茶宴让人惊喜。
  她认为原创的茶宴必须具备:一格一耗,百菜一茶,知茶性,善烹饪,集茶之五彩,聚茶之百态,汇茶之甘苦。择明茶之鲜叶,制老茶之醇味。萃茶汁之精华,取茶油之芳香烹制而成。
  


  

其他文献
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遣唐僧侣在携回中国茶种和引进了全套中国饮茶方式(唐式茶会)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茶具。中国茶具成了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有力工具。从珠光青瓷到唐物天目,从唐物茶入到交趾香合,古代福建生产的茶具在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平和田坑素三彩香合的出土、交趾烧产地的最终确认。为日中茶道文化交流史,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章节。我们高兴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茶道文化
期刊
清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春饮宜庭,夏饮宜郊”。时值春末夏初,在树阴下数散落于地的星点日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和煦的春风刚刚好,慵懒的太阳微微暖。只一日,虽说无法品出这深远的成都茶意的真谛,却也被这番别样的舒适陶醉。这一日的美景,端的是“山是眉峰横,水是眼波聚”;这一幕的闲情,忒的是风流浅,云雨深,秋波横,见天真。  相比起中国其它著名的茶与茶道文化城市,成都茶馆的条件可谓相去甚远
期刊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唐·储光羲《吃茗粥作》    这是首极具有隐士恬淡、旷达之风的诗。可以想象当时是这样的一种场景:赤炎的红轮正当空,照得寂静的山野到处是一派灼人的炎热,连山林中的鸟雀也都懒得飞。静静地躲在树林里避暑。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诗人想起山中的好友家有一棵高大的梧桐可以遮遮阴,避避暑
期刊
双江是太阳转身的地方,其纬度位置正在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长,有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土壤、气候环境。这里森林茂密,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有机茶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  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20世纪60、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勐库
期刊
一年来,为了收集爷爷他们那一代茶人的故事,我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的许多茶人,也读过爷爷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慷慨激昂的为农民呼喊的声音。在他以后的60多年里,无论身处任何情况、任何地位、任何环境,他都在为农民着想。为他们说话。今天想来,那是多么的可贵!  爷爷从小就在田里、在菜园里劳动。他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农民在20世纪初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御风寒,抗炎暑,劳
期刊
窦唯曾问过:“除了喝茶,中国人还有什么更有趣的事情?”他的答隶是摇滚音乐,而我,则更喜欢读书 可见,每同样爱好茶的基底上,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闺人内心世界  据说,我从还没学会叫“妈妈”起就开始“读”书,家人们总喜欢描述我曾经指看图画书中的鸭子哇哇乱叫,却没人知道到底在讲什么意思于是,我总在回想那时自己究竟有;志得意满,多快乐富足只是随着繁忙的学习和工作的渐入,生活中,对于书,似乎
期刊
从蒙顶山归来,适遇雨雾天气,所采茶芽更加湿润,想来如果用于炒茶必定不当,于是尝试以唐宋蒸青团饼的方法来DIY,以得到想要的蒸青团饼。  正是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适宜将在高山采制的一芽两叶的茶青用于蒸青做成团饼,所谓“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将山中所采撷不足半斤的茶叶,放回家中,已经过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了。正好是自然萎凋的时间,接着就要准备相应的器具用于蒸茶。  所用的器具都是家中常用的
期刊
2008年5月,福建省正式启动实施《了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得到了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黄小晶省长批示: “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时至今日应引起茶叶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要保证茶叶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和发展,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可先专项追加200万元,明年始列入预算”。  今年4月23日,福建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全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
期刊
因为给一个曲艺杂志写专栏的缘故,每个月总要访谈一位曲艺大家。他们大都是上了年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可是很亲切。说到茶,说到儿时的岁月,总离不开那一样——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在“懂”茶人眼里,几乎是不入流的。因为她的“香”,因为她“太香”。这十几位老师里,颇有一些喝过好茶,说起茶道、用水、功夫茶很在行的样子。可那终究是了解,是对于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念是念得熟的,只是
期刊
我平常酷爱饮茶,加之学的是美容专业,因此常将茶应用在美容养颜上。此次有幸得到一款古树乔木的生普茶芽,自己亲手尝试之后,发现美容功效大为特别,于是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这一源自天然的美容之法。  在中国历代著名的医书上,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包括明目、令人思维敏捷、轻身换骨等。在日本僧侣Eisai的著作《饮茶养生》一书中也写道:“茶是养生美容的神奇良方”。我们知道,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