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教师也相应地改革了教学方法。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繁、难、旧、偏、怪”,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已经不再适应《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本文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苏教版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被大多数地区使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更新了设计理念,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以独特的理念设计出了更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大纲。因此,在使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
  一、高中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
  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使用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的把控者,学生没有话语权,没有反馈,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输入”的知识,致使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数学思维会被移植到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固化思维,就像一个系统的中转站。
  高中数学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拓展解题空间,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提高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的绝对地位,即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的节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形成了“听话照做”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于思考、懒于创新,不利于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1.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主要平台,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那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显著。在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后,各学科教师都相应地更新了课堂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第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章为例,在教材设计的过程中,编写者注重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介绍了用画图的方式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让学生了解到定义椭圆的多种方式,建立方程和研究性质,还增加了用平面截圆锥面的方式介绍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再根据定义建立方程。这种方式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圆锥曲线与方程。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而想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就不能忽视以下几点:首先,导题过程不能太乏味枯燥,教师应该用更加新颖、有趣的形式导入所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运用教学案例。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不要简单地陈述,那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要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每一章都有章首语,如《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章各个小结的节首部分都设置了与后面内容相符的问题;“椭圆”这一小节是以“汽车贮油罐横截面的外轮廓线的形状”为问题,让学生分析其形状是否是椭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进行课程导入。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相关图像信息,让学生看到与生活相关的图形,激发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复杂难懂,且比较琐碎,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能完全掌握数学知识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高中数学既不是数学的基础阶段,又不是数学的高等阶段,而是一个过渡阶段,学生只有具备了探索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对学生而言,高中数学涉及许多抽象概念,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发现问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学生就会产生惰性,懒于探索,探索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会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传达给对方,让其他同学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才不会感觉问题无从下手。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解三角形》一章中证明正弦定理,由于证明的思路有很多,教师可以详细地分析其中一种思路,然后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探索其他证明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高中数学成绩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总成绩,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适当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
  参考文献:
  [1]杨俊.点击高中函数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J].好家长,2014,(43).
  [2]刘建军.从“潜台词”中解读教学价值——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3).
  [3]李文静.重视教材分析,提高教学效率——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和必修4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4,(3).
  [4]石志群.从“潜台词”中解读教学价值——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其他文献
伟大的工匠充满了人性之美。  我想起了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这对兄弟都是鞋匠,他们说做鞋子是一门手艺,并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们精选最好的皮革,亲手缝制每一双鞋子,把灵魂都缝进鞋子里了。在机器大生产到来之时,别人都舍弃质量,追求时间和金钱,他们却固执地坚持手艺人的规矩,20年不涨价,先订制后付款,可以赊账……他们一针一线,不吃饭,只是做鞋子,最后活活被饿死……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实践途径,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多种资源形式,旨在推动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以开放架构下的新颖模式,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 转化发展 高职教育 融合  一、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  1.两者本质相近  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本质相近,都是建构在中等教育特有的根基之上。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远程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对物理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不恰当的物理情境创设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此,本文阐述了创设初中物理情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问题 对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学式繁多、知识原理性强,而初中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放弃化学这门学科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不足,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不足 有效方法  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最初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部分化学教师
品课是不同于评课、议课的一种研究课堂的方式,它更发现课堂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成教师教学生命的给养。品课可以只关注同一教师的一堂课和多堂课,可以关注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关注同一教师不同时期教授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也就是说,品课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只需品出课的原滋味,品出课的老味道,品出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生命质感。  一、品咂师道:生成性的生命成就感  无论是品评
在新课程标准教材(2014年10月版)六年级下册第18页,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片断  在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包,按照书中操作流程,进入动手操作环节。以往,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参加这个环节,可是今天的课堂气氛却有些沉闷,学生们机械地做着,没有讨论,也没有交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思想 意义 策略  一、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常微分方程是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高等
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学生。对他们,我给予了无私的爱。  “黄老师,我愿意,而且有信心做好!”从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她,我连忙点头示好。可两年前的她,
农村留守学生因长期缺乏有效的监护和与父母的沟通,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体育教学不但要发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还要重视并挖掘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帮助广大留守学生在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减轻农村留守学生的焦虑感  运动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舒缓身心,而且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散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自觉放松心情,释放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形式。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中学生物学科的知识点零散,内容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以至于学生经常感叹生物太难学,甚至有的学生从内心抵触生物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状态散漫,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现象,并且运用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