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患儿,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采集,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成效.结果 在这2
【机 构】
: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海城,114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患儿,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采集,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成效.结果 在这26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患儿中,其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10例,年龄超过五岁的患儿为3例,在五岁以下的患儿为23例,所占比例为88.5%.结论 小儿川崎病的发病年龄主要为五岁以下的儿童,且男性患儿较多,且病变能累及到人体全身各个系统,主要以呼吸系统、血液与心血管损害为主,甚至还可引发冠状动脉损害,通过观察与分析可知,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大多是良性经过,且多数随着川崎病的康复而逐步消失.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半永久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长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7例,其中CQI前18例,CQI后19例,比较两组患者hs-CRP、Alb、PA、TF、Hb,计算患者KT/V、URR、nPCR及并发症、住院事件,对CQI后组患者及时改进护理措施,对不足之处随时调整,达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患者hs—CRP明显升高,差异
【摘要】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对于内科护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内科护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融入临床实践案例,并从服务理念和创新能力上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病例教学法;临床思维训练;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84文章编号:1004-7484(2
【摘要】目的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甲亢患者并发心房纤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升高,有部分老年患者可以心房纤颤为惟一症状而就诊,心力衰竭52例,心绞痛发作28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诊断明确,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
【摘要】目的研究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重度磨损伴缺失的老年人牙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6月期间在本月接受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齿的治疗方法的62名患者作为试验组[1],另选2012年1月到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普通义齿联合修复的患者39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接受治疗后检查咀嚼力。结果试验组62名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得到改善,效果良好38名,占61.2%,治疗效果一般者20名,占32.3%,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于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卵巢囊肿病人50名,全部行腹腔镜剥除术,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0名病人均手术成功,术中3人囊肿破裂,平均手术时长(58.4±4.7)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62.7±14.2)mL,术后1天所有病人排气,拔除留置导尿管,术后2-4天去引流管,平均住院天数为(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传染病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转归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传染病休克患者51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以及转归情况。结果急性传染病休克多见于消化道以及呼吸道传染疾病,细菌以及病毒是诱发休克的主要病原菌。患者经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1%。结论对于急性传染病休克患者,早期准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纠正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分析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法,并统计和整理相关数据。结果针对不同小儿病情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后80例小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用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病症时需充分考虑患儿呼吸、生理等状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并结合小儿临床表现使用不