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最美妙的音乐——朗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h_0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朗读; 技巧; 范读; 评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69-001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一、培养兴趣,诱发学生乐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務。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欣赏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并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我还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评选故事大王、朗读能手,调动学生读书、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乐于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教授技巧,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感受,学生了解到作者或悲伤、激动,或敬佩、同情的情感后,使他们想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浓厚兴趣,但仅凭这些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来,指导学生朗读时,还应该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即句子里的声音的高低变化和轻重快慢。一篇文章的基调是什么;朗读速度怎样;一个句子读什么样的语调,一个句子中哪个词读重一些,哪个词读轻一些;哪里该停顿,停多长时间等等,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语句,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要有不同的读法。
  如《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朗读前,我先让学生找出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然后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做重读标记,再请学生读这一句,注意把加点的词语读的重一点。学生按这种方法读,不仅读出了荷叶多、绿、大、圆的特点,而且体会到荷叶长得特别茂盛、充满生机。朗读有轻有重,才能使语义鲜明,把感情起伏,气氛变化表达出来。
  三、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仿读
  教师范读是指导朗读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可以以融情的范读,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同时指导学生从范读中去借鉴、去领悟、去思考,以达到范读激发情感的目的。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教师以轻柔的语气、赞美的语调、舒缓的语速范读课文,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蝴蝶谷,并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蝴蝶太多了,太美了,老师很喜欢他们,所以老师是用赞美的语气去读的。”“第3节写蝴蝶谷里的影像非常迷人,我觉得老师读得最美!”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不仅知道了怎样读,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读,使他们从范读中感悟到文章的内涵,读起来自然有声有色。
  四、读悟结合,促进学生解读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先“意会”,然后才能言传。怎样才能意会呢?必须进入文本,揣摩词句,才能体会出情味,产生出语感;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鲜明的人、物的景象,引起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工夫,如果跨不过这样一个关键点,孩子的情感之路就多了一个“坎”,他如何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呢?他即使读得声音再响,嗓门儿再粗,也是白搭!朗读指导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文本内容联系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的独有的感受,朗读才有味道。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五、读评结合,激励学生“优读”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朗读指导中也是如此。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在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工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评的形式是多样的:
  1.生读生评。学生把一段文章甚至一句话读完后,老师可适时地让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来当当小老师,让他们来评评他读得怎样,好,好在哪儿?若不好,那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又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2.生读师评。学生读完后,教师对读的好的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但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丰富性,要让孩子能在教师的鼓励中找到自信,满足自尊感。对读得不好的,教师应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但语气同样应带有鼓励性和启发性。比如说:“你读书的声音很洪亮,要是你不着急,把他读得更流利点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在快乐的心情中改正了错误,效果会更佳。
  3.师读生评。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若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的现象,教师应灵活地处理:老师想读读,你们来跟老师来当当小老师好吗?若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能学着老师的语气读读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健康长寿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和心理需要。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古老而年轻的永恒主题。养生之道虽无定式,却有规律,即顺应天时地利,善待自我生命。古今名人的养生之
和谐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英语课堂环境的教育作用,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创设语言情境,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泼、愉悦
我们通常说的胃酸,实际上是指胃液中的盐酸。临床资料表明,经常反酸的人,多是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胃酸多的人常有“烧心”感或吐酸水,饮食稍有不慎则症状加重。因此,常反酸的人除针对病因予以治疗外,科学地调配饮食也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饮食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避免吃刺激性及促进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多纤维的芹菜、韭菜、黄豆芽、海带等,浓缩果汁、辣椒、芥末、烈
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武则天,虽然生活在封建王朝,而且是从不起眼的宫内才女爬到皇帝这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居然在位达十多年,还能保持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容光焕发。她总揽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人民银行国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国库业务电子化得到迅猛发展,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库电子化体系。虽然国库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国库电子化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
本文分析了JAIS-150T-T型喷气织机的引纬特点以及引纬参数的调整原理,对纬纱消耗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引纬系统能耗的计算方法。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长期的心理疲劳,甚至会超过饥饿对人体的摧残。 心理疲劳大体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如急速的信息处理;有害的环境刺激(如住房拥挤、噪声,污染);生理功能破
新加坡和韩国同属亚洲儒家文化圈,在公民教育方面都极为重视东方传统的儒学精神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新、韩两国公民教育中儒学精神之比较,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部队机关郑参谋的女儿因为贫血,长期服用大量的补铁药及食用含铁较丰富的食物,面部、颈、背及上肢等处出现一些散在片状的“污渍”,呈黑色,无痛无痒,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