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形式。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中学生物学科的知识点零散,内容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以至于学生经常感叹生物太难学,甚至有的学生从内心抵触生物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状态散漫,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现象,并且运用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身于学习中。由于学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轻松导入新课。
  以《免疫失调引起的病疫》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体免疫功能等内容。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自学的效果也不佳,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愿意学习这部分内容。因此,在导入环节中,笔者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过春节时,老师到朋友家拜年,在吃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人喝酒脸会红,有些人喝酒脸会青,也有一些人喝酒皮肤会过敏,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会主动从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中寻找答案。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还创设了游戏情境,即抢答赛,笔者提出问题,由学生快速抢答。最后,笔者给予优胜者表扬,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顿时高涨。由此可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轻视教学情境的作用,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布置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在形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如成立学习小组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教学《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生小组,要求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进行组内学习。由于这课的教学重点是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以及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所以教师应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导学案。
  如在教學《鹰消化食物原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①肉块放入笼子里的目的是什么?②肉块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有了这个过程,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复习方法得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地设计教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呢?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扫除知识盲点,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进行预习指导时,教师可以复印一份学习指导要点,里面包含了预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学习方法,从而教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第二,教师要加强有关复习方法的指导。复习方法使用得当,学生可以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为例,这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以及免疫失调引起疾病的原理等内容。上课前,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导学案,里面包括详细的学习指导方法,有助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在正式授课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花粉导致皮肤过敏、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和回忆预习时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生物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可错位,更不可越位。另外,中学生物教师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儿时学诗到如今的教诗,诗歌让笔者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富有情趣,平时吟上一两句诗陶冶情操,能够让自己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艰难苦痛。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读懂、读透一首诗绝非易事,但笔者慢慢摸索出了诗歌教学的几点经验,希望能有效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一、反复朗诵,激发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是笔者常用的
伟大的工匠充满了人性之美。  我想起了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这对兄弟都是鞋匠,他们说做鞋子是一门手艺,并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们精选最好的皮革,亲手缝制每一双鞋子,把灵魂都缝进鞋子里了。在机器大生产到来之时,别人都舍弃质量,追求时间和金钱,他们却固执地坚持手艺人的规矩,20年不涨价,先订制后付款,可以赊账……他们一针一线,不吃饭,只是做鞋子,最后活活被饿死……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实践途径,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多种资源形式,旨在推动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以开放架构下的新颖模式,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 转化发展 高职教育 融合  一、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  1.两者本质相近  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本质相近,都是建构在中等教育特有的根基之上。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远程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对物理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不恰当的物理情境创设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此,本文阐述了创设初中物理情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问题 对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学式繁多、知识原理性强,而初中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放弃化学这门学科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不足,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不足 有效方法  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最初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部分化学教师
品课是不同于评课、议课的一种研究课堂的方式,它更发现课堂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成教师教学生命的给养。品课可以只关注同一教师的一堂课和多堂课,可以关注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关注同一教师不同时期教授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也就是说,品课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只需品出课的原滋味,品出课的老味道,品出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生命质感。  一、品咂师道:生成性的生命成就感  无论是品评
在新课程标准教材(2014年10月版)六年级下册第18页,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片断  在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包,按照书中操作流程,进入动手操作环节。以往,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参加这个环节,可是今天的课堂气氛却有些沉闷,学生们机械地做着,没有讨论,也没有交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思想 意义 策略  一、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常微分方程是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高等
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学生。对他们,我给予了无私的爱。  “黄老师,我愿意,而且有信心做好!”从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她,我连忙点头示好。可两年前的她,
农村留守学生因长期缺乏有效的监护和与父母的沟通,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体育教学不但要发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还要重视并挖掘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帮助广大留守学生在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减轻农村留守学生的焦虑感  运动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舒缓身心,而且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散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自觉放松心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